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董事长被调查,新一届高管能否带领东海证券走出阴霾?
任何一次风云变幻,都是新的英杰诞生之时。
作者 | 吴婷婷
来源 | 券业观察
1原董事长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
东海证券(832970.OC)原董事长朱科敏被带走配合调查一年之后,又有了进一步消息。
7月31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称,东海证券原董事长朱科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年7月18日晚间,东海证券公告称,朱科敏于16日递交了辞职报告,并且公司在当晚接到了江苏省公安厅电话通知,告知朱科敏先生目前处于配合调查阶段。
一年前的“配合调查”变成了如今的“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朱科敏出生于1971年9月,博士研究生,曾任湖南汝城县政法委副书记、中国财政部条法司主任科员、中国证监会发行处副处调研员。2003年入职东海证券,担任党委书记、总裁,2004年担任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彼时,朱科敏不过三十出头。
被调查之前,朱科敏还曾是东海基金、东海投资、东海中矿等多家“东海系”公司的董事长。
在朱科敏执掌的这十几年,东海证券营业网点从7个发展到80家营业部和8个分公司,客户数量从12万户发展到100余万户,集团员工人数从170人发展到3000余人。
2东海证券的高光时刻
东海证券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常州证券,一家三线城市小券商,注册资本3000万,如今已增加至16.7亿人民币。
据东方财富choice显示,东海证券由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高达21.59%。第二大股东为深陷“阜兴系”泥潭的华闻传媒全资子公司——山南华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据此前《中国经营报》报道,东海证券和阜兴系的渊源不止如此。东海证券第六大股东“首誉光控资管-浙商银行-首誉光控东海证券1号新三板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背后也是阜兴集团,东海证券共有约20.16%的股权与阜兴系有关联,合计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的21.59%一步之遥。
2007年,朱科敏在员工培训大会上表示,东海证券计划在2008年上市,将用3~5年时间把东海证券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证券公司。
事实上,当时朱科敏敢立下这样的flag并非完全是梁静茹给的勇气。
据天眼查显示,2006年东海证券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9亿、2.16亿。2007年两个数据已经变成35.31亿、15.73亿,翻了几番。
这组疯狂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当年叱咤资管江湖的东海东风系产品。
东海证券2007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受托客户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09亿元,是2006年的160多倍(2006年该业务收入仅为65.2万元)。其中,东风一号集合理财计划实现收入1.06亿。
操刀这个系列产品的主要人员正是号称东海证券资产管理部的“铁三角”——龚小祥、朱玺和章涌涛。
2006年,东海证券成立了债券型计划“东海东风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东海东风1号”),投资经理为龚小祥。到期收益73.05%,年化收益超过20%,创下业内神话。
2007年券商评级活动中,东海证券还被评为A类A级证券公司。
2008年、2009年又成立了东海东风2号和东风3号,虽然收益情况与1号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当时“牛转熊”的大市场背景下,成绩已经实属不易,一度占据同类产品业绩前五。
不过东海证券的上市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2011年前后,东海证券人事大变动。先是龚小祥因病休养,2012年因病离世;紧接着,章涌涛选择离开东海证券;“铁三角”走了两个,朱玺也选择告别东海证券资产管理部。同期,东海证券不少人选择调离岗位。
2018年,朱玺因涉嫌内幕交易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罚款1400万元。
人事动荡后,东海证券的业绩也有所回落。
2012年,证监会拒绝了东海证券由“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申请,上市受阻。直到2015年7月才在新三板挂牌,“低预期”完成了原本计划在2008年就应该实现的“小目标”。
3高光业务发展遇困
挂牌新三板当年,东海证券的净利润创下新高,但之后便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2015年到2018年,东海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18.37亿、4.79亿、4.5亿、9296万元。
据券业观察了解,东海证券2015年业绩之所以创下新高,其证券承销业务贡献不小。
不过,近年来,曾经让东海证券财务数据明亮诱人的业务却频频让东海证券处于风波之中。比如资产管理业务、债券承销业务。
关于资管业务,东海证券2018年报显示,公司管理的“全债双利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海证券月月盈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海证券月月盈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三只资管产品,因踩雷“13中森债”、“15机床CP004”、“16大机床SCP003”、“16凯迪01”、“11凯迪MTN1”等导致出现违约情况。
东海证券2018年发生的十件诉讼案件中,有六起诉讼是因资管产品踩雷产生。2019年,公司又新增三起诉讼,其中两起是因为踩雷“16辅仁药业PPN003”、“16中信国安MTN002”资本“大雷”。
2019年6月,东海证券公告,因对2014年有关资产管理计划尽职调查不充分,没有对标的资产的评估价值做出合理判断,业务开展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被监管部门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今年3月份,东海证券前总裁赵俊、前副总裁彭晓星、前产品经理彭华因东海证券资管业务违规被江苏证监局采取谈话措施。
在债券承销业务方面,东海证券近年来承销、管理的多只债券出现违约,如“16丹东港”、“16洪业02”、“15顺风01”等。
2019年1月,东海证券发公告称,江苏证监局对东海证券出具了警示函。东海证券作为“15顺风01”债券的受托管理人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责任,未规定持续监督债券发行人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发行人挪用募集资金、将募集资金转借他人的违规行为。
同年9月,东海证券还因为“16洪业02”债承销项目被发监管函。
而据财联社报道,有接近东海证券的行业人士向其表示,朱科敏被调查或与债市有关。
4两位监管部门出身高管坐镇
据券业观察了解,朱科敏2019年7月辞职前后,公司副总裁彭晓星、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巫兰分别向公司递交辞呈。
朱科敏被调查,多位高管辞职,接连的风险事件,东海证券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团队建设都面临不小的压力。
2020年1月15日,东海证券进行了董监高换届。钱俊文、殷建华分别担任东海证券董事长、总裁,殷建华代行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职务,韩斌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2月26日,东海证券再次发布一则人事公告,原江苏监管局会计监管处处长马芸担任公司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
值得注意的是,东海证券新上任的殷建华、马芸均具有监管层经验。公开资料显示,殷建华曾任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芸曾任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会计监管处调研员、处长。
朱科敏曾说,“任何一次风云变幻,都是新的英杰诞生之时”。
谁能成为东海证券的“新英杰”?两位出身监管系统的高管又会给东海证券带来什么变化?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