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还债,急上市,斯瑞新材王文斌为大佬们准备了一盘盛宴
大佬们已经为盛宴准备好刀叉了,只是不知盘中,会是谁的血汗钱呢?
作者 | 花朵财经研究院 近日,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斯瑞新材)向上交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01万股,募资3.6亿元,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斯瑞新材成立于1995年,从事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产品以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影像等高端应用领域为目标市场,形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和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两大核心业务,同时培育了高性能金属铬粉、医疗影像零组件等新兴业务。 斯瑞新材创始人王文斌先生也拥有一系列亮丽的奖项和荣光。 然而,光鲜亮丽的表象下面,却是严酷的事实。看似高科技的公司,其实产品销售与采购两头受制于人,公司现金流窘迫、债台高筑,不得不谋求快速上市。 为此斯瑞新材董事长王文斌,专门为大佬们准备了一盘盛宴。 大佬们的盛宴 花朵财经研究院注意到,2020年5月18日,斯瑞新材向12名股东增发600万股。要知道,斯瑞新材谋求上市已经三年,在即将上市的前夕,忽然有人突击入股,快速享受上市后财富暴增的盛宴,是什么人来头这么大呢? 在斯瑞新材招股书里公布了12名股东名单。其中,唐兴科创投是宫蒲玲旗下,宫蒲玲何许人也?公开资料显示,宫蒲玲曾经担任西安高新投资的董事长,在西安政商两路周旋多年,人脉与实力不可小觑。炬华联背后的实控人则是丁敏华,炬华科技董事长。贾少驰,是陕西凤凰太白温泉酒店东家。深圳乐然背后是盛庆义,一个隐藏在阴影里的长袖善舞的人物。科汇众成背后的孙少波,则代表河南的官商群体,后者在河南能量不小。至于更早进入斯瑞新材的上海兴富,其主导人物王廷富,则是当初带着兴业证券投行部大批员工创业的人物。 招股书显示,这次增资入股价格是25元,但到上市时,他们的持股成本远远小于25元。 因为转增。 2020年6月27日,斯瑞新材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股东及持股比例不变,公司股本由6600万元增加至3.6亿元。 这意味着上述入股的各地政商大佬的持股成本立刻降到4.5元左右。 而斯瑞新材拟发行4001万股募集3.6亿元,意味着发行的新股起步价就是9元,还不考虑新股上市后的涨幅。 先是在上市前以25元的看似高价入股,随后变戏法一般降至每股成本4.5元,7个月后申报上市,顺利的话,投资即将翻倍,立刻暴富。 你看,政商资源,变现就是这么简单,发财就是这么容易。 王文斌的苦衷:债务如山 如此发财捷径,为何斯瑞新材的王文斌同意给人呢? 斯瑞新材看似亮丽,但其实已被债务压的喘不过气来。 花朵财经研究院发现,2017年至2020年,斯瑞新材各期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及长期应付款合计金额分别为24,911万元、27,180万元、31,134万元、32,199万元。 利息费用(扣除利息收入后)2017年至2020年金额分别为1150万元、1259万元、1372万元、886万元,占斯瑞新材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72.33%、93.31%、51.66%和60.22%。 也就是一年经营下来的利润,也就能还一下利息。如果利润都是实实在在能进公司账户的现金的话。 但情况比这还糟糕,2017年应收账款1.08亿元,到2020年6月增加到1.61亿元。2020年6月应收各项合计1.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60%。 这意味着公司销售带来的收入,很大部分并没有转化成公司经营需要的现金。 行业投资下行,存货何去何从? 斯瑞新材产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主要应用于输配电等行业中的中高压开关设备,这部分产品带给斯瑞新材的收入,2017年为14,464万元,2018年增加为17,118万元,2019年为18,688万元。然而,2015年开始的国内电网建设投资规模扩大潮,在2019年步入尾声,2019年,全国电网建设投资4856亿元,较2018年下降9.62%。 行业投资的下行,势必影响公司的存货销售收入。雪上加霜的是,斯瑞新材公司的存货一直在增加。 2017年存货总金额9879万元,到2020年6月增长为1.50亿元。在行业投资下行期,过多的存货,将成为公司的重负。 公司商品的主要原材料是铜,2017年斯瑞新材的采购金额为13,484万元、2018年为20,030万元、2019年为24,459万元,占各期采购金额的比重分别为56.90%、62.38%、64.03%。这意味着铜的价格将极大影响斯瑞新材公司的采购和商品存货。 2020年,1#电解铜均价从1月10日的48,813元/吨,一路跌到3月31日的38,474元/吨,6月30日价格逐步恢复到48,373元/吨,到2020年12月10日,电解铜的均价已经上涨至57,256元/吨,上涨20%,这将构成对斯瑞新材公司的成本压力。 供应商与客户前后夹击,议价能力弱 尽管斯瑞新材一再在其招股书中强调高科技特点,以靠近科创板定位。但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斯瑞新材基本上就是简单的加工贸易公司。 从供应商角度看,2020年上半年向陕铜公司一家的采购金额就占到总采购金额的31%。而前五家公司合计占到总采购金额的67.03%。这说明斯瑞新材公司的供应商集中而强势,斯瑞新材很难有议价能力,因而行业下行期降成本就很难指望。 从收入角度看,以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制成品为例,GE一家占到销售金额的25%,前五名客户合计占到销售金额的65.31%。这意味着斯瑞新材在销售上也谈不上定价权,反而要被客户压价。 从总收入来看,2020年1-6月,对前五家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到主营收入的43.37%。所以公司较难收到现金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此依赖客户,怎么敢催呢? 不交社保公积金揭示公司实力较弱 2017年至2020年,斯瑞新材公司未交社保的员工人数分别为544人、391人、215人和9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9.52%、43.20%、22.61%和9.81%。公司成立于1995年,社保2007年就实施了,但直到2017年斯瑞新材居然一大半员工没有社保。这一方面说明,斯瑞新材生产所用的员工很可能是农民工,而这更进一步说明公司的产品就是简单的加工,以至于农民工就能完成;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实力较弱,在正常经营下,都没有能力给员工交社保。为了上市,才匆匆忙忙给员工补上社保,无意中却暴露了公司生产低端的实质。 那么这样一个公司上市,能带给股民什么呢? 不知道。 反正大佬们已经为盛宴准备好刀叉了。 只是不知盘中,会是谁的血汗钱呢?「 1 」
「 2 」
「 3 」
「 4 」
「 5 」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