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百度大举杀入互联网金融,红了谁?

2016-07-23 04:30:54
程二会
关注
2016-07-23

作为商业公司,特别是属于自己公司业务的一个自然延伸,追求利润丰厚的业务是自热而然的事情。

作为商业公司,特别是属于自己公司业务的一个自然延伸,追求利润丰厚的业务是自热而然的事情。其次,我们的金融行业还非常的不发达,行业机会还有很多,特别是零碎的业务,合适互联网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来满足。监管层乐意,银行做不到,互联网公司当然乐意进去捞钱。


1.jpg


以和余额宝合作的天弘基金来说,截至2015年9月30日,余额宝支持的天弘增利宝基金规模一举达到556.53亿元,成为全市场单只规模最大的基金。


1.6亿支付宝用户火了天弘基金


在和余额宝合作之前,天弘基金仅仅是一只在2012年末资产管理规模99.5亿元、排名第50位的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公司。


和余额宝合作短短半年时间,到2013年年末天弘基金资产规模却突破了1900亿元,跃居行业第二,距华夏基金的2126亿元仅一步之遥。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天弘基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阿里的平台资源。如果不是搭载到阿里这样一个占据80%的电商份额,50%以上的第三方支付份额的平台上,也许天弘基金不会取得这样的发展。


阿里巴巴在电商方面的经营理念、技术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支付宝的信用和安全保障,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天弘基金旗下产品的成长。


此外,支付宝强大的流量入口,也是天弘基金反败为胜的重要因素。“支付宝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1.6亿的实名用户数远超过其他互联网公司。”余额宝创始团队成员、天弘基金产品设计部副总经理李骏表示。


基金公司登门 欲与腾讯合作


2.jpg


来自腾讯的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在支付宝余额宝推出在线理财金融产品之后,便有不少基金公司登门,希望能和腾讯旗下财付通合作,推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最终,华夏基金成为了首个幸运儿。


对此,华夏基金对接团队负责人表示:“非常有幸与微信理财通合作。理财通的平台性让我们看到巨大的潜能。基金产品得以迅速的获得超过6亿的潜在用户,对华夏既是压力,更是鞭策。同时,理财通的平台性也激励我们更好地完善投资策略,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大佬较量 从支付开始


其实,从移动支付兴起开始,互联网大佬之间的对决就已经初见端倪。到本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推出打车返现服务,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众所周知,嘀嘀打车的背后是腾讯这一大后台,其在1月6日刚获得来自腾讯等公司上亿美元的投资。而快的打车的背后则是阿里巴巴在撑腰,其第一轮投入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未来可能会追加。


3.jpg


因此,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之间的肉搏,实际上是腾讯和阿里之间关于“移动支付和O2O”的一场战争。


早在2013年10月微信推出移动支付功能开始,他和支付宝之间的移动支付之争就没有停止过。


场景支付、餐厅支付、联合商场卖场、签约知名连锁品牌等一系列动作都在昭示着,作为移动支付的后来者,微信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而支付宝自然也不能示弱。2013年四季度以来,支付宝发力移动端——支付宝钱包,从余额宝在手机端升级、到转账PC收费手机免费,再到此次5亿元联合快的打车大打促销牌,支付宝在移动端正全力以赴。


4.jpg


互联网金融将上演肉搏战


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支付上的战争也烧到了互联网金融。在支付宝上线余额宝半年之后,微信迅速推出了微信理财通,并在上线首日就交易爆满。这让支付宝不得不通过发布余额宝最新数据的形式,在当天以微信理财通为焦点的新闻中分一杯羹。


而在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大鳄的威胁之下,传统银行机构也坐不住了。工行、交行等率先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平安银行植入互联网基因,打造“自金融”;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准备自建电商公司,以“平台+数据”抢夺互联网资源;广发银行重组架构,构建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业内纷纷认为,这意味着2014年互联网金融之战更为激烈,将上演肉搏战。


首先是不能再喊收益率,监管部门不答应。其次是收益不能掉,用户不答应。另外如招商银行这种对互联网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也开始试水,在网银上可以直接购买多种高收益理财产品,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之间肉搏战即将开始。


格局分析


“BAT”之争 腾讯胜算大


对于“BAT”之间的互联网金融之争,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在占据流量优势的百度、拥有庞大用户优势的腾讯以及在互联网金融上一直占得先机的阿里巴巴之间,从目前来看腾讯大有后发制人的实力。、


5.jpg

腾讯:6亿微信用户是基础


“入口只是站台票,腾讯尚未真正跳进互联网金融这趟列车。”这是马化腾对腾讯金融的评价,也是2013年腾讯金融的缩影。


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腾讯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人,由此来看,在移动端入口上微信占有绝对优势。 

而目前,腾讯有多个部门都在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如腾讯理财在销售基金,微信和财付通也在与基金合作推出理财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如果想要在未来互联网金融有所作为,2014年当务之急是将发力点集中于某一个领域。


阿里巴巴:稳中求变


2013年,阿里巴巴绝对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收获者。其在短短的6个月,将余额宝总规模做到1800亿元,将天弘基金管理规模从第50名跃升至第2名,并且有意出资11.8亿元成为持股天弘基金51%的绝对控股人。这样的业绩真是让所有互联网企业眼红。


6.jpg


不过,阿里巴巴在今年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受到来自腾讯的强有力竞争,阿里巴巴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之路似乎没那么平坦。因为仅凭支付宝2亿的用户量,就无法和微信的6亿用户抗衡。


因此在2014年,阿里巴巴需要做的是在守住目前的成绩的同时,继续开发出新的产品领导行业,以确保自己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预测,在2013年的示范效应下,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将会有越来越多拥有自己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这些都会抢阿里2013年已经拥有的部分市场份额,再加上与阿里比肩的百度、腾讯这两大巨头,因此,阿里2014年要想办法让用户流失率最小化。


百度金融:2014年需要突破性增长


百度做互联网金融的思路是大流量、大平台、大数据造就大收益。在这个思路下,虽然并不是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揭幕者,绝对可以说是2013年最吸引眼球的互联网金融。


7.jpg


但业内人士认为,吸引眼球绝不会是百度金融的目的,实际目的是要吸引用户并且留住用户,将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做到最大和做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凭借百度的自身优势和2013年积累的经验,2014年百度将发力的绝不是在吸引眼球上,而是在做大规模上,将规模作出一个突破性的扩大。

BAT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聚齐,让整个行业都跃跃欲试,比如新浪加紧推出了基于微博体系的“微财富”、360也在布局互联网金融安全领域。各家利用核心优势和角度紧密布局,互联网金融的全新巨头将诞生在哪里?不同的底层生态,决定了各种切入点必然不同。如果脱离自身底层生态基础,非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授权野马财经发表,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程二会
4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