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这一年:终于过完了
在2020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我们再次回顾这个特殊的年份,缅怀那些夜不能寐的夜晚,回味那些曾经让我们或喜或悲的记忆。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创投圈发生了好多事。年初新冠疫情突袭,中国VC/PE驰援湖北;线下实体境况令人揪心。与此同时,直播电商火爆,罗永浩、李佳琦、薇娅等神话不断上演。回看VC/PE圈,有人仍然深陷“募资难”,有人迎来退出盛宴......有些许瞬间我们依然铭记在心,有一些却已悄然淡忘。 在2020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我们再次回顾这个特殊的年份,缅怀那些夜不能寐的夜晚,回味那些曾经让我们或喜或悲的记忆。 1月:驰援湖北,中国创投史上动人一幕 这是中国创投史上动人一幕。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苦于医疗物资紧缺,武汉疫情抗击形势严峻。危难之际,中国VC/PE迅速行动驰援湖北,共克时艰。我们迅速报道了《中国创投史上动人一幕:众志成城,驰援湖北》。 1月25日晚,红杉中国紧急筹措16万件口罩、医用手套和消毒液,直接投递至筹建中的火神山医院;高瓴资本划拨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专项基金;IDG资本捐钱捐物,还联合被投企业一同战疫。此外,还有深创投、华平投资、云锋基金、中信资本、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光速中国、基石资本、赛富投资基金、同创伟业、国中创投、真格基金、光大控股、经纬中国等一众创投机构纷纷伸出援手,不胜枚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投机构的众多被投企业也争相加入抗击疫情的大部队,国内互联网公司也第一时间加入到了抗击疫情的行列。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浩浩荡荡,不少公司员工取消春节假期,投身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努力支撑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堪称创投史上最动人的一页。 面对疫情,中国VC/PE机构以及庞大的被投企业同心同德,凝聚成一股空前强大的创投力量。如今回顾,依旧令人动容。 2月:战疫众生相,活着才是王道 春节之后复工的第一天,2020年的第一批减员便拉开了序幕。 在上班第一天的员工大会上,新潮传媒宣布减员500人。新潮传媒高管向媒体透露当天上午开会宣布减员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0%,高管集体降薪20%。疫情之下,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今天,我被裁了:账上还有10亿元,新潮宣布减员500人》 新潮传媒只不过是疫情中企业自救的一缕缩影。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很多企业的发展节奏彻底打乱了。餐饮、酒店、旅游、娱乐、零售等行业首当其冲,订单大面积退订、线下门店宣布暂停营业......彼时,有些企业还没等到复工,就已经倒下了。 为此,相关部门紧急行动。北京正式发布通知明确提到: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费返还。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自救《最凶猛的生鲜新玩家:中石化正式卖菜,一铺开就是全国第一》。 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同样搅乱了VC/PE圈。原本2019年大多数投资机构的节奏就已经明显放缓,疫情之下,募资搁置、投资放缓、退出暂停,本已残酷的一级市场寒冬进一步被拉长。这对很多中小基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2020开年,异常艰难。 3月:直播带货火了,中国电商史上魔幻一夜 经历过至暗的2月,VC/PE圈开始忙碌起来。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创投机构该做的工作还是不能停下来,甚至有投资机构专门安排车把创业者从家里接到办公室签署TS。《现在,有钱的VC/PE开始扫货:我们派车把CEO从家里接过来签TS》 阳春三月,招兵买马,VC/PE圈的第一波招聘也拉开了帷幕。《VC/PE圈第一波招聘:5天,我们收了600份简历》 无数商家也开始运转起来,他们转向线上通过直播电商寻得了出路。在这之间,今年28岁的李佳琦和35岁的薇娅进入主流视野。他们的造富能力令人吃惊:李佳琦在27天收获总销售额近10亿元,薇娅则创下5小时内帮一家零粉丝新店砍下7000万销售额的记录。 疫情之下,直播带货彻底火了。连罗永浩也来了——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正式开始他的首次带货直播,直接与当晚在淘宝直播间卖火箭的薇娅来了一场PK赛。