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之战已经打响,宝宝树能否分得“大蛋糕”
作为阿里战队之一,“母婴互联网第一股”宝宝树昨日在港股上市。随着BAT在母婴电商领域的逐渐扩张,新的一场战争已经开始打响。
作者: 宗意
来源:远见财讯(yuanjiancaixun)
母婴巨头上市险破发
11月27日,母婴互联网巨头——宝宝树,在港交所敲响了铜锣正式挂牌上市。并以每股6.8港元的发行价挂牌交易,全球发售共计250,323,000股,在港融资16.086亿港元。而宝宝树股票代码为01761,取自“一起六一”的谐音,个中寓意,不言自明。
由此,这家已经成立11年之久的国内头号母婴社区平台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降生。要知道当年,宝宝树创始团队可谓名震江湖。其中,CEO王怀南在雅虎时就曾参与对阿里巴巴的10亿美金投资,而创始人之一的邵亦波,在2003年将他创办的易趣网1.5亿美元卖给了ebay。由此可见,宝宝树的创始团队都是一群“老炮”,此次公司上市自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尽管宝宝树备受关注,但似乎也逃脱不了“独角兽”企业在港股的魔咒。上市首日,盘中便一度“破发”。但险在宝宝树收盘价停留在了6.87港元,躲过了上市首日“破发”的尴尬。
不过尽管如此,好运还是没能持续下去,今天宝宝树早盘下跌0.87%,报6.81港元。让人不禁感叹,这究竟是港股魔咒太强大?还是宝宝树自身实力不行?
市值缩水盈利能力遭怀疑
2007年3月6日,王怀南把自己对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12个创业构思写在一张饭店的A4纸上,与合伙人邵亦波共同探讨每个idea背后的可能性。11年后,这两个对母婴行业知之甚少的大老爷们一手培育的宝宝树,已经成长为母婴零售领域的头部玩家。
宝宝树对于他俩来说就好比自己抚育长大的孩子,希望上市后能受到投资者的肯定。可如今,不仅市值缩水不说,甚至盈利能力也遭到了投资者们的质疑。
市值方面,以6.8港元的发行价来计算,公司完成全球发售后的总市值约为113亿港元。但这与今年5月阿里巴巴以2.14亿美金战略入股公司9.9%股权时的估值21.63亿美金相比,却折价超过了30%。
如果说市值问题是因为外部因素所致,那么能力被质疑就只能说是宝宝树自身的问题了。投资者对于宝宝树并非不看好,这从宝宝树上市后震荡的股价中就能看出。
目前宝宝树的营收来源主要来自于广告、电商以及小部分的知识付费。招股书显示,宝宝树2015-2017年营收分别为2亿元、5.09亿元、7.29亿元;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4.6%、53.1%、63.2%;2015-2017年度分别亏损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2015年经调整年内亏损1.72亿元,2016年为0.44亿元,2017年为1.38亿元。连年的亏损,这也是大家质疑其赚钱能力的关键原因。
母婴战场“神仙打架”
实际上,母婴赛道上早已站满了各路重量级选手。随着百度战略投资蜜芽,阿里投资美国母婴电商网站Zulily,腾讯推出母婴产品宝贝听听,BAT在母婴电商领域的扩张,意味着母婴行业前景广阔,但同时,母婴之家、宝宝树、蜜芽等母婴垂直电商也在分食母婴电商这块大蛋糕。
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和消费能力的增加,母婴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继续扩大,到2020年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预测达到6637.2亿元,增速15.2%。互联网母婴渗透率超全网网民增长速度,稳定增长,达5.8%。斯道资本投资总监蔡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二孩政策放开后,对新生儿养育、教育的投入可能形成三四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庞大市场。
但母婴垂直电商在发展中,同质化严重,与宝宝树类似的网站有摇篮网、辣妈帮、妈妈网等,其中网站内容涉及母婴医疗的功能也类似,包括母婴知识库、问题咨询、交流社区等内容大多数重叠,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宝宝树挣钱能力差的现状。
宝宝树未来如何发展
在同质化严重、电商变现困难、遭遇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碾压下,垂直电商宝宝树又该如何发展呢?
作为垂直型母婴电商,宝宝树在资本市场引入战略性合作伙伴也被业界认为是一种“突围”的好方式。新版招股书显示,完成资本化发行后,好未来教育集团和阿里巴巴淘宝中国、复星等均将成为宝宝树主要股东,而这些股东都与宝宝树有密切的业务联系。
在营销层面,宝宝树已经依托社区平台及用户大数据布局,成功搭建起社会化营销闭环,接下来借助阿里在全链路、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的全面营销生态,双方更将引爆年轻家庭产业营销变革。
宝宝树的成功挂牌,实际上再一次证明了母婴育儿市场继续被资本看好,母婴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接下来,宝宝树的新盈利模式、新业务领域、新渠道打法都将有待时间验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