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3.6%,半年营收近2000亿,韧性强、动能足的工业富联中报来了!
2020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营业收入达1766.54亿元,同比增长3.60%。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倒退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85亿元,同比上升7.7%。
8月14日,工业富联针对2020中报举行了媒体交流会,对相关财务表现进行了详述。
2020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营业收入达1766.54亿元,同比增长3.60%。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倒退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85亿元,同比上升7.7%。
其中,二季度增长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966.00亿元,同比增长6.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3亿元,同比增长21.85%。工业富联表示:主要因为疫情恢复带动毛利率增长超预期。
工业富联的主营业务由通信及移动设备、云计算、科技服务(含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组成。
从业务层面来看,上半年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795.35亿元,同比增长4.24%;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为963.46亿元,同比增长3.01%;科技服务业务(含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营收为2.53亿元,同比下降23.03%。
总体来看,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双压之下,工业富联抵住压力逆势增长,业绩亮点频现。8月12日早开盘,工业富联股价持续上涨近7%,也是对二季度良好业绩的最直接回应。
1、疫情下,逆势增长
从财务表现来看尽管在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同业公司出现了业绩持平甚至下滑的趋势,但工业富联的同比收入稳健增长,公司今年上半年业务稳步推进,收入达到1767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季度的优异表现使得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的部分得到有力弥补,第二季度的收入为966亿元,达到同比6.9%的高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影响,净利润有所下滑,但第二季度在园区全面复工和产能加速的情况下,净利润明显反弹,达到了31.7亿元,同比提升21.8%。同时第二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7.6%,净利率达到了3.3%,所以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呈现了因复工和产能加速后的明显上升趋势,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工业富联董秘郭俊宏表示: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率稳步提升至4.5次,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因素增加下,基于工业富联良好的现金基础,库存同比提升了22.6%,为下半年的生产旺季做足了准备,并将在下半年期间充分消化掉。同时我们维持强健的流动性,流动比率从去年同期1.6持续上升至1.7倍。公司的管理费用经过对疫情相关非经常性支出的调整,依然体现了提升的管控能力和运营效率。我们在不断优化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持续增加对研发的投入,第二季度相较于第一季度提升了73.5%。同时上半年的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了32.4%,以助力未来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上半年偿还了一部分的流动负债,使得总资产的负债率从2019年年底56.6%下降到54.6%,也表现了我们资产负债质量更加稳健。
2、三大措施,促进增长
针对目前大环境下,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董事长李军旗表示:我想在2020年全球都受疫情影响的年头,我们上半年能够取得这样的经营业绩确实是来之不易,简单回顾一下应该有这三方面的原因:
我们有效的防疫,能够平稳的运行。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组织了全球防疫指挥部,工业互联网和云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了员工的防疫APP,同时防疫物资紧缺的状态下我们48小时就建立了自制的口罩生产线,我们归结为硬软整合、科学防疫,这些防疫措施的采取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做到了几十万员工、几十个园区的零感染,保持了各行业快速有效的复工,为营收增长做出了一些努力,凸显了我们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第二方面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全球化的布局,增强了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工业富联秉持的是扎根中国大陆、全球布局,这也是我们过去十几年贯彻的经营方针。尤其是这次疫情对全球的供应链有很大的冲击,在海外的一些研发生产据点也为我们快速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做出了一些贡献,充分发挥了全球化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外,云网端业务高速增长。因为受疫情的影响,疫情催生了云经济带来了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线上教育和线上移动,这些对云网端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也是我们FII多年积累的技术和产品在这次市场需求下能够快速推向市场、服务客户,为我们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所以总体来讲有效的防疫、全球化的布局、面对新市场的需求,我们能够快速反应,能够以对号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全球的客户,才使我们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接下来我们还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抓住战略方向,抓住“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的打造,抓住国内新基建的战略发展机遇,促使公司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四大方面,打造增长新引擎
作为行业里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工业富联下一步业绩的主要增长会围绕哪些方面呢?
总经理郑弘孟表示:工业富联的经营业务一向秉持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态度。
第一,有关网络通信方面。特别是5G产品,我们持续受益于5G建设迎来的换机潮和5G商用后在局端和终端各应用领域的成长,致力于维持各产品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将持续保持客户的多元化。5G产品助力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通信网络设备的应用与升级,特别是在精密机构件加工技术和革新的突破也受益。工业富联移动网络通信设备业务一直在全球市占率都是保持领先的,会将率先实现5G所带来的效益。同时我们在OTT、高端交换机、Wifi6等相关的产品业务也看到快速成长的迹象。
第二,在云计算方面。我们在云计算市场一直占有领先地位,特别是我们的技术,在融入HPC技术与HCI架构上,有边缘计算、先进的散热技术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持续在探索云计算的新技术、新领域、新应用,维持在云计算市场的领先地位。透过不断加深全球头部云服务商的合作,相关客户营收占比会持续提升,客户群的进一步多元化,包括在国内的经营,云服务商的经营会随着云经济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市场需求预计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我们对于云计算方面的业务发展是审慎和乐观。
第三是科技服务方面,我们在上次两周年之际对科技服务业务三大板块进行了升级优化,包含打造端到端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流程化的完整垂直应用场域以及全面集成一个灯塔工厂之内,并对外输出灯塔工厂解决方案来推动,也推出了硬软整合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来提升应用推广和复制速度。推出1+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打造行业应用服务生态,以提供我们面向整个产业更加客制化和更加针对性的服务,借此抓住新基建的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第四,创新业务方面公司也正在孵化、打造业绩增长新的动能和空间。主要有四个方面我们积极在经营,包括钨钢材料,将自身在3C电子产品上积累的钨钢高端材料、高端工具技术应用到矿用采掘能源行业;新型职业教育方面,向其他企业提供人才培育服务,推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实现兼济天下的承诺;同时在光机电研发方面,专注超高速机器视觉与新一代智能制造机器人的研究,来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在创新中心方面,以企业、高校、研究院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4、云计算增长空间如何?
总经理郑弘孟认为:针对云计算的需求,虽然中国的疫情目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于全球其他区域还有一些地方仍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促使了云经济的发展。但是工业富联真正在这方面的优势,是秉持着过去在服务器20多年来在技术的深耕,比如说我们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像散热、电源、仿真、测试等等领域,而且在新技术方面我们也提供了数据中心所需要的Building Blocks解决方案(compute, storage, network, power),覆盖包含算力、算存储、算网络、算能耗等等,特别融入了HPC技术和HCI的架构,还有我们边缘计算的能力以及先进的散热技术,模组化快速建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积累起来的技术格局。
此外,我们长期打造全球各区域,在全世界是各个区域、国家都有基础和优势,除了我们一直深耕品牌客户以外,也一直加深ODM能力和客户的覆盖,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特别巩固了我们长期市场龙头的地位,也让我们的技术进一步延伸。特别是在云服务商的市场板块,我们近年来持续增强动力,今年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在线娱乐、线上办公等趋势确实对服务器的提升有一些影响。
基于这些技术、产品的品质以及全球产销研一体化,持续增加对全球以及中国国内云服务服务商客户的服务能力,的确提高了我们在现在市场的占有率,也因为我们在ODM链路的收入占比从去年的20个点左右,提升到上半年已经达到30个百分点,为我们的收入增长以及毛利的提升都带来良好的动力。相信在第二季的增速之下,会持续促进第三季和第四季的需求,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云方面的发展,审慎乐观达成客户的要求,来创造更高的佳绩。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