《罗永浩PK薇娅:中国电商史上魔幻的一夜》 直播带货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更让人咋舌的是,主播不仅能“带货”,还能“带股”,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开始蹭起了直播带货的热点。A股浮现魔幻一幕:搭上薇娅李佳琦,上市公司股价像是打了鸡血般上涨,市值轻松暴涨数十亿。《又一个造富神话:搭上薇娅,市值暴涨34亿》 4月:瑞幸神话坍塌,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刷屏 2020,中概股们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整年。 4月2日晚间,身披光环无数的中概股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举世哗然。曾一度对标星巴克,要成为中国第一咖啡品牌,瑞幸一手导演了这场荒诞闹剧,最终也亲手毁了自己。《瑞幸一夜跌去350亿:让所有中概股陪葬》 瑞幸给所有中概股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外国投资者开始大规模地质疑中国公司的数据,中概股正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厉审视。美国证监会主席甚至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当时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中概股历史上最大的一场信任危机。《现在,中概股可以排队回国了》 同样在这个月,全球风投圈罕见的一幕出现——4月10日晚,黑石联合创始人苏世民对话老友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4月23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苏世民也连线进行了一场巅峰对话。鲜少露面的大佬同框,实属难得,贡献了一场场思想盛宴。《刚刚,红杉沈南鹏与黑石苏世民罕见对话》 沈南鹏的一段话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年轻人应该对你真正热爱的事情怀有赤子之心,并且选择进入一个令人振奋的行业——这个行业不仅在短期,更在中长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彼时很多VC/PE机构无法开工,这些话语激励许许多多刚入行的年轻人。 5月:中国互联网江湖变天,后浪崛起 后浪,成为五月最热血的一个词。 5月3日晚,B站推出了一则广告——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成功刷屏。凭借着这只短视频,B站市值一夜暴涨34亿元人民币,引发的讨论盛况空前。“后浪们”的威力有多大?回头过来看,B站这一年股价持续攀升,截至发稿其市值已经突破300亿美金。《B站,市值一夜暴涨34亿》 与B站一同崛起的还有拼多多。在5月22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后,拼多多当晚市值一夜猛涨740亿;几乎同一时间发布财报的阿里巴巴,却蒸发2400亿,堪称中国电商史上罕见的一幕。《昨夜,拼多多市值猛涨740亿,阿里跌去一个小米》 成立5年,拼多多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而其背后的掌门人黄峥堪称“最强后浪”。6月22日,年仅40岁的黄峥,身家达到了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10亿),首次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而短短一周后,他便卸任拼多多公司CEO一职,引发外界一片哗然。 黄峥和拼多多的迅猛成长,昭示着中国互联网已经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黄峥首次超越马云,当王兴稳坐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三宝座,当张一鸣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巨头与新贵们之间的战火在升级。现在,以王兴、张一鸣、黄峥等为首的新一代互联网新贵们开始站在舞台中心。 6月:回港二次上市,刘强东丁磊笑了 回港二次上市,成为今年资本市场值得铭记的一幕。 锣声响起,网易拉开了2020年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序幕。6月11日,网易正式登陆港交所敲钟舞台,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母公司及子业务在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同时挂牌的互联网企业。《49岁,丁磊今天身家超2000亿》 紧接着,在京东618购物狂欢当天,京东成功二次上市《今天,京东市值超7000亿,刘强东却缺席了》。