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大跌,这些公司大股东正跑步入场“买买买”

2018-06-21 17:51:54
野马财经
关注
2018-06-21

市场的底部,往往是“买出来”的。


野马财经 徐悦邦


市场的底部,往往是“买出来”的。


正文: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是沃伦·巴菲特的传世名言。近期,这句话又一次在A股市场上重演着相似的剧情。

 

621日,上证综指下挫,收跌1.37%,距离前期低点2871.35仅“一步之遥”;深成指与创业板指数均跌逾2%。两市共计115家股票跌停。就在两天前,619日,A股再现千股跌停。当股民们还在“天台”上排队时,一则关于多家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的消息,令他们为之一振。股民们纷纷又将“天台”让给了更需要它的人。

 

“一支穿云箭,全军万马来相见”,增持便是“接头”的信号。

 

这预示着,产业资本入场了。

 

620日晚间,泛海控股(000046.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已完成2018年第一期增持计划——增持2亿元。同时,中国泛海还披露了2018年第二期增持计划,将于620-1231日增持1-10亿元;公司部分董监高拟合计增持1-2亿元。说买就买,中国泛海已于当日增持200.84万股。

 

据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不完全统计,20日晚间,四川路桥(600039.SH)、同方股份(600100.SH)、唐山港(601000.SH)、生物股份(600201.SH)等18家沪市上市公司,泛海控股(000046.SZ)、海格通信(002465.SZ)、吉林敖东(000623.SZ)、豫金刚石(300064.SZ)、深圳惠程(002168.SZ)等24家深市上市公司,共计42家上市公司已于20日增持或抛出后续增持自家股票的计划。619-20日,已有近8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增持或给出后续增持自家股票的承诺。

 

在市场面临下行风险之际,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掏出“真金白银”增持自家股票,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愿景的肯定。

 

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公司的情况了。

 

此外,20日晚间,鹏博士(600804.SH)、隆鑫通用(603766.SH)、赢合科技(300457.SZ)、德展健康(000813.SZ)、恒宝股份(002104.SZ)、天音控股(000829.SZ)、八菱科技(002592.SZ)等7家上市公司,抛出了股份回购计划。“看好”的信号,正在逐渐闪烁。

 

有趣的是,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选择“浪子回头”。20日晚间,步森股份(002569.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步森集团减持计划届满到期,减持期内步森集团未卖出公司股票。截至621日,步森集团仍然持有步森股份(002569.SZ500.02万股,持股占比3.57%,并未发生变化。

 

虽然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已经用增持行动,告诉大家“不要怂”。但是,市场上依然有忧虑的声音,这源于对A股将往何处的不确定。

 

619日,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明利在研报中分析到:“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市场每次重要底部都是在极度恐慌的情绪中诞生,例如2013年的1849 点、2016年的2638点等,这是多种负面情绪共振的结果。而目前市场与历史上几次底部有很多相似处:上证综指市盈率已经接近20162月的低位;而中小创估值已经突破2016年低点,估值泡沫出清相当充分。同时截止今日全市场共216只股票破净,与前几轮市场底部破净个股数量接近。”

 

虽说上证、中小创股票估值在短期内不能决定股市的“潮涨潮落”,但若拉长时间的维度,股市的估值能大致反映市场的安全和风险程度。

 

“在当前时点应选择冷静应对,无须过度恐慌。而由于后续政策调控潜在的灵活性以及经济增长的韧性仍然存在,随着政策微调方向的逐步清晰以及中报披露期对企业盈利增速的确认,市场有望迎来回暖的窗口。”王明利在该研报中指出。

 

市场的底部,往往是“买出来”的。产业资本密集发出的入场信号,又能否形成市场情绪的共振呢?让我们交给时间来检验。

 

历史告诉我们,底部往往伴随着多数人的恐慌,与少数人的清醒。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3341文章
·
0评论
·
106粉丝
野马财经——穿透资本迷雾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