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创业失败,不得不打工交学费的周鸿祎,体会不到打工人的苦

2021-06-22 14:32:07
摩根商研所
关注
2021-06-22

你为什么打工?别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天天挤公交赶地铁、累死累活加班加点,难道不是为了钱吗?至少在通过打工实现财务自由之前,这个理由永远都不会改变。

你为什么打工?

别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天天挤公交赶地铁、累死累活加班加点,难道不是为了钱吗?

 至少在通过打工实现财务自由之前,这个理由永远都不会改变。

 

少年时的周鸿祎,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学霸。中学时期,他就在全国物理和数学竞赛中,拿奖拿到手软。

 

同时因为父母都是职业的测绘工程技术员,80年代初,那个个人电脑刚开始在中国普及的年代里,他也相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接触计算机。

 

对编程和计算机应用产生兴趣的周鸿祎,在1988年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西安交大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因为学习成绩优异,1992年他被保送西安交大的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花了3年时间读研。

 

也就是在研究生期间,他开始尝试自己制作游戏软件和杀毒程序,并且很不知天高地厚地尝试创建公司,向全国销售自己的产品。

 

结局自然是失败了,而且是连续失败过两回,一度打消了他创业的念头。同时,也让这个年少有为的青年,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进而决定去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

 

于是在研究生毕业后,有着出色学历的周鸿祎轻松加入了方正集团。此后2年左右的时间里,从程序员做起,快速升迁至项目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在他离开方正集团之前,甚至坐上了研发中心副主任的位置。

 

直到1999年,周鸿祎遇到了IDG高级合伙人王功权,并且从他那里获得了25万美元的投资,才慢慢缓过劲来。就这样一路做到2004年,3721已经逐渐成为了有着千万利润的成功企业。

 

只可惜,因为急于求成,周鸿祎在当时选择了著名的流氓软件推广方式,采用了“强制安装”的模式来运营自己的网站。长此以往,虽然盈利做起来了,但是口碑却一落千丈。

 

到最后,因为舆论压力过大,周鸿祎逐渐没有了继续经营下去的信心。于是在2003年,雅虎出资1.2亿美元想要收购3721,周鸿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和公司一起被收购的,还有周鸿祎辛苦建立的团队。

 

所有的原团队成员都被整合进了雅虎公司,周鸿祎因为有过短暂的成功经验,在雅虎负责起了业务和产品层面的工作。

 

在这场被动的打工过程中,周鸿祎担任了雅虎中国的总裁。这样的职位,虽然还顶着打工人的名头,但实质上已经融入进了雅虎的高层之中,算得上是做到了打工人的极致,成为高级打工人。

 

被迫卷入雅虎高层的周鸿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企业的厮杀之中。因此,尽管他在职期间,将MP3搜索做到了超过百度,又曾一度把雅虎邮箱送上全国第二的宝座,但3年不到的时间过后,他有一次递交了辞呈。

 

再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周鸿祎和360的创业故事了。

 

 

平心而论,周鸿祎的两次打工,时间都不长。前后加起来一共5年的时间里,让他来不及体会基层打工人的痛楚,因此在他成功后,也很难有所共鸣。

 

而且,在这两次打工的经历中,单就工作成绩而言,他都做的不错,并没有机会去体验打工失败的痛苦。以方正和雅虎的专业性,身处其中,自然也理解不了普通打工人十几年如一日的枯燥生活,以及多年劳累却零成长的尴尬。

 

这也就怪不得,他会说出这样令打工人反感的话出来。

 

毕竟,周鸿祎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着要创业的。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摩根商研所
651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探寻商业本质,专注商业研究与故事。关注重大事件、典型公司,提供最专业的权威商业分析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