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儿里,藏着亿万富豪的“独家记忆”

2020-06-09 18:13:28
金融街侦探
关注
2020-06-09

大隐隐于地摊。



大隐隐于地摊。


“不上班你养我啊?”

 

“我摆摊儿养你啊!”

 

多年以后,星爷的《喜剧之王》终于成了真·喜剧。

 

 


01

 

近日,42岁的陈华被“地摊经济”刷屏了。

 

看身边的朋友蠢蠢欲动,他随手发了个朋友圈:“地摊经济已经涉及到上下游,包括地摊投资等都出来了。”

 

很快,有人留言:“要不明天我去摆个摊试试?”还不忘邀请陈华一起。

 

陈华是唱吧创始人,那个被称为“行走的KTV”的APP。早在2015年8月,唱吧完成D轮融资后,就已经估值43亿元。

 

陈华的办公楼就在北京太阳宫地铁站附近,三环外四环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面对朋友盛情相约,他难掩激动:“赶紧告诉我几点钟,必到!”


第二天下午,陈华穿上白色T恤,拉着同事走向街头,在太阳宫附近的街上摆了两个地摊:右边招贤纳士;左边推销自家的小巨蛋麦克风。

 

地摊上简单粗暴地放了两张A4纸,上面赫然写着“绝对优惠”、“血拼价”几个大字。


不同颜色的麦克风竖立在地摊上,架势之专业,恐怕连朝阳群众都无法察觉,坐在地上的竟是一位互联网大老板。

 

CEO陈华(中)摆地摊 图片来源:唱吧官微

 

为了吸引客人,陈华声情并茂,哼起了王杰的经典曲目《一场游戏一场梦》。


曲如人生。


2006年,陈华创办酷讯,比他小5岁的张一鸣,彼时还是酷讯的技术总监。


由于对盈利的需求没那么迫切,08年经济危机袭来之际,酷讯的收入无法应对资金压力。最终,陈华从酷讯退场。

 

或是被其歌喉吸引,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大爷驻足路过,不时瞄着这个正在唱歌的男人。

 

陈华将其喊住:“大爷,要不要应聘安卓工程师?”这边大爷连连摆手,旁边的外卖小哥鬼魅一笑,若有所思。

 

短短一个多小时,他卖掉5个麦克风,赚了2000多块钱。

 

这不是陈华第一次在街上吆喝。

 

小时候,他曾跟着妈妈站在市集里卖东西。北大上学期间,陈华又开发出天网ftp搜索引擎,成了校园风云人物。


“这段经历使我具备了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忽悠 。”陈华笑道。

 

不过,真要说忽悠,陈华的前老板似乎理解得更透彻。


 


02

   

1994年,陈华还在广东南雄中学读高二。

 

当他纠结于怎么证明AB平行于CD时,30岁的马老板已经在义乌摆起了地摊。

 

摆得好,不如摆得巧。

 

八十年代初,800多万年轻人返乡,城市却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于是,国家逐步放开了“个体户”的限制,让一部分返乡青年做点小买卖,摆个路边摊,或开个杂货店。

 

1980年末,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去了趟当地的工商所,领了一个营业执照,编号是10101。没成想,这是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她成了中国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章华妹的生意,就是在自家门口摆地摊,卖针线、纽扣等日用品。她也成了早期的“万元户”。


马老板发现杭州的外贸公司越来越多,产生了很多翻译的需求。于是灵机一动,辞去教师工作,创办了“海博翻译社”。


结果,入不敷出。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却高达2000元。

 

为了维持运营,马老板背起大麻袋,一个人去义乌进货,卖鲜花,卖袜子,卖医药等各种物品,上至医院,下至赤脚医生,无一不是他的客户。

 

后来,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同时,他又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按理说,应该喝点小酒,享受生活了,但马老师却在这一年辞职,一头扎进互联网,创办了“中国黄页”。

 

彼时,他白天在写字楼里乱蹿,推销自己的新产品,敲了这家公司门,接着又敲下一家。晚上,便混迹在各个大排档,手舞足蹈跟一帮人神侃瞎聊。

 

年轻时的马老板 图片来源:马老板微博

 

聊到忽悠和不忽悠的区别,他表示:“忽悠是自己根本不相信,让别人相信;不忽悠是自己相信,别人相信不相信并不重要。”

 

而陈华则是在阿里成立第10年,加入这个大家庭的。


只不过,没等到阿里上市,他便离职创业了。2011年,陈华离开阿里,还“忽悠”了几个同事一起创业。

 

有意思的是,5年后,前任老板变现任校长,陈华成了湖畔大学第二届学员。


 


