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义:中资银行未来应提升海外服务整合能力

2016-06-14 10:23:32
中国电子银行网
关注
2016-06-14

刘信义谈到,浦发银行现有离岸业务、海外分行业务加起来2000多亿的规模,占到总资产不到5%。从资产结构来讲,从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来讲还远远不够。中资银行服务走出去的客户,未来可能会转向提升海外服务综合、整合能力。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的“2016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论坛将组织七场全体大会及三场夜话:大会主题包含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宏观政策协调、中英金融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保险业改革新起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等;三场浦江夜话则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议题展开。中国电子银行网将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
发银行行长刘信义


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出席13日举办的“全体大会六:开创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新局面”时表示,未来“十三五”期间,银行业将会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海外的网点布局。刘信义谈到,浦发银行现有离岸业务、海外分行业务加起来2000多亿的规模,占到总资产不到5%。从资产结构来讲,从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来讲还远远不够。中资银行服务走出去的客户,未来可能会转向提升海外服务综合、整合能力。


以下为刘信义发言全文实录:


谢谢主持人。应该说浦发银行到去年是5万亿的资产规模,大概500亿的利润。今年7、8月份我们的拉萨分行可能会正式开业。这样我们在国内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网点,覆盖地级以上的城市160多个。对外开放、国际化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角度展开回顾看,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外开放、走出去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讲?早期的银行业开放主要是以引进来为主,包括引进境外的战略投资者,也包括吸引外资银行在华设立投资机构等等,体现“我中有你”。而“十二五”期间我们的银行业开放是以走出去为主,主要是我们推进在境外的机构布局。我们在境外的并购和参股海外的金融机构,用这种方式开拓海外的市场——体现的是“你中有我”,这个特点比较明显。


面向未来“十三五”期间,银行业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海外的网点布局。我们现在有离岸业务,还有海外分行加起来是2000多亿的规模,占到总资产5%不到一点。这从资产结构来讲,还有从我们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来讲,远远不够。因为各位都知道,我们已经从资本输入大国转变到了一个资本输出大国。所以说我们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应该和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相匹配。


现在企业走出去对外开放、走出去投资,也从以往获取资源为主,现在逐渐转向了以获取技术、提升全球竞争力为主。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服务于我们走出去的客户,未来可能会转向提升海外服务综合、整合能力。为什么?我们走出去的客户需要不仅仅是一个融资问题,更需要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要么整合银行集团内的资源来为他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要么我们有能力和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方案。


浦发银行在“十二五”以前,主要也是引进来。我们在2002年引进了花旗作为我们的战略投资者,也是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引进了资本、管理、技术和人才。然后到了“十二五”时候,2011年我们在香港设立分行,到现在正好是5周年,资产一千多亿港币。2015年又设立了香港的浦银国际投行。现在我们有伦敦代表处,今年新加坡分行应该也会开业,争取伦敦分行明年开业,这些都已经获得了银监会的批准,并且银监会也批准了我们在卢森堡设立子行或者分行。


在业务方面其实我们现在除了海外分行以外还有离岸金融、自贸区分行,这些都是国际业务平台。2015年底“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我们和金融机构,包括和金砖银行、亚投行等等合作,现在储备的项目大概有280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应该超过2万亿,融资需要大概在4000亿左右,这些都是我们对外开放做出的业务储备。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作者:汪晨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授权野马财经发表,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中国电子银行网
146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中国电子银行网是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70家商业银行创建的电子银行领域垂直门户网站、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