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低位入股灿星文化,阿里、腾讯再度上演泛娱乐布局战!

2018-07-31 18:33:34
野马财经
关注
2018-07-31

吸引AT巨头为其“背书”的灿星文化是何方神圣?阿里、腾讯此次投资是“默契”还是“撞车”?


野马财经 邹婧 


7月30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公开消息称,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创投”)和西藏齐鸣音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鸣音乐”)通过增资认购正在IPO途中的灿星文化股。两者分别投资2亿元、1.6亿元,获得对应1.17%和0.94%的股权进而分别成为灿星文化第七和第九大股东。 


blob.png

blob.png

 

来源:上海监管局公告截图

 

作为老牌娱乐节目制作公司,灿星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爆款节目,如《中国好声音》、《蒙面唱将》《中国好歌曲》等。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中国好声音》卷入版权之争停播。与此同时,随着网综、直播逐渐占据人们的注意力,灿星文化开始在新一轮洗牌中谋求转型。

 

2018年,灿星文化承制网综《这就是街舞!》获良好口碑,卸下版权之负的《中国好声音》也于今年回归热度犹在。

 

除此之外,灿星文化还涉猎艺人经纪直播联盟、音乐小镇文化地产等领域,并有意加入偶像养成类节目、影视剧产业。这一系列举动被业内人士视为灿星文化深化内容生产产业链的集中体现。

 

天眼查显示,新投资者阿里巴巴创投的法人及实控人为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现任CEO张勇。另一位投资者齐鸣音乐成立于2018年2月,两大股东胡敏和杨奇虎对半持股,且两人目前分别担任腾讯音乐CFO和腾讯音乐总经理。

 

很明显,此次增资入股阿里巴巴创投作为阿里的关联公司、齐鸣音乐作为腾讯的关联公司同时入场

 

被两大巨头同时相中后,灿星此次IPO能否实现华丽转身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IPO非坦途 历经数次股权变动

 

灿星文化的背景可谓“坚实”。不仅董事会和高管层中多人出身上海文广,其股东中也有上海市国资委的身影。

 

早在2014年辉煌时期,灿星曾筹划跟随当时的母公司星空传媒赴港上市,后来由于母公司结构调整,上市计划付之东流,不过灿星文化没有就此放弃。

 

2016年4月,灿星文化凭借良好业绩获得浙富控股(002266.SZ)3亿元增资。彼时,灿星文化估值为50亿元。同年9月,灿星加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2017年12月,灿星完成首轮融资,估值强势翻4倍,为210亿元人民币。2018年2月,灿星文化终于正式开启IPO辅导,旨在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此次IPO并不顺利。短短5个月内,灿星文化发生了3次股权变动,知名私募基金汉富资本、知名创投机构朗玛峰创投旗下的朗玛永安及多个投资企业由此进入公司pre-IPO地带。

 

频繁的股权变更,导致灿星至今仍未递交验收报告,预计将推迟其上市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股权变动灿星经历重大人事变动。2018年3月,公司实控人田明接替“传媒教父”黎瑞刚出任公司董事长,爆款节目《中国达人秀》的核心制作人金磊、陈永进入董事会。虽然外界对于灿星此番人事变动持温和态度,但是由于当前综艺界已形成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足鼎立格局,同时由于灿星的业绩迟迟未公开,外界质疑灿星此次IPO可能最终失败。

 

6月份阿里腾讯同时增资认购灿星股权,或给灿星IPO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AT齐入场 泛娱乐布局战升级

 

根据阿里和腾讯此次增资认购股权的交易价格,目前灿星估值为170亿元,较2017年末下降20%。

 

两家巨头同时选择在估值低位投资灿星文化,突出了其对灿星未来业绩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此次投资恐怕非单纯财务投资,而是两大巨头在泛娱乐领域的进一步布局,也让人嗅到了竞争的硝烟。

 

腾讯先人一步,于2012年成立IEG互动娱乐事业群,后逐渐完善形成以腾讯游戏、腾讯文学(核心阅文集团)、腾讯电影(腾讯影业,企鹅影业,B站,斗鱼直播等)、腾讯动漫等四大业务为依托的泛娱乐版图

 

阿里自2013年开始,通过自建与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拼图大文娱板块,并于2016年6月宣布全面整合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与数字娱乐事业部等业务,成立阿里大文娱集团。

 

两大巨头的泛娱乐业务高度重合自然免不了相互较量。

 

腾讯以IP为核心,不断向下游的内容行业拓展,良好的规划策略使其拥有变现优势相比之下,阿里注重内容分发,其大文娱版图大多通过收购整合聚集

 

然而,阿里大文娱产业的发展称不上状况良好。

 

在阿里大文娱集团不断进行高管人事变动及组织调整的背景下,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8年财报,2018财年阿里数字传媒与娱乐部分实现收入195.64亿元,占总收入的9%,但其EBITDA(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继去年巨亏后惊曝亏损83.05亿元。


另外,截至2018年3月末,单独上市的阿里影业(01060.HK)在过去的十五个月内也产生了高达17.59亿元亏损。

 

blob.png

 

来源:阿里影业年报截图

 

相比之下,腾讯的两大业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的收入增长来源主要是手游、视频流媒体及直播等泛娱乐板块,并且均实现盈利。

 

blob.png 

来源:腾讯年报截图

 

这些年来,阿里和腾讯在泛娱乐板块你追我赶、加紧布局,尤其是今年3月腾讯频繁投资文娱产业引人注目。此次双方共下一城,是看重灿星文化的高制作水平,另外也可以借股权利益捆绑深化与其在音乐、视频等多领域的合作。

 

表面上,灿星文化让阿里、腾讯两大巨头再度站在了一起,极其罕见。但从两者发展泛娱乐板块的不同路径来看,此次投资的出发点依然是竞争,未来势必更加激烈的AT泛娱乐布局战值得期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3329文章
·
0评论
·
106粉丝
野马财经——穿透资本迷雾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