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原创】亚洲瑞士的新加坡 交易所策略之探讨
“饮水要思源”,国际章入资本市场创业的机缘17年前来自新加坡。十一中国国庆长假,刚好回到新加坡继续工作,跟资本市场的老朋友们,新朋友们相聚,大家无独有偶都谈到“新加坡交易所”,特别对新交所的现状感到忧虑,每年IPO的数量停留在25家左右,上市公司总体数量成下降趋势,目前为745家。根据Dollars & Sense 的统计,2017年新加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700亿美金,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15%,尽管2015到2017年处于牛市。
“饮水要思源”,国际章入资本市场创业的机缘17年前来自新加坡。十一中国国庆长假,刚好回到新加坡继续工作,跟资本市场的老朋友们,新朋友们相聚,大家无独有偶都谈到“新加坡交易所”,特别对新交所的现状感到忧虑,每年IPO的数量停留在25家左右,上市公司总体数量成下降趋势,目前为745家。根据Dollars & Sense 的统计,2017年新加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700亿美金,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15%,尽管2015到2017年处于牛市。
2015-2017年全球前十大证券交易所排行榜
来源:Dollars & Sense
国际章:全球前十大交易所是全球经济增长及实力的缩影,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以上2015年至2017年两国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合及上市公司市值增长速度即可看出。新加坡交易所在过去三年的亚洲交易所排行榜上为第六。
新交所过去的辉煌
2000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相当于证监会)抓住中国改革开放民营企业上市难的商机,将新交所打造成为East & West Gateway-东西方“经济体”之门户,在2003年到2007年期间成为民营中资企业海外上市的全球首选地。短短的五年期间成功吸引了200多家“龙筹股”登录新交所。新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从90年代的不到300家,增至2010年之后的800多家。新交所的成就成为上交所,深交所,甚至港交所和中资投资银行家们学习的样板。
然而好事多磨,随着2008年亚洲金融风暴,不少龙筹股渐渐从西施变成了丑女,财务造假,公司治理,持续经营等方面出现了许多让新加坡投资人“瞠目”的案例,使得新加坡投资人“谈龙色变”。
国际章:2012年之后,赴新交所上市的中资企业大大减少;相反的中资企业退市成为主流,目前在新交所挂牌的中资企业大约120家左右。现在回想起来,龙筹股上市后,法律法规与中国没有接轨,例如根据新加坡证券法判了刑事罪行的中资企业高管,只要其“躲”在大陆,不再入境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没有引渡权,新加坡的股民只能眼睁睁的遭受损失!
新交所今日的优势
在应用科技创新方面,新交所在全球交易所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早在2012年新交所就推出了算法驱动的高频率交易(为衍生品交易而设计),主题指数投资(根据FactSet RBICS统计分类的各种主题指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等),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债券投资等。债券投资方面,新交所目前有3100多只上市债券,来自全球47个国家,覆盖19种货币,总交易额3720亿美元。
做为亚洲的瑞士,目前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资产在新加坡管理;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将成为仅次于瑞士的全球第2大资产管理中心;目前有超过3,000位投资专业人士,4,000个注册基金及20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税收的优惠,政府的高效,法制的健全及政策的稳定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当之无愧的财富管理中心。
国际章:目前新交所每天的成交量为5-8亿新币,即3.6-7.3亿美元,作为亚洲财富管理中心,掌管3万亿美元的资产,如果其中的千分之一参与到新交所的交易,将贡献30亿美元的交易量!还没有考虑其它渠道的资金参与。
新交所发展策略
打造东南亚证券交易中心
越南股市:在去年全球牛市的拼比中,越南股市上涨48%,进入全球前十强。2017年越南吸引外资达近36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520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目前越南正在经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近1亿的人口中,60%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越南有两个证券交易所,一个在胡志明市(2000年成立),另一个在河内(2005年成立)。胡志明指数也就是越南人所称的大盘。2000年指数从100点开始,经过2006,2007年的全球性牛市最高达到1179点,目前在1020点附近。越南共有7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还不到千亿美元,还不如贵州茅台(600519)的市值大。越南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目前仅为30%,中国达到了67%; 且大部分的股票PE在10倍以下,空间巨大。
目前越南处于外汇管制,外资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开户后需要支付现金才能交易,且开户手续繁杂费时。
印度股市:印度孟买股市的SENSEX指数回报29.58%;NSE股市的NIFTY指数回报30.28%,在2017年牛市全球排名第二。目前两家交易所上市公司超过5000家。孟买交易所在2017年已经进入全球十大。
印度人口目前已经接近中国为13亿4千万(中国13亿9千万),过去三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印度的IT,通信,医药(CRO,CMO,CDMO)等行业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小米手机,阿里支付等中国产品及服务在印度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目前外国人直接在印度股市开户手续繁杂,条例众多。
东南亚国家股市发展的特点:语言多样化,法律法规繁杂,政策多变,给透明稳定高效的新交所带来了巨大商机。国际章认为新交所应该改变策略,将重心放到“打造东南亚证券交易中心”上。具体四个步骤:
其一:大力发展存托凭证DR,而非第一上市
与越南,印度孟买,NSE等对中资有吸引力的交易所达成协议,积极促成其指数股企业和符合标准的上市企业来新交所,通过发行DR的方式做二次融资,扩大这些在异地上市企业的投资人种类和融资能力。新交所将DR发行及交易中获得的收入与这些原上市地交易所做50:50分享。这样既保护了原上市地交易所的利益,又为其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新交所为其创造并分享增量,而非与其竞争存量。同时也解决了中资及海外资本对参与这些新兴股市市场上市企业高成长高回报的渴望!
其二:大力发展推广主题指数,ETF等产品
新交所需要解决交易活跃的问题,核心是要有独特和吸引人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不一定非得是“个股证券”,ETF产品即廉价,又享受税务优惠,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已经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追捧。从不到100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发展到目前4万7千亿美元的资产规模,根据Seeking Alpha 的预测,未来五年有可能发展到12万亿的资产规模。基于新交所的科技创新优势,应该大力发展以算法驱动的各种主题指数,包括债券指数,然后将它们EFT化,积极推广给中资和全球投资者。
其三:为吸引中资入市专门提供服务,提升交易量和交易活跃度
从十几年前的吸引中资企业赴新交所上市,到今天的帮助中国资本通过新交所在海外投资,具体针对“其一”东南亚新兴股市上市公司的DR投资,和“其二”各种主题指数的ETF投资,对中国资本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新交所应该在信息披露,交易流程,佣金与结算,税收与资金安全等方面专门针对中资的需求推出服务平台,包括且不限于中文互联网交易平台等。这也与新交所,乃至新加坡的“跨境跨界”服务优势相匹配。
其四:反哺第一上市
以上三点发展策略,必然带动新交所的交易活跃度和全球知名度,最终必将反哺新交所的第一上市业务。
结束语
国际章:外部的环境在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新交所如果要重振往日的辉煌,需要摆脱往日的策略,认识到今天的中资企业上市已经不是问题,如何帮助中国资本,乃至全球资本在东南亚新兴市场有效投资,占据自身一席之地,可谓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