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迪故宫边上的四合院,被改造招待名流,大佬买下四合院后真会玩!

2020-01-14 15:22:09
金融街侦探
关注
2020-01-14

四合院里洁白的槐树花、鲜红的石榴果、黄艳艳的小雏鸡和房檐坠落的明亮亮的小雨珠,都成为老北京永远的记忆。

过了腊八就是年。


每年腊八,雍和宫都会施粥祈福。自清代乾隆年间始,这一传统绵延至今,已有百年。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四面八方的来客便齐聚雍和宫,为来年讨一个好彩头。

为领祈福粥有特意远道而来的青岛小姐姐、内蒙古妈妈、河南阿姨。还有凌晨四点从河北秦皇岛开车来此的一家人。

今年雍和宫的僧人们准备了一百多桶腊八粥,重达5000余斤。32种食材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备好,只待节前动手熬制。

清晨,阳光刚刚挂上屋檐,你来我往的人声笼罩在腊八粥腾腾热气的朦胧中,描绘出一幅人间烟火景象。

老北京的习俗、老北京的生活都融化在腊八粥的香气里。





01
烟火气中的四合院



距离雍和宫几百米处,拐进一条巷子,走上数十步,便能看到一排红灯笼高高挂起,映在灰墙上,显得三分喜庆、六分热闹,还有一分庄重。

这是八爷府,在北京城最具文化代表性的四合院里经营的一家餐厅。

走进前院的门,还有三两只圈养的鸽子在觅食。房屋保留了原有四合院的样貌,屋檐上有色彩生动的鸟鱼描绘,四周红柱合围。用餐大厅就在四合院的院子中,上空用玻璃罩住,阳光透过来既暖且亮。

图片来源:新浪

隔着巷子就是餐厅的另一番景象。原木色的八爷府牌匾高挂,踏过大门,转过背影墙,中庭整洁,院子中栽着笔直耸立的绿植。三面房屋被改造成落地窗,成为会客厅,环境优雅又不失私密。

如果不是人声与食物的香火气缭绕,雕梁画栋中让人仿佛置身过去。

八爷府原为雍和宫外围建筑。传言,雍正未登基前好招揽有谋之士,将此宅赐予谋士邬思道。“九龙夺嫡”中,邬思道助雍正最终夺宝成功。后此宅几经辗转。吃食讲究的慈禧太后将此宅赐给御厨花家,沿传至今。

历史变迁中,四合院的内部结构和用途都在变化。有的像八爷府这样成为独具特德的餐厅会所;有的成为民宿,招揽八方来客;有的成为咖啡厅,中西结合,咖啡香气中蕴含古老的文化……

无论四合院的内部结构和用途如何变化,四合院代表的那种老北京的味道一直存在。

 


02
三不老胡同里的四合院



如今北京的四合院多聚集在西城区和东城区,如后海、鼓楼,南锣鼓巷、东四等。

游走在狭长的胡同中,每扇朱门里都可能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三不老胡同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棉花胡同,挨着航空胡同、花枝胡同。“这一片都是郑和故居。”胡同里的一位大哥说道。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明成祖朱棣赐姓郑。本来这条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北京人囫囵不清的发音,叫成三伯老胡同,叫着叫着就成了三不老胡同。

图片来源:第一旅游网

现今,这条胡同里不少四合院都改成了民宿。

花间驻四合院便是其中一家。花间驻面积不大,两层小楼,14间客房。一进入院子里就有一耸青竹矗立。房梁上的彩绘依然是旧时模样。而且每间客房的名字都起了不一样的名字,如“云起时”、“云筑”,让人不禁想起诗人秦观《点绛唇·桃源》中“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花间驻的工作人员告诉侦探君,“我们已经在这开了十年了。院子是租来的,每年租金一百多万。为保护四合院建筑,不能开餐厅,老板便开了旅馆。客人有来旅游的、有来看病的。

三不老胡同里最有名的一处便是京城6号院。这里距梅兰芳纪念馆不过四五百米元,附近有梅兰芳最爱吃的宫保鸡丁,有北京人最爱的柳泉居豆包。此前,6号院是一处有老北京浓郁风情的民宿。不过,侦探君实地探访时,它已由民宿转成私宅。

匆匆一眼中,红窗石桌,意趣盎然。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03
四合院里藏着童年的味道



