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原创】科创板真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吗?

2018-12-10 10:48:00
千亿CLUB
关注
2018-12-10

近一个多月以来,资本市场的关注点无疑为“科创板”。关于科创板的讨论与评论文章不绝于耳。国际章也不例外的给予高度关注。国际章发现,绝大多数的讨论都集中在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上,市场的共识是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将有别于目前A股的三大板块之企业上市条件,更接近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利润门槛会大幅降低甚至完全放开,企业无需利润也可上市,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新经济下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然而,对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及企业退市制度等在国际章看来同等重要的问题几乎没有讨论。


近一个多月以来,资本市场的关注点无疑为“科创板”。关于科创板的讨论与评论文章不绝于耳。国际章也不例外的给予高度关注。国际章发现,绝大多数的讨论都集中在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上,市场的共识是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将有别于目前A股的三大板块之企业上市条件,更接近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利润门槛会大幅降低甚至完全放开,企业无需利润也可上市,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新经济下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然而,对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及企业退市制度等在国际章看来同等重要的问题几乎没有讨论。

国际章认为有必要将纳斯达克(3300多家挂牌企业),发展到目前的新三板(10852家挂牌企业)和即将推出的科创板做一下比较。成立于1971年,纳斯达克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47年;三层分层制度从2006年开始推出。目前,纳斯达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2018年1-11月,纳斯达克市场融资规模达281亿美元,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369亿美元的76%;纳斯达克历年上市企业数量为美国三个主要股权市场中最多,融资体量逐渐可与纽交所比肩,并于2016年一度超过纽交所,成为当年美国为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板块。大陆资本市场首推注册制度的新三板曾一度被热望为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然而由于种种因素;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真能在“科创板”上实现吗?

资料来源:Nasdaq,Neeq官方网站等

1

退市制度是纳斯达克成功的要素

纳斯达克成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之一的核心因素是“大进大出”制度。与A股恰恰相反,A股历年被强制下市的企业比例小于0.3%,而纳斯达克历年被强制下市的企业比例在8%以上。由于流动性和融资能力的因素,导致新三板今年以来主动下市企业数量过1000家,超过8%。

退市标准  

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和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已上市企业,如要继续挂牌,必须达到下列表中三组条件中的至少一组,否则,该企业将被退市。

资料来源:Nasdaq 官方网站,上市标准和费率指引

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如要继续挂牌,必须达到下列表中三组条件中的至少一组,否则,该企业将被退市。

资料来源:Nasdaq官方网站,上市标准和费率指引

国际章:从以上纳斯达克的退市制度中不难看出,除了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能力外,二级市场表现,包括公司市值,公众持股数量/市值,股东总数量,每股价格,甚至做市商数量是其退市制度的核心。与新三板恰恰相反,新三板由于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低,退市制度只能建筑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是否遵守新三板的各项法律法规上。

由于触发退市的原因不同,从触发退市程序开始到最终采取退市行动(假定企业上诉最终没有成功),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整个退市过程可能短至一个月,或者长至七个月。

2

无投资人准入门槛是纳斯达克成功的另一要素

投资人准入门槛

纳斯达克成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之一的另一要素是无投资人准入门槛。同是注册制的新三板恰恰相反,不但对投资人有准入门槛,而且还得开设单独的新三板账户才能交易买卖股票,导致目前一万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日均交易额不到3亿人民币!

科创板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的上市阵地,一定是高风险的。是否是高回报有待验证。按照目前A股投资人的现状和监管逻辑,维稳是核心,应该对投资人设有准入门槛。

结束语

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制定固然重要,但退市制度及投资人准入门槛的制定也同样重要,否则将重蹈目前新三板的窘境。与此同时,本周标普道琼斯宣布纳入A股,进入沪深港通的A股上市企业有望被纳入,这是继MSCI和FTSE对部分A股上市企业开放后的又一里程碑。科创板是否真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拭目以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千亿CLUB
137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