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企业陷“争议”?创始人身价170亿,曾是首富

2021-06-09 15:27:12
海西商界
关注
2021-06-09

6月6日晚,有网友拍视频爆料七度空间卫生巾发现针头,引起轩然大波。

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图片

“吓人”、“以后不敢买了”、“这扎到就完蛋了”等言论将七度空间推上风口浪尖。当晚,“七度空间Space7”在微博发布公告致歉并称:“高度重视,加急进行调查!调查清楚后,将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

舆论是双向的。在等待调查结果的同时,也有网友质疑,“事有蹊跷”、“生产线上不应该有针吧”、“可能是超市问题”、“是恶作剧吗?”、“会不会是买到了假货”等等。

图片

6月8日,当事人再发声:“厂家确认是正品”。截至发稿前,“七度空间卫生巾针头”事件调查结果仍未出。

七度空间曾作为国产卫生巾品牌,在一众“洋货”中突出重围,俘获大众女性的欢心,其背后母公司“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也因开拓中国国产卫生巾市场被称为“中国卫生巾之父”。

“恒安”上市,创下四个“第一”

1953年出生的许连捷,活在并不太平的年代。

为了摆脱饥饿与穷困,年少的他一门心思地赚钱,后来还因此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深陷“困境”,但经商的意念从未在他心中动摇过。

图片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年。许连捷意识到,赚钱的时机来了。此后他组建运输队,创办服装厂,更是在福建泉州晋江当地开办了第一家拉链厂,并打出了名气,收获了第一桶金。

机遇在1984年再次砸向了许连捷,他接触到了来自香港的卫生巾。彼时,中国的女性卫生巾市场仍是一片空白,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的太太都未曾见过”。

卫生巾带给他的冲击是巨大的。几经深夜辗转反侧,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放弃服装、拉链厂,转做卫生巾。因为许连捷认为,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这也是他能够放弃经营良好的旧业,重新开始挖掘“中国卫生巾”市场的源动力。

图片

1985年,“恒安”在福建诞生。然而想得到轻松,做起来艰难险阻。卫生巾这种“舶来品”,并未被接受,产品卖不出去了。恒安摇摇欲坠,工资都险些发不出去。

顶着巨大压力的许连捷,只能通过提高质量和品牌宣传,让受众群体接纳“卫生巾”。辛苦撑了1年多,卫生巾凭借便捷和新奇的舒适体验,俘获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

恒安“火”了。经销商们争相拿着现金来订货,当时的恒安工厂前,总是排起了长龙。1992年,恒安的“安乐”卫生巾拿下4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第一。

图片

然而中国市场有一个规律,就是“今天这个产品火了,明天到处都在生产它”。卫生巾被大众接受后,市场日益扩大,竞争对手不断入场。

不到2年,恒安就遭遇瓶颈,销售收入不见增长。1997年,为突破恒安开拓新业务,进军生活用纸行业,设立“恒安纸业”,但年总销售并未改善良多。

许连捷意识到“家族企业”是拖累恒安的弊端。但亲情纽带又难以解决,上市,为他找到了出路。他曾言:“那个时候上市,不是为了融资,是为了公司规范,依照上市公司的管理运营规则。”

1998年年底,“恒安国际”在香港上市,不仅未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拿下当时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认购倍数,打破了四个第一。

企业革新,实现百亿目标

引用上市企业管理规则带来的效益相当显著,这更加坚定了许连捷关于“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对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这是许连捷的处世法则。由此,恒安走上了“永不停止革新”的道路。

但要纠正家族企业的弊病,势必遭到股东和家庭成员的反对。许连捷明白,光靠自己推动是无效的。

图片

2001年,恒安耗费1000万美金开启第一轮变革,聘请知名管理顾问公司进驻企业,开展“TCT行动”。许连捷要做的是,依靠“顾问公司”的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完成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变。

顾问公司的进驻也并非一帆风顺。为此,该公司承诺,改革可以实现“五年内达到50亿”的目标,才压制了内部分反对之声。

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恒安内部家族人员骤减,引进新人才。6年时间,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增长。2007年,恒安实现了销售50亿的目标。

图片

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席卷。恒安在关键时刻,开启第二轮变革。优化供应链和企业管控,大幅下降了当年物流运输费用。无独有偶,次年,恒安就实现产值108亿元。

这8年里,恒安王牌卫生巾“安尔乐”实现了华丽转身,更高档的“七度空间”卫生巾系列一问世就引起市场潮流;同时在金融危机时,逆势扩张造纸业务,用2年达到年均60万吨造纸规模,旗下卫生纸“心相印”成为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第一品牌;不仅如此,恒安还收购日化公司和休闲食品公司“亲亲”。

图片

恒安版图在不断扩大,但这都围绕着核心业务在画圈。面对各个时期火热的“风口”,恒安保持了足够的冷静。许连捷曾言;风口的“风”,是一阵一阵的,风一停,“猪”就飞不了了,只有翅膀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规模的壮大虽然让恒安逐渐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但同时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许连捷看到,恒安正变得“很慢”,因为企业庞大,层级繁多,流程复杂,集团很难对市场进行迅速反应。员工提交一个报告,需要经过层层审批递进,才能到达高管眼前。

图片

2014年,恒安推行第三轮管理变革。许连捷依托大数据把恒安从现代化企业转向精细化企业,打造“端到端”信息化运营平台,实施平台化小团队经营。

三次的改革,让恒安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里,走得稳扎稳打。2020年,恒安集团营业收入已经迈向两百亿门槛,达223.74亿元;整体毛利增长8.8%至94.56亿元;经营利润上升12.5%至63.92亿元。这一年,许连捷的身家财富达170亿元人民币。

结语

在“恒安”这艘大船上,许连捷统掌了近36年的“船舵”,让恒安避开了两次“金融危机”的礁石,并摇着改革大旗,完成了3次“加速前进”。如今,68岁的许连捷,要“退场”了。

2021年5月17日,恒安国际集团正式宣布,集团联合创办人许连捷将辞任恒安总裁,并由其长子许清流接棒该职务,初步任期为三年。

图片

据资料显示,现年41岁的许清流是英国伦敦大学金融学理学硕士,自2003年进入恒安旗下“亲亲集团”起,就负责公司的发展、运营、管理以及投资事宜。历经18年,许清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二代接班,恒安是会继续直线向前,还是原地打转,是当下股东们难以预测的发展。而此次“卫生巾负面事件”,恒安如何处理,是许清流“接棒”以来,接受的第一个大考验。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海西商界
117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聚焦商界、互联网、科技等泛财经领域,专注传播优质原创内容。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