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跌去三个药明康德,毒角兽之殇从何来?
作为今年上市的新经济代表企业,尽管在上市之初披着“工业互联网独角兽”的光环,可工业富联在登陆A股四个月后,还是没能逃脱破发的魔咒。
作者:王婷
来源:远见财讯(yuanjiancaixun)
1工业互联网独角兽终破发 作为今年上市的新经济代表企业,登陆A股4个月后,今天工业富联股价跌破了发行价。10月8日,工业富联股价低开低走,在13.77元的发行价上方几度“挣扎”。下午14时24分左右,公司股价失守13.77元,收盘报13.72元,对应总市值为2702亿元。与上市以来最高价26.36元相比,工业富联当前市值接近“腰斩”。 作为今年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代表,工业富联上市后股价表现一直不尽人意。从6月13日开板后的最高价26.36元,到今天的收盘价13.72元,工业富联在4个月时间里股价下跌48%,对应市值从最高点的近5200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700亿元。以另一家新经济企业药明康德当前900亿元的市值计算,工业富联相当于在4个月时间里跌去了近3个药明康德的市值。 2估值泡沫是致命原因? 对于工业富联的破发,业内人士指出,工业富联上市后的低迷表现,一方面受到A股整体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大家对新经济企业的价值认同出现了分歧。可以预见,此次破发,将让工业富联再度陷入估值是否过高的争议。作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企业鸿海精密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工业富联未来能否用自己的业绩来支撑此前市场的预期? 今年8月13日,工业富联披露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工业富联2018年上半年营收1589.9亿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2.24%。 据统计发现,在工业富联所处的申万电子制造行业板块下,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稳稳占据头把交椅。但若以总资产净利率(ROA)来看,工业富联上半年的总资产净利率仅为3.4%,在同板块59家公司中排名第18位。以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来看,工业富联2.24%的增长率仅排名第31位。 而此前,多家机构在测算工业富联估值时,认为工业富联上市后总市值有望达到6000多亿元。不过,随着工业富联此次股价破发,工业富联的滚动市盈率已经只有16.9倍,此前机构的乐观预测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3反被护城河制约 工业富联承载着富士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的工业互联网梦想,这是很多人看好工业富联的理由。如果鸿海精密、富士康真的能如愿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那么工业富联将成为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 而在成功转型之前,工业富联也依旧是A股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据同花顺电子制造行业分类统计,工业富联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规模比同行业第2名~第20名的同时期营收之和还要大。 在制造业,更大的营收规模意味着更高的市场地位、面对上下游厂商更强的议价能力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工业富联是其中的代表,这是工业富联最强大的护城河。 但对于工业富联来说,这样的护城河却也是制约其估值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在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前,工业富联仍需要大量的员工来支撑起庞大的生产流水线,据工业富联在招股书中的披露,截至2017年底,工业富联共有26.9万名员工,其中75.57%为生产制造人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和工业富联形态最相似的,是作为母公司的鸿海精密和兄弟公司富智康,但是工业富联的市销率却达到鸿海精密的3.3倍左右,是富智康的11.1倍左右,估值明显偏高。 虽然数量庞大的员工可以让工业富联在代工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却没办法让工业富联的股价腾飞。 4次新股票破发魔咒 实际上,除了工业富联以外,在上市满一个月且不足一年的次新股中,目前处于破发状态的个股有21只,占比13%,其中9只为2018年新上市的个股。 数据宝统计显示,163只次新股中已有38只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中新赛克、锐科激光、奥士康、密尔克卫和大业股份5股业绩预增,聚灿光电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首亏。公告显示,聚灿光电预期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品毛利率下降、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利息支出上升等原因所致。 在目前处于破发状态的次新股中,精研科技、华阳集团、蒙娜丽莎和华夏航空均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预告类型分别为预减、预减、略增和略减。由此看来,打新必赚已经成为过去,而独角兽稳赢也不再是投资宝典。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