03


距离杭州一千多公里的北京,虽没有“无街不市,无巷不贩”,但小商品贸易却也如火如荼。

 

中关村,很多北漂儿梦想起航的地方。

 

迄今为止,那里经历了三代创业者。第一代创业者是华夏、四通、信通、科海、京海及后来的联想、方正。雷军、周鸿祎、刘强东算是第二代里的佼佼者。

 

1984年,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在北京中科院门前摆起地摊,卖的是电子表、冰箱。

 

他叫柳传志,这一年,刚好40岁。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可惜和马老板一样,一开始公司并不赚钱。

 

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小有成就后,柳传志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于1955年结识了卢志强。

 

多年以后,圈子里出现了马老板。在联想上市的庆功会上,他发言透露:“我们组织聚会,柳总是我的牌友。”

 

两人不止是牌友。


柳传志称马老板是“至情至性、古道热肠的爷们儿”,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时,马云是主要投资人之一。不仅如此,湖畔大学的发起人之一,也包括柳传志。

 

柳传志曾对外表示自己有三个社交圈,比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北京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等。

 

圈子里的人,多是从地摊里走出的富豪。

 

例如,2016年加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海底捞有个规定:不允许员工打麻将,违反者直接开除。哪怕逢年过节回家打桌麻将的,也必须汇报。

 

虽然很多“麻友”们不能接受,不过柳传志倒是颇为赞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关心员工的。怎么才能够更好地来提高他们?张勇的精神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张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四川家庭,父亲是厨师,母亲是小学老师。毕业后没多久,他便与几个朋友一起凑了8000块,支起地摊,卖麻辣烫。


海底捞火锅正式创建 图片来源:海底捞官网

 

2018年海底捞上市,张勇财富暴增,2020年,张勇夫妇以1172.1亿元身家,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0位。

 

那个年代,比找工作更难的,可能就是摆地摊。

 

马化腾毕业时曾想在路边摆摊为人组装电脑,但发现路边摊的竞争过于激烈,于是只好老老实实找工作,在润迅公司一做就是多年。

 

24岁时,刘强东带着1.2万在中关村摆摊,结果遇到骗子,损失了30万。

 

何帆在《变量》中对这一代人进行过描述:

 

无论50、60、70后,这都是一代人,这都是经历了经济增长的“被挤上车的人”。这一代人穷怕了,时时刻刻会有忧患感;这一代人又是幸运的,他们在赚钱的同时也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这些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的早期创业者,摆地摊成了他们的共同记忆。

 



04

 

一千年前,汴河两岸蜂拥蚁聚。摊贩中,有卖茶水杂货的,有看相算命的;游客倚栏听风,或指指点点,或挤眉弄眼。

 

张择端手绘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一幅《清明上河图》跃然眼前。

 

《清明上河图》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

 

1942年,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写道: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轻地掠过。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敬仰之心。

 

前些年,北京五道口、六道口,也是充满了烟火气,五道口一到傍晚地摊就都出来了;六道口附近则是热闹的早市。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也没有那么遥远。

 

后来,街道市容得到了“美颜”。下班后,连个吃宵夜的地儿都没了。沿街叫卖的商贩和城管成了“冤家”,斗智斗勇十多年。

 

今天,地摊经济重燃“烟火气”。一夜之间,似乎鲤鱼跃龙门,各种高大上的行业都开始接地气,无论律师、分析师,还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公司CEO,无不例外,上街摆摊。

 

从成都火起来的地摊经济,火到了资本市场,一大波“地摊概念股”接连涨停,随后又紧急降温。

 

昨天还是秋名山车神的五菱宏光,今天就成了街头地摊高富帅的标配。虽然,此五菱非彼五菱,但丝毫不影响五菱汽车股价暴涨。

 

当年,18岁的罗永浩因为“厌学”,高二便退学摆起了旧书摊。同样是18岁,薇娅和男朋友一起,在北京动物园摆摊。


曾经,罗永浩是锤子CEO,薇娅是演员。如今,两人靠直播带货再次成为赢家。


在唱吧CEO出摊的前一天,腾讯总监已先人一步,摆摊招聘;水滴筹CEO则走上天桥,卖力呐喊,拉活促新......

 

正所谓“大隐隐于地摊”。


还没想好卖什么的家人们,不如留意下身边的摊位,说不定就会被某位大佬指点迷津。


你是什么职业?如果摆摊的话,你觉得你最适合干什么?评论中见。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金融街侦探
449文章
·
0评论
·
101粉丝
生活不开心,那是还没关注侦探君!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