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客】海绵保执行总裁陈明光:“2万亿+”级市场的机遇

2016-07-06 18:10:57
李利军
关注
2016-07-06

更看好那种模式?我只能说大家都有机会,因为大家都在持续创新迭代,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多奇迹发生的可能,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客户切实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互联网保险的大潮起来了。从政府发布政策规范,到BAT巨头纷纷布局,再到中小创业者想方设法拥入,互联网保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的32亿元到2015年的2234亿元,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只用了4年时间,就实现了69倍的增长,这种井喷式的爆发,众人咋舌之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挤进互联网保险这个圈子。仅2015年一年,超过30家的上市公司宣布发起或成立互联网保险企业。


到了2016年,互联网巨头也依托自身的优势纷纷加入。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公司,三泰控股、腾邦国际、京天利、焦点科技、高鸿股份、银之杰等保险外的上市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也都纷纷染指互联网保险,行业一片欢腾。



 

这里也成为了资本的狂欢地。比如,成立不到两年的众安保险在2015年7月,完成首轮融资57.6亿元。保险科技初创公司海绵保也处于PreA轮 close阶段。

 

作为“互联网+”保险生态中的一员,海绵保通过新产品,切入被互联网改造过的生活场景。海绵保执行总裁陈明光对野马财经表示,海绵保通过独特的切入方式——面向“新场景”和“新消费”,深入到衣食住行娱体健等产业链中,通过为成长型互联网企业的海量细分、碎片化场景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增值、服务升级的保险。

 

陈明光认为,相比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可以“量身定做”保险,还可以让保险产品更加场景化和去中介化,而且电子化的投保和理赔模式更便捷。


从陈明光的访谈中,也能感受到,互联网保险似乎正在消磨掉曾经保险高大上的形象,显得更接地气。一如陈明光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小明,海绵保正在做的, 也把保险这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变得更加年轻。

 

陈明光


Q=野马财经

A=陈明光

 

Q:作为互联网保险公司,海绵保有哪些特点?


A:目前国内已开业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有四家,分别是众安在线、泰康在线、易安财险和安心财险。海绵保是保险科技初创公司,是“互联网+”保险生态中的一员;我们专注于服务企业客户,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未来希望成为企业保险领域最具想象力的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海绵保最具有创新动力,通过独特的切入方式——面向“新场景”和“新消费”,深入到衣食住行娱体健等产业链中,通过为成长型互联网企业的海量细分、碎片化场景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增值、服务升级的保险;通过保险这种杠杆工具,撬动壁垒,力求为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提供更丰富的风险成本管控服务和产业链优化;解决企业客户运营遇到的痛点,帮助企业建立标准,提升用户体验,规范“互联网+”市场良性发展。

 

海绵保团队成员不仅来自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360、滴滴出行、优信拍等,也有多位来自顶级再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和核保核赔专家。我们通过海绵保互联网开放平台,与国内顶级保险公司和新兴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一起,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服务:

 

一是结合场景将已有的标准保险产品碎片化、整合创新;

 

二是结合新场景风险管理需求,海绵保“反向定制”全新的产品;

 

三是基于海绵保业务数据、客户线上授权数据以及第三方伙伴数据,协助完成实时投保、核保、核赔、计费等关键业务环节,海绵保逐步实现精准的产品匹配和动态定价,以及全流程的智能化。


Q:资本市场对于保险科技初创企业的态度如何?公司的融资情况?


A:资本市场对于保险初创企业是感兴趣的,毕竟面对2万亿+的并且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互联网保险已经称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新的香饽饽,“互联网+”可发挥的空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同时投资人也已经更加理性和冷静面对这一轮的机会。这对所有参与方都是好事。

 

海绵保目前处于PreA轮 close阶段。具体融资细节等情况我们会在完成所有流程后通知大家。 

 



Q: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A:在几乎所有产业进行互联网重构的情况下,大量难以标准化、水平难以保证的产品和服务落地,潜藏了大量的安全、纠纷隐患,保险有了更多显性需求空间。用互联网“开放、透明、公平、平等、协作、分享”的力量和资本的推力,打破以前低价值、标准化、低频次、非刚需、富人用的保险产品的藩篱,将其改造成高频次的、刚需的、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的保险,是互联网保险在做的事情。

 

具体来说,依托于丰富的场景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互联网保险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以前保险企业是“我有什么卖给你”,现在我们是“谁需要什么”、“我如何提供”来设计保险产品,满足精准大数据下少数客户的个性化保险服务需求。海绵保直接切入到企业客户的交易场景,“量身定做”的保险不仅帮助客户管理和解决业务风险,也保障交易闭环的完成、提升用户体验

 

二是,传统保险销售严重依赖各类线下渠道,而非丰富的生活场景,互联网保险在做的事情是让保险产品更加场景化和去中介化,产品比价透明;

 

三是,电子化和线上化的理赔申请和材料递交流程,可以极大的改善现在“投保容易理赔难”的对保险的负面看法。

 

Q:互联网互助平台与传统意义上的保险有哪些区别?更看好哪种模式,为什么?


A:互联网保险和传统保险本质上并不需要探讨所谓区别和界限。在客户的风险保障需求日益增强,以及整个社会对风险转移机制的渴望程度的不断成熟大背景下,互联网和传统之间在不断迅速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再发展些时日,互联网也成为“传统”,我今天的话就更好理解了。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保险公司形态会越来越虚化,最后剩下数据和算法。保险公司将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对接被服务对象,用算法来实现保费定价,保险公司作为运作资金的专业中介存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各个行为都有保险兜底。

 

互助保险并不新鲜,它本身就是保险的传统形态,只是近来加上互联网的驱动,更容易迅速的扩大影响,聚集人群。但是挑战也是蛮多的。

 

更看好那种模式?我只能说大家都有机会,因为大家都在持续创新迭代,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多奇迹发生的可能,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客户切实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李利军
224文章
·
1评论
·
19粉丝
聊聊,wechat:fibreguy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