“四合院多有味道啊,那种童年的味道、复古的味道。”一棵树咖啡馆的老板对侦探君感叹道。

他自己一直经营咖啡馆,又超级喜欢四合院,曾在四合院里开了一间咖啡馆。

院子里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桑葚树,每年秋天都会掉下来很多果实……”他说,看到这个院子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它了。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那是景区里的一处四合院,咖啡馆老板搬进去之前是住家自住。

提到这个四合院,老板先是赞叹后是叹息,“首先门很漂亮,就是那种"旧社会"的厚重大门,再就是房子是老式尖顶,很多木质结构,窗户也是那种木框玻璃的。太可惜了,后来房租翻倍,咖啡馆又要控制成本,不得已搬走了,当时花了很多心思装饰,还有很多人专门来拍照。”

不过,据他表示,四合院也有不方便的地方。上厕所的话,得去公厕。且装修进车的时候,简直要命。




04
北海有座四合院,价值过亿



现如今的四合院的现状,除了被用作经营,林友明北京四院专营机构的小林掌柜告诉侦探君,“现在很多大佬专门投资四合院,有位大佬名下有20余处四合院。之前,圈内伙伴还帮某位刘姓大佬看过四合院,前年出了那事,也不知有没有买成。”

小林掌柜是四合院买卖的老交易手,入行已近10年。入行多年,他说,就是因为喜欢,才干了这么多年。他小时候住在福建居类似于四合院的木楼中,直到现在对院子还是更偏爱一些。

据他透露,买四合院最多的就是地产圈的、金融圈的,还有知名明星、设计师。大佬们都很低调。去年到现在他已经已经经手了7个四合院。前年行情好,后海旁边一个近千平的四合院从3亿卖到4.5亿元。圈内卖一个院子的佣金1.5-2个百分点左右。不过有些还需要跟公司按比例分,到手就没那多了。

“困难的时候,一位姐姐多给了很多佣金,现在一直想还这个人情。他想要的四合院,想方设法也想帮他找到。”小林掌柜提到过往经历很是动容。他说,做这行,没有师傅带,全靠自己,刚北漂的时候,各个胡同里串。有一单跟了五、六年都没签,因为家庭矛盾没有解决。这样的狗血事看得太多了。

小林掌柜悄咪咪向侦探君透露,大佬买四合院最看重性价比。有些四合院因为信息敏感不公开买卖,只有圈子里才知道。目前手里有一套北海的四合院正待出售,之前也是一个名门望族的故居。

众所周知,“传媒帝国”大亨默多克在故宫旁边有一套四合院。与邓文迪离婚时,已价值近1亿,将其分给了邓文迪。据说,默多克对四合院进行大手笔的改造,地下室中建了游泳池,还建了一个模拟高尔夫练习场和台球室。

这套四合院里接待过不少名流,包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夫妇、知名媒体人洪晃、影星李冰冰、潘石屹的妻子张欣等。



 

05
四合院里悠哉悠哉的生活



为什么大佬们偏爱四合院?

有句顺口溜是老北京四合院生活的写照,“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

这种闲适悠然的老北京生活就像京腔里意味悠长的余韵,得细细咂摸,才品得出味道。

女作家林海音最钟爱四合院,她说,“家是看不厌的,哪怕再穷、再旧,四合院里洁白的槐树花、鲜红的石榴果、黄艳艳的小雏鸡和房檐坠落的明亮亮的小雨珠,都成为老北京永远的记忆。

游荡在胡同里,老人在下象棋,随处可见赤红的大门旁,一簇葱郁笔直的绿竹掩映其中,就连灰墙上,只有寸尺窗口大小的“煎饼”二字都写得苍穹有力。

曾导演过《铁齿铜牙纪晓岚》、《高粱红了》、《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多部作品的知名导演刘家成说:过去的一砖一瓦,一个拐角,一个门牌,都透着那么多年北京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浸透。每一个房梁的斑驳感里都蕴含着北京这几十年的文化和历史。


如今的四合院,有的成了餐厅、有的成了民宿、有的成了咖啡馆、有的成了旅游景点……但也正是它们的存在,我们还能在历史的转角处,瞥见一抹老北京生活的余韵。

作家邓云乡这样描绘四合院,“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如果条件好,几个四合院连在一起,那除去合之外,又多了一个深字……”

各位小伙伴怎么看四合院呢?评论中见。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金融街侦探
449文章
·
0评论
·
101粉丝
生活不开心,那是还没关注侦探君!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