千亿电商巨头四面楚歌,三场及时雨救场,却还负债1570亿
最近一段时间的苏宁,无疑是电商行业最有热度的一位,而苏宁所有的热度均来自于几乎无解的资金困局。
来源:海西商界
6月16日,苏宁易购发布了重大事项的停牌公告:即日起苏宁易购正式开始停牌,预计停牌不超过5个工作日。然而,6月22日苏宁易购却表示,由于谋划股份转让的相关事宜,原定于6月23日的复盘时间被延迟。
如此看来,如今的苏宁易购将求存的最后一步,押宝在公司股份转让之上。实际上,有关苏宁的新闻远不止于资本市场。
苏宁发布停牌公告的前一天,有员工在社交平台曝料:苏宁易购南京总部打算卖掉旗下员工宿舍”紫金嘉悦“,进而缓解目前面临的流动性资金困局,要求员工在1个月内搬走。
毫无疑问,以上种种情况都表明,昔日的千亿电商巨头苏宁易购如今已四面楚歌。
而苏宁易购之所以面临当下困局,要从其频繁的股权质押谈起。
自2020年11月份,苏宁电器先后3次将公司旗下的股权质押。即便苏宁方面表示是正常的商业合作,但却让业内对苏宁资金链产生质疑。
事实证明,苏宁方面之所以频繁进行股权质押,确实是为了挽救资不抵债的状况。
转型的失败加之疯狂烧钱收购的后遗症,使得苏宁易购入不敷出,深陷债务危机。
同时,苏宁易购业务上也存在长期亏损。
数据显示:2020年苏宁易购营收为2522.96亿元,同比下降6.92%。自2014年以来,苏宁已经连续7年亏损。
2021年,苏宁易购业绩也并未有所好转。苏宁方面透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苏宁负债高达1570亿元,相当于2014年的3倍。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以及接连攀升的债务,苏宁方面一直在不断自救。除了上文提到的股权质押之外,苏宁其实有三场及时雨救场。
第一场及时雨是在苏宁转型困难期,阿里入股283亿元。此后借助这笔资金苏宁开始全面投资,只可惜彼时苏宁并未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高投资带来的是低回报。
2021年年初,深圳国资购买苏宁易购23%的总股本,加码148亿元解决苏宁资金困境。可惜的是,苏宁再次错过了翻盘机会。
第三场及时雨则是6月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购买苏宁易购5.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份,苏宁易购借此拿到了近32亿元借款。让人没想到的是,未等到回购协议的履行,苏宁就背上了几乎等额的执行款。
面对3场及时雨,苏宁方面都未抓住机会成功翻盘。当下苏宁想要通过转让公司股份度过资金大劫,难度可想而知。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