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常态化 挺过镇痛曙光在前头

2018-06-28 18:29:50
千亿CLUB
关注
2018-06-28

欢迎关注千亿CLUB(yi1000club)!

自上周开始,在各种利空的打击下,从特朗普宣布中美贸易战7月6日正式开始,到美联储增加加息频次,到A股的“强监管,去杠杆”如日中天,抛售情绪得到了无情地宣泄,千股跌停再度重现。6月19日上周二,上证综指以最终收报2907.82点,较前一交易日跌114.08点,跌幅为3.78%。深证成指收报9414.76点,跌528.37点,跌幅达5.31%,创业板指数跌5.76%至1547.15点。中小板指数跌4.82%,以6488.90点收盘。沪深两市出现千股跌停,仅107只交易品种收涨,3255只交易品种下跌。

A股股市一大奇观就是每当股市下跌,IPO就成为市场的众矢之的。据搜狐网6月19日报道,两市收盘千股跌停后,坊间疯传证监会召开临时会议,决定从2018年6月20日暂停新股IPO,引起市场恐慌。幸好监管层立刻出来辟谣:网传“IPO暂停消息”为假,这一行为严重干扰市场正常传播秩序,编造虚假消息,应严肃处理”。
国际章关注到,这几天媒体声浪依然不断,针对暂停新股发行是否为“止跌”的必要措施之一,开始了多方博弈。然而纵观近代A股股市,IPO似乎是一种博弈的筹码,经历了“N”暂停“N”重启的漩涡,背负了干预资本市场的骂名。就在A股股市一步一步的与国际接轨:沪深港通成为常态,A股本月正式纳入MSCI Emerging Market 指数,CDR的开通,沪伦通正在推出等,呼吁证监会急踩IPO撒车的“监管调控”早应该从A股股市退出历史的舞台。国际章的以下三点观察可以证明IPO不是“祸水”:

1

2018年上半年IPO发行市盈率开始下降,

A股IPO不再稀缺

截至到6月22日,2018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63只。然而国际章发现,19%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在20倍以下,下表为IPO发行市盈率19倍以下10家企业的信息。

2018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低于19倍企业一览表

众所周知,A股投资人“打新”争抢认购IPO曾经是多么的火爆,不少IPO企业超额募集资金五,六倍,而海外成熟资本市场超额募集一般在20-30%之间。因此从2015年IPO重新开闸以来,新股发行数量一般不得超过25%,发行市盈率一般不得超过23倍,监管部门就是为了避免IPO企业大量“圈钱”。尽管如此,A股IPO不用“挨家上门”路演(除网上路演外),投行只需要把材料做好,顺利过会;财关只需要管控好媒体舆论,因为“稀缺”,IPO这类金融工具,在A股完全不需要做发行的Marketing!

国际章惊讶的发现,以上现象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居然有19%的IPO发行市盈率在20倍以内。国际章戴上“放大镜”就其中发行市盈率低于19倍的IPO企业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三个有趣的想象:一,这些发行市盈率低于19倍的IPO比其同行市盈率主动打折不少;二,分散在电子元件,金融,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三,上市后迄今股价表现层次不齐,有的已经跌破发行价,大部分与发行价持平。

国际章:A股IPO发行市盈率开始自动“下调”。随着A股接近4000家,供需持平,最终走向成熟资本市场,供大于需的时代必然会到来;A股IPO发行不需要Marketing的时代即将结束,那么IPO怎么会是股市“止跌”的“调剂药”呢?

1

排队堰塞湖现象已消除,

2018年上半年IPO发行数量却同比下降74%,

IPO资源不再稀缺

近期的德勤中国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内地新股发行速度大幅降低,共有63只新股融资93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则有246只新股融资1255亿元。新股数量同比下降74%,融资额同比下降26%。

国际章进一步研究发现,截至6月25日,A股仅有307家企业在正式挂网申报IPO等待中,比2017年同期的519家,下降了41%; 与4月28日时的298家企业数量基本持平。见下图:

国际章:发行企业数量及在排队企业数量双双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IPO排队企业数量锐减的背后,是一波“撤回潮”。一季度有108家拟IPO企业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创下史上单季度撤回数量最多纪录。其中,仅3月30日当天撤材料38家,创单日撤材料之最,而2016年全年IPO撤回的企业仅为90家。这意味着A股IPO长期难以解决的堰塞湖现象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加之上半年IPO累计融资额931亿,比起五万多亿的A股资本市场,其影响微不足道,暂停IPO又怎么能成为股市“止跌”的“调剂药”呢?

1

A股上市公司不再稀缺:

马太效应明显,

日均成交额2000万以下的A股占比75%

据天风证券的报告显示,截止6月中,A股的成交额已经进一步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25%左右的头部上市公司贡献了75%左右的交易额。【请同时参考千亿原创文章《千只A股日均成交额不足2000万,A股全员“高流动性时代”已过》。券商中国2017年12月13日统计,当日沪深两市全天有33只股票成交额不足500万,336只股票成交额不足1000万,978只股票成交额不足2000万,占2017年A股存续交易记录3467只股的28%!看来A股的流动性回落已经悄然来临!

市值50亿以下,日均成交额2000万的A股数量正在进一步增加,从去年12月份的978家,增加到今年6月份的1500家左右。

国际章:市值即“盘子”的大小与成交活跃度乃至估值基本成“正比”,即交易量不活跃的上市企业,估值也会受到影响逐渐下降,最终成为“小市值”股;而“小市值”股更加没有专业的分析师,专业机构来评估,交易量逐渐枯竭,估值将大大打折。这就是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面临的普遍现象,估值与交易量乃至市值成正比。A股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随着上市公司的数量接近4000家,交易量和市值开始分化,加之汇深港通,A股投资人“走出去”,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将IPO作为股市“止跌”的调剂药已经过时了!A股IPO常态化,曙光在前头!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千亿CLUB
137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