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成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连接点,两岸大佬出招解决痛点

2018-06-07 11:33:39
张楠
关注
2018-06-07

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学院院长赖智明看来,人才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金融科技湾区的重要因素,“打造一个“创新试验田”和一个“人才孵化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行业的长远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作为湾区发展引擎的金融科技潜力几何? 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建设66日,腾讯联合香港科技园公司在港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近300位政产学研人士出席,以“共建世界级金融科技湾区”为主题,聚焦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 

 image.pn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和创新科技是本届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它们对香港未来发展都是举足轻重。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当中,香港有独特优势,特殊特区政府很愿意扮演促成者推广者的角色

 

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学院院长赖智明看来,人才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金融科技湾区的重要因素,“打造一个“创新试验田”和一个“人才孵化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行业的长远发展。

 

错位协同发展是关键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对标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吸引了全球目光。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活跃的创新环境、成熟的资本市场何完备的产业体系,有条件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金融合作是推动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下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而金融科技可以有效地消除地域之间资金流通的障碍,同时保证资金安全。

 

林郑月娥在其首份市政报告中多次提及金融科技,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开拓金融科技的理想地点,其业务现已涵盖区块链、移动支付、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程式交易等应用研发。并吸引了相当多投资。在过去三年间,投资在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累计的款额已达九亿四千万美元,差不多是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总和。

 

image.png


未来如何兼顾各区优势,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内部竞争则成了关键考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认为“三地需保持开放姿态,取长补短”,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何晓军则表示“根据粤港澳的发展历史和经济、文化特点。未来,深圳更有可能成为创新中心;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流通中心;而澳门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进行投融资合作。没有必要和中国内部进行竞争,应该盯着像东京湾区等地的发展

 

聚拢人才,助推互联互通

 

此次论坛,腾讯宣布正式成立腾讯金融学院(香港)与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赖智明称“将搭建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平台两大体系,聚焦金融科技行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交流,从而助力大湾区金融科技长远发展”。

 

作为腾讯金融学院在香港的分院,腾讯金融学院(香港)将通过与政府、行业及高校的合作,连接传统金融与前沿科技,连接腾讯与金融科技同业,连接香港与内地金融科技合作。具体举措包括:整合和共享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在内的各方资源、打造培育香港金融与科技跨界人才的开放式平台、与香港高校合作联合筹办金融科技系列课程,为香港大学生提供金融科技方面的培训、竞赛和实习,帮助更多金融科技从业者提升内功。

 

此外,依托大湾区创新实验室,腾讯希望打造一个金融科技创新技术研发试验田、产业孵化器,推动区块链、金融大数据、AI、金融云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输出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力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大湾区创新实验室还将承接香港金融科技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帮助培养金融科技青年人才,将一些创新应用放入实验室,比如虚拟银行、智慧银行、区块链应用等等,形成湾区内金融科技产业新优势,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并助力香港在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

 

科技赋能金融,解决湾区发展痛点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喻华丽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金融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新机遇。

 

一直以来,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没有完全打开香港市场。香港的居民想在内地使用移动支付也非常麻烦,不仅需要一个内地的手机号还要国内的地址证明。这意味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金融科技承担了很多基础设施工作,并在这一块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赖智明在会上表示“金融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金融科技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概念,而是大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通过打通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实现一个有粤港澳特色的世界级大湾区。” 在中国数字经济步入自主创新阶段时,一方面是国家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创新要素在重点区域的积聚,提升创新的对外辐射能力。另一方面是三地政府积极配合,推出系列针对性政策。


image.png

 

针对跨境人才的签证问题,特区政府推出了适用于科学园和数码港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方面,金管局正在推出FPS和引入虚拟银行;在跨境合作方面,HKMA与深圳金融发展开发处正在合作探索分散式账本技术。

 

作为龙头企业,腾讯通过微信香港钱包进行场景落地和业务扩展针对港汇款难、耗时长等问题,推出了基于微信香港钱包的We Remit实施跨境汇款服务。

 

除了普及移动支付,腾讯E证通的落地也将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赖智明认为湾区内普及移动支付是“共建世界级金融科技湾区”的第一步,通过微信香港钱包、乘车码、We Remit等产品的场景落地,腾讯将把自身积累多年的移动支付能力与香港、澳门区域优势更好地融合,惠及粤港澳大湾区所有的用户。

 

而腾讯E证通将在监管各方支持下,优先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虚拟多证合一,可以满足粤港澳居民使用统一数字身份享受多种服务的需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互联互通。赖智明提到,“E证通的愿景就是实现湾区居民的跨境数字身份互认,包括实现便捷扫码通关,未来只凭一部手机就可以自由往来粤港澳三地。”未来,腾讯还将基于E证通的身份认证能力,在大湾区内提供跨境远程开户、扫码购票、寄快递等一系列服务。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张楠
262文章
·
0评论
·
3粉丝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