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曾超13亿!“快递之父”屡遭投诉,行业第一为何沦落至此?
他一手创办了“宅急送”,也一手将“宅急送”送到了深渊。
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陈平曾自我评价,是个只懂快递,不懂资本的悲情英雄。他一手创办了“宅急送”,也一手将“宅急送”送到了深渊。
在竞争激烈的快递行业里,菜鸟网络大杀四方,顺丰依然坚挺,新黑马极兔强势入场,而曾经的“行业一哥”宅急送显得毫无存在感。
近日,宅急送因“10亿融资”,再次被媒体聚焦。据企查查显示,宅急送获得由远洋资本领投的10亿元融资。
10亿很多,但若是布局厚重的快递网络,10亿也不多。但无论如何,对于落后许久的宅急送,这都是一剂救命的输血剂。
曾经的中国快递龙头,为何沦落至此?
行业第一
1994年初,在日本“宅急便”工作三年的陈平,带着快递业的经验回国创业。他和二哥陈东升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双臣快递,这是宅急送的前身。
在当时,民营快递市场仍在萌芽期,刚刚诞生一年的顺丰和申通,都还在各自区域内打转。
刚起步的宅急送,只有“七人三车”,在狭小的办公室内做决策,然后骑着车穿梭在城市中,做着零散的家政、物流服务。
仅一年,宅急送就与日本一城株式会社合资,得到了业务配送和技术的指导,发展突飞猛进。
1998年,宅急送开始向全国进军进行网络布局。同时期,顺丰和申通也在这个时期深入国内快递触角,并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已经超过1亿件。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宅急送乘风破浪迅速抢占市场,扩招员工、新设网点。2002年,宅急送实现营收突破亿级大关。雀巢、诺基亚等名企也与宅急送达成了合作。
与此同时,主营小物件快递的顺丰立足珠三角也雄霸一方,快递市场格局隐隐有“南顺丰北宅急”的样子。
因物流项目行业竞争不大,宅急送慢慢超越同邮政争夺市场的顺丰。到了2007年,宅急送年营收突破13亿元,成为民营快递行业第一,创始人陈平被称为“中国快递之父”,风光无限。
但危机苗头也发生在这一年。
陷入困境
2007年,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电子商务正式爆发。原本远远落后于宅急送的顺丰、申通、圆通等都抓住电商的发展机遇,逐渐逼近宅急送。
陈平着急了。他认为再不做电商,就会来不及了。一向冒进的他,直接在公司强制推行“小件服务”,将宅急送拆分成“普货+快递”。他甚至还想并购顺丰,只是被顺丰拒绝了。
为了拉开竞争对手的距离,陈平决定再次扩大公司的规模。不过,陈平的改革计划遭到了兄弟陈东升的反对,陈东升无法理解陈平的急迫,公司管理出现了分歧。
但焦虑的陈平仍“一意孤行”,新招了1万名员工,以及新增2万个网点和400辆车,在融资金融未到账的情况下,率先投入将近1个亿的资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结果证明,在宅急送上下还未吃透电商配送逻辑时就匆忙扩张,让宅急送有摇摇欲坠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很快就来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本计划注资2亿给宅急送的美国投资机构华平临时放弃投资。外部资金缺位,内部烧钱,宅急送资金断裂,又因扩张导致经营不佳出现亏损,公司陷入了困境。
无奈之下,陈平被迫承担责任,愤而离开“宅急送”,公司由陈平大哥陈显宝掌舵。
这一次改革,不仅没有让宅急送赶上电商发展,抢下小件物流市场,自身的项目物流业务也被迅速崛起的德邦物流等竞争对手蚕食。
而这一年,顺丰营业额突破20亿,成为中国第一快递公司。宅急送从“行业大哥”沦落成“二线小弟”,并且伤痕累累。
挣扎自救
落后的宅急送,在行事踏实稳重的陈显宝手里,虽然重新踏上了稳健的发展步伐,但仍旧赶不上对手的发展。
2014年,静心思变的宅急送,决定打破家族100%持股方式,将30%的股份卖给资本。次年,求变的宅急送决定迎回陈平,再给自己一次革新的机会。
话说2008年离开宅急送的陈平,其实并未放弃电商小物件快递。2009年,他就自行成立了星晨急便。但与此前一样,激进独断的他,因步子迈得太大,导致星晨急便资金断裂。2012年3月,星晨急便轰然倒塌。
当时,陈平的回归,引起了行业的热议,市场也在观望二者会碰撞出哪些火花。
或许是受到同期借壳上市的申通的刺激,陈平带领宅急送走上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之路”。上到管理、运营,下到网点激励,并依据市场推出云微仓,宅鲜配,航空联运和小额丢失险等产品。
宅急送迫切想要重回第一梯队,完成上市。但是成效似乎并不显著。在一通“大刀阔斧”之下,陈平似乎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
2016年,回归不到一年的陈平再次卸任了CEO。至此,陈平时代成为了宅急送的历史。
口碑与未来
回顾衰败后宅急送的发展历程,也曾有过大胆革新、也曾痛定思痛,但每次挣扎都未掀起什么的风浪。不仅如此,近年来宅急送的口碑越来越糟糕。
在阿里入局快递,京东物流横扫市场,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宅急送却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远离它。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评价宅急送?”两个高赞回答开头直指:遇到过的,最烂的快递公司,没有之一。
问题之下,上百回答中几乎全是吐槽和投诉。一网友留言称:“其他快递,差评是区域性的,而宅急送的差,是全范围多方位立体化的。”
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宅急送的配送问题、服务问题,确实屡遭投诉。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0年11月快递企业申诉情况中,宅急送申诉率为30.46,排行第一,是平均申诉率15倍。
而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3月快递企业申诉情况中,宅急送申诉率为7.19,是平均申诉率2.6倍,远远高于三通一达、顺丰、邮政等等。
这不免令人担忧,此次重新融资后的宅急送,还会有翻身的机会吗?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