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九鼎、中科招商、信中利等大佬或将长期雄霸新三板
新三板的金融巨头以PE创投类机构为主,这些机构预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无法直接登陆A股,也没法借壳,大金控模式将成为趋势且助长市值
上周五,掘金三板研究中心的文章分析了为什么新三板的巨头不会像纳斯达克那样出现在信息技术行业。那么新三板未来的巨头会在哪里呢?关于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新三板未来的巨头很有可能会聚焦在金融行业,而不是像纳斯达克那样聚焦在信息技术行业。这些巨头会囊括PE创投机构、银行、证券等多个门类。
PE创投机构的大金控推力
新三板的金融巨头以PE创投类机构为主,这些机构预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无法直接登陆A股,也没法借壳,大金控模式将成为趋势且助长市值
以2015年3月17日的数据为准,新三板金融巨头前5名中,前4名都是PE创投机构——九鼎集团(430719)、中科招商(832168)、硅谷天堂(833044)、信中利(833858);新三板金融巨头前10名中,7家是PE创投机构;新三板市值前100名企业中的15家金融企业中,9家是PE创投机构。这9家PE创投机构的总市值达到2407.05亿元,占市值位列新三板前100的15家金融企业总市值的79.59%。
由于目前类金融机构挂牌被暂停,这些PE创投机构的壳资源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价格。那这些PE创投机构会不会登陆A股呢?目前A股还不允许PE创投机构直接IPO,所以未来即便转板通道被打通,这些企业也会因为A股上市的行业限制而被堵在门外,而只能待在新三板。有人会说,那借壳啊?你看九鼎投资不就借壳中江地产了吗?我们只想说,首先你得有去年那样的时机,再说证监会对九鼎借壳的这一系列动作已经不满,其他PE创投机构还能轻易借壳吗?
那这些困在新三板的巨头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觉得一个趋势就是大金控模式,比如九鼎集团,而且不论是在A股还是新三板,这种模式都容易获得高估值:新三板的九鼎集团(430719)的市盈率高达176倍,A股的民生控股(000416)的市盈率也高达179倍!再借助庞大的股本,何愁市值不大?
新三板融资&交易的吸引力
新三板的金融企业估值并不比A股低,融资能力不差,交易也还不错。
截止2016年3月17日,新三板和A股分别有128家、55家金融企业。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新三板上金融企业无论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来看,都高于A股,换句话说,这些企业在A股未必能获得更高的估值,那干嘛要去A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掘金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另一方面,新三板金融巨头(市值前15名)上市首日至2016年3月17日的日均换手率为1.18%,而A股金融企业同期的日均换手率为4.09%,确实好于新三板的金融企业。但如果从融资角度来看,新三板金融巨头(市值前15名)平均累计募资高达40.07亿元,这远远超过A股金融企业IPO的平均募资额8.87亿元,即便考虑A股金融企业的定增,新三板金融巨头的融资能力也不比A股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新三板金融巨头选择留在新三板的概率非常大,这些巨头留下来,其他行业的巨头要想挑战其地位就困难。
其他行业的反推力
新三板的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估值明显低于A股的同行企业,一旦转板或IPO成功,将助推金融霸主梦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新三板的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估值整体上明显低于A股,这一点从下图的市盈率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尤其是中位数和最小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掘金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这三个行业在A股非常常见,考虑到未来转板、IPO排队、借壳以及被兼并收购等可能性,预计会有一部分新三板行业巨头冲击A股。这样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行业成为新三板的霸主作出一定贡献。
虽然上周五的分析文章指出,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行业的巨头后劲非常大,但是考虑到这三个行业属于A股IPO的常规行业,所以这三个行业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很可能启动IPO甚至能成功离开新三板。关于这一点,从最近一年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IPO辅导公告就可以看出: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例,绿岸网络(430229)、益盟股份(832950)、润建通信(834571)、维珍创意(430305)等多家企业发布IPO公告;而在生物医药行业,康泽药业(831397)、九典制药(832933)等企业发布IPO公告。到最后,被截留在新三板的PE创投机构能不成为巨头吗?
研究员 彭承天
“掘金三板”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新三板互联网社区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