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新疆棉的耐克,靠中国才刚实现了正增长,央视:耐克必被攻克
H&M最先引发了国人的愤怒,扒开一看原来不止一家。
来源:花朵财经
H&M、耐克、阿迪达斯、巴宝莉、新百伦等国际大牌,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在“声明抵制新疆产品”事件中,一开始是H&M引发了国人的愤怒,继而网友们发现,Nike、阿迪等公司也曾发布类似声明。 这类在美国和欧洲“政治正确”的声明如出一辙,内容核心在于,表示不采购新疆产品,并且跟供应商也约定不使用新疆棉纱。 目前,在耐克官网上,这份声明已经无法打开。 花朵财经注意到,耐克等国际大牌也是煞费苦心,一方面,它们都不敢用肯定的语气称新疆存在人权问题,另一方面,它们在“抵制”这个动作上却很坚决。而且像耐克这样自以为比较精的,还一边在北美官网上发布相关声明,一边干脆不允许中国的IP访问自家官网。 对于耐克们的行为,网友们的呼声是一致的:下架!滚出中国。 今天上午9点,@乐华娱乐 发文宣布 @UNIQ-王一博 终止与“NIKE”品牌的一切合作,并严正声明:“我司及王一博先生坚决抵制任何污化中国的言论与行为,国家尊严不容侵犯,坚决维护祖国利益。” 今早,谭松韵工作室宣布谭松韵从即日起终止与耐克品牌一切合作,并严正声明:“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坚决反对一切抹黑和造谣中国的恶劣行径。” 另外,H&M目前在网络各平台上已经下架,app也被小米应用商店等下架。但目前Nike和阿迪等公司的产品还未享受到这种“待遇”,目前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还是能搜索到相关公司的物品。 但随着情势继续发展下去,结果是显而易见的,Nike们绝不会幸免。 今天网上有人传播一份得物的关于下架Nike的通知,文称今晚之后无限期将之下架。 花朵财经注意到,3月18日,耐克刚刚披露了2021财年的报告,该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营收均出现下滑,只有在大中华区实现增长且高达51%,帮助其总营收保持正值3%。 耐克的CEO约翰·多纳霍还在财报中称,“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耐克的领导和团队充满信心”。 根据这份财报,在截至2月28日的3个月内,耐克实现营收10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净利润14亿美元,增长71%。其中,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51%,至22.79亿美元。 很明显,在中国取得增长51%的业绩,是耐克维持了利润为正值的关键。 疫情之下,耐克在北美业绩下滑了10%,在欧洲和中东等地区干脆关了45%的店面。 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一个财季,耐克公司多年来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2019—2020财年,耐克也在中国实现了8%的正增长,阿迪达斯等公司也类似。阿迪去年也在中国地区实现了7%的正增长。 这也是耐克乃至阿迪、新百伦等公司股价不至于大跌的重要支撑。 今天中午,央视新闻发表评论称,继H&M之后,耐克、阿迪达斯等也被“揪”出曾抵制新疆棉花。一旦触碰中国底线,就谈不上耐克,而是必被攻克!污名化新疆蹦得欢,如今却装聋作哑了?原则问题不容挑战,核心关切必须直面。中国棉花很软,中国人很硬,绝不放任无良企业乱“弹”! H&M、耐克、阿迪达斯等公司为什么敢于“吃饭砸锅”,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市场太大,人口太多,哪怕千分之一的支持某个品牌,就足够让这个品牌活得非常好。 多年以来,这些国外品牌已经习惯了被国内消费者追捧的地位。这或许是它们不惧在政治问题上表态的原因之一,对于国人的愤怒,它们也许不认为能持续多久。 目前中国对于劣迹艺人的管控已经非常到位,但是,是否应该考虑对劣迹公司在多个层面上进行限制?是否应避免出现一些“吃饭砸锅”的外国公司,在诸如此类的事情风头过后依然大把在中国赚钱的情况出现?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