11月初,新东方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58岁俞敏洪也完成了他人生里的第三次敲钟《今天,58岁俞敏洪第三次敲钟:市值2300亿》。一波史无前例的中概股回归潮在2020年浩浩荡荡地演绎着。 与此同时,有关于百度、拼多多、好未来等大公司即将赴港二次上市的传闻四起。如果说去年阿里回归港股开辟了中概股的二次上市潮,那么今年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则加速了这项进程,中概股们开始做两手准备。 “今年将是港交所IPO重要的一年,包括来自中国的超大规模IPO,很多是我们称之为从美国回流的企业,”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表示,此前许多中国公司跑去美国上市是因为在香港无法上市。 回港二次上市,堪称中国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功成身退,李小加也告别了港交所——今天,是李小加任期最后一天,即将翻开人生的下一页。 7月:A股罕见暴涨,蚂蚁宣布启动IPO 行至7月,A股正上演振奋人心的一幕。 7月6日,A股大幅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延续向上猛攻态势。其中上证指数涨幅近6%,连续突破3200点、3300点两道关口,创出2015年7月以来最大涨幅。两市成交额1.56万亿元,创下5年最大涨幅。截至6日收盘,A股一片沸腾——总市值突破70万亿元,超过上轮牛市顶峰水平。 与此同时,创投机构开始了一波大退出。该日傍晚起,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仅今日上午就有超过17家公司抛出减持计划,涉及众多股东。这一波减持潮背后浮现了众多知名创投机构身影。 10天后,中国集成电路“航母”——中芯国际闪电登陆科创板。相隔4天,国内最具神秘色彩的科技独角兽之一的寒武纪也登上科创板。上市当天,85后创始人陈天石身家超300亿。一个“硬核”科技造富时代已经到来。《开盘大涨288!寒武纪IPO:市值破千亿,85后创始人身家超300亿》 同样在这个月,蚂蚁集团官宣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消息一出,引发轰动——在外界看来,这个最大IPO一度被称为“史上最大造富运动”。 8月:创业板注册制,VC/PE迎来退出盛宴 对于VC/PE而言,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无疑是2020年最为瞩目的时刻。 8月24日,深交所敲响创业板注册制的第一道锣声。这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幕: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迎来首批18家挂牌上市公司——18只新股集体高开,多只个股涨幅翻倍。《开盘最高暴涨440%!今天,A股沸腾:VC/PE迎来退出盛宴》 VC/PE退出盛宴再次上演。首批18家企业中,深创投和IDG资本分别投中了两家,为数量最多。人民币基金终于在寒冬中看到了曙光,对于投资了大量优质创业企业的创投机构来说,注册制大大拓宽了退出通道,短期内将迎来一波IPO退出高峰。 创业板注册制将深刻地改变中国创投生态。“这次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次政策红利了。”达晨财智总裁肖冰预言,注册制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基本跟国际接轨,不会再有特别重大的改革措施出现。 但也有一些现象开始浮现。“注册制实施后,一级市场上的投资标的上市预期更大,优秀的投资标的如今都普遍采用二级市场的估值方法来要求一级市场投资人。”深圳某知名投资人担忧,部分创投机构如果恶性竞争,就会破坏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 9月:TikTok风波未熄,新能源汽车开始疯涨 9月初,闹得沸沸扬扬的TikTok风波仍在持续。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9月3日,彭博社爆出:软银集团也在寻觅印度合作伙伴,并正探索组建财团联合竞购TikTok的印度资产。孙正义要买TikTok,引发轰动。 短短2个月,TikTok不得不面对众人一哄而上的抢食局面。一群VC/PE和科技公司巨头渴望买下TikTok,并各自组成财团。TikTok风波,将张一鸣和字节跳动推送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另一个风口涌起——新能源汽车。继8月底小鹏汽车站上纽交所敲钟舞台后,中国新造车三兄弟中国在美国资本市场聚齐。而一场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资本狂舞曲,在9月热烈上演着。 从年初至今,蔚来汽车股价涨幅超11倍,仅9月其市值就大涨近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亿元)。与蔚来一同站在高光时刻的还有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今晚,42岁何小鹏成功敲钟:市值740亿》。