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郑爽身价打三折,天价片酬时代终结?
娱乐圈天价片酬事件仍在发酵。近两日多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出抵制高价片酬的声明,影视剧制作成本逐渐透明化,至此天价片酬真的会得到整治吗?
作者:VISION
来源:远见财讯(yuanjiancaixun)
3+6联合声明遏制天价片酬
还记得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范冰冰大小合同”事件,如今还在持续发酵中。诟病已久的演员天价问题,如今又有了新的进展。
继4月份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倡议抵制高片酬现象后,8月11日上午,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了《关于一直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
声明中称,优爱腾与六家影视制作公司即日起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限额制度: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而时隔一天之后,8月12日,以华谊兄弟为会长单位,汇集了博纳影视、横店影视、乐视花儿影视、唐德影视等400余家影视企业的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发表了《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倡议》来以表自己的决心。
在11、12日发布的这两份声明内容,全都在号召全行业一同遏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
随着华谊兄弟的加入,目前针对天价片酬发生的影视公司已经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
天价片酬,上市公司也受不了
因为“崔永元举报事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明星的片酬到底有多高?其实不知从何时起,“天价”明星已经成为内容制作领域最大的成本之一,而这也或许是此次多家发布联合声明的原因。
据小编所知,有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拿走的片酬就高达2亿元。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国内演员的片酬甚至已经达到了影视全部成本的50%到80%。
我们再以爱奇艺为例,今年一季度其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达到了39亿元,同比增长54%,在总成本中占比81%;而今年第二季度其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47%,在总成本中占比77%。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天影视业内联合发布的《倡议》中,还表示,今后单个演员电视剧的每集最高片酬都被限定在了100万元,电视剧总片酬限定在5000万元。
当然,这只是这几家联合声明的影视公司在制作电视剧时规定的片酬,如果旗下艺人在拍摄其他公司电视剧时,大可不必按照这个标准收取。
此外,最高5000万元的电视剧总片酬在国内,真的要算的话,只有大约50位一线明星能够拿到,但对于这些明星来说,有广告收入、综艺收入的支撑,且对明星的“片酬”可以以其他形式来兑现,因此短期内降低电视剧片酬,对这些明星艺人们的收入影响并不算大,对于行业来说,影响更可能是微乎其微。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天价片酬直接影响的就是公司的收入。以上述发起声明公司中目前市值最高的华策影视为例,查询其2017年年报可以发现,2017年,公司全网剧首播15部654集,实现全网剧销售收入46.03亿元,对应的营业成本为33.65亿元,单集成本达到了514万元,网剧销售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幅达24.51%。不难看出,多家上市公司声援天价片酬也来自于其自身的经营需要。
(华策影视2017年年报)
而根据腾讯财经的报道指出,杨幂和霍建华在今年5月份刚开机的电视剧中杨幂的片酬已经由原来的报价1个亿降到2700万,而霍建华由原来的1个亿片酬降到了2500万左右。郑爽的片酬也已经由原来的5000万降到了1800万。
股权或房产都能规避限制
出来的这些声明,小编只能说初衷很好,但是要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可是比较骨感的。
现在的影视公司制作电视剧,一般会在开拍前就找到电视台或视频网站等买方,而买方判断是否购买这部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剧中是否有这些自带流量的明星。
当然,实际上,影视公司都不希望演员片酬收得太高,因为过高的制作成本将压缩成本中其他的项目费用以及最终的利润。但是,这些影视公司并未结成联盟,都是竞争关系。
设想一下,如果只有一两家影视公司抵制高片酬,拒绝使用高片酬的明星,而这些明星很有可能就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抢走去拍其他电视剧,而到最后将影响到公司的收益。
在以往,三大视频网站作为买方,正是依据明星选择是否购买电视剧、推高明星片酬的“幕后推手”之一。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采用“视频网站+影视公司”的和拍模式,因此高片酬衍生的高制作成本相当于转嫁到了视频网站,从而让他们有了发声的动力。
例如今年6月底,由杨幂、阮经天主演的《扶摇》在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首播,这部电视剧是由柠萌影业和腾讯旗下的企鹅影视合拍,而今天这二者就联起手来共同抵制高片酬。
但前面咱们也说过,这个联合声明其实并不能产生什么效应,即使是由行业部分公司联合发起抵制,这个举措也不一定能长久落实。此外影视公司给明星的报酬不一定是片酬,还可以是股权、房产等同价值物品,如果未来抵制高片酬发展成为了行政手段,影视公司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规避。
在业内看来,只有建立稳定的造星机制,畅通造星渠道,让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这个行业,才能让影视行业的供需更加平衡。明星片酬虽高,但根本上还是市场行为,就应该用市场手段把片酬降下来。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