短短数月内,这两家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也都创造了近200%的累计涨幅。曾在生死线边缘徘徊,中国新造车势力终于在2020年集体“转运”。 10月:创投圈盛会落幕,江湖再无“晨兴资本” 金秋十月,沉寂了大半年的创投圈开始热闹起来。 国庆假期结束后,中国最牛天使投资人龚虹嘉接受投资界专访,罕见分享了过去五年的投资布局——从土壤治理到生命科学,围绕着健康大主题投了30多家公司。作为超级LP,龚虹嘉犀利指出:眼下,GP同质化严重。《独家|龚虹嘉:每一笔投资,我都不介意等上10年》 随后,第二十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如约而至。清科集团迎来20周年,年度论坛盛况空前——现场集结了1000名投资行业头部力量。这场持续20年的行业之约,台上的嘉宾换了一波又一波,见证了中国创投圈的人来人往。 十月也是VC/PE的丰收季节。康桥资本斩获年内第二个IPO,账面回报100亿;源码资本完成38亿第四期人民币基金募集;晨兴资本正式更名为“五源资本”,刘芹率队重新出发......一些不经意的片段,静静记录着中国创投变迁。 11月:险资来了,蚂蚁IPO生变 “募资难”迎来了久违的曙光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通知,并附《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险资进入股权投资行业的相关事宜进一步明确。伴随着一纸新规,终于,险资来了。 与此同时,随着71岁桥水掌门人首次在亚洲成立家族办公室,神秘的家族办公室渐渐走向台前。家族财富历来是VC/PE们背后的隐秘金主。募资寒冬下,越来越多VC/PE将目光投向了家族办公室。《71岁,又一位超级富豪成立家族办公室》 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总有人正年轻。继85后二代周立宸接班海澜之家,33岁的“温州鞋王”之子钱帆也在VC机构历练之后回家继承家业。现如今,VC机构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实业二代们,进入创投圈历练似乎成为一种标配。《做过两年VC:32岁,他正式回家继承300亿家业》 回顾11月,最引人关注的还是蚂蚁集团。11月3日晚,上交所、港交所先后宣布称,暂缓蚂蚁集团A股、H股上市。马云和阿里巴巴成为这一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12月:大佬做S基金,年底VC/PE大打出手 临近年底,VC/PE圈再次上演魔幻一幕。 “一个连产品都还没出来的芯片公司估值能达到10亿,这太疯狂了。”一家美元基金合伙人向投资界感叹。2020下半年,VC/PE机构的投资节奏明显加快,但一个更加明显的感受是:企业的估值也窜上了天。 高估值背后,是资金正迅速向头部项目集中,“抢项目”不断上演。更荒诞的事情是,一些投资人为争抢项目直接给创始人开了一张空白支票,估值随便估,金额随便填。这样的恶性竞争也在破坏着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年底,估值涨疯了:VC不尽调就打钱》 几乎所有尚在牌桌的投资人,今年都能明显感觉到,火药味从没这么浓烈过。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提到今年两个印象深刻的案子。BA饰物局是今年发展很快的一家公司,今年至少已经融资4轮,“根本没有DD(尽调)的时间,也不允许修改投资条款,谁先打钱谁就能投进去。”《年底,VC/PE拼了:好险,项目差点被截胡》 此外,S基金也在迅速升温。在正式卸任中金资本董事长三个月后,丁玮的下一站选择了S基金战场;创投老兵邓爽、林向红共同设立的新基金纽尔利投资控股浮出水面,也是在母基金和直投基础上,剑指S市场头部基金。 12月28日,北京清科和嘉二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京落地,总规模20亿元。这是证监会批复同意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后,首只在京设立的S基金。 而见证中国创投二十年,清科创业也在昨天迎来一个里程碑——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回看20年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有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下一个十年,中国最强VC/PE会长成什么样? 结语 魔幻的2020年要翻篇了。 回想在2020年初,一位早期投资大佬曾在公司春节年会上开玩笑,“希望2020年是未来十年最差的一年”,本意是想说接下来一年比一年更好,没想到一语成谶,2020迎来一个无比糟糕的开局。 明天开始,下一个十年即将启程,2021年会好吗? 我们依然充满希望——以险资为代表长线资金正在赶来的路上;注册制时代下VC/PE退出继续大丰收;科创板开启一个硬核造富时代,让越来越多人坚信技术为王.....正如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所认为,大水出大鱼,今后的十年可能是中国风险投资最好的金色十年。 我们,2021年再会。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