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因患病未能亮相博鳌,伊利这场“谣言”风波能否就此平息?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大概是最近这起“掌门人风波”的真实写照
4月8日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第一天,大佬的动向总是格外引人关注。
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嘉宾名单中的伊利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并没有如约亮相。
其实,细心的朋友在4月7日晚就发现,在亚洲博鳌论坛官网提供的会议日程里,潘刚已经不在最新的嘉宾名单中,其原本计划参与电视辩论环节。
4月8日凌晨,伊利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前一段时间,潘刚董事长受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邀请,计划出席2018年年会并参加重要活动。
不过,因为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近日身体仍在治疗恢复中,已与主办方进行沟通,无法出席此次活动。
原本外界认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这种重量级的活动,是伊利和潘刚击退谣言的最好方式。但显然,潘刚和伊利需要其他出场方式了。
舆论漩涡中的伊利和潘刚
3月26日,因为自媒体“爆料”潘刚滞留海外近半年,被带走协查等信息,“潘刚去哪儿”引起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3月27日,面对“董事长被带走”的谣言,伊利方面曾回应称,潘刚近期将公开露面出席活动,届时“谣言将不攻自破”。
随后,伊利发布公告称,市场传言均为谣言并已报警。
4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官方微信公号文章发布的最新日程里,潘刚名列其中。
4月4日深夜,伊利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伊利集团召开了一场重要讨论。潘刚与集团的中高层领导共同审议通过了2017年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报告,并对2018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
这篇推文也没有配图,从内容来看,并未说明会议的主要开展形式。此前,伊利高层就对媒体称“我们一直在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正常业务沟通”。
4月5日,《新京报》旗下垂直新媒体平台“绿松鼠”对话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
张剑秋透露,目前已先后有6名涉案嫌疑人被警方控制。并称根据嫌疑人的交代,“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有策划、分工明确的网络谣言案”,有一只幕后黑手花钱雇佣一批网络写手,以网络文章小说故事等形式对伊利及主要领导进行造谣诽谤,给企业经营发展和广大股民及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同时,张剑秋表示,关于伊利近期的这一系列谣言与伊利集团一位前高管“脱不了干系”,并且明确指出该前高管是“郑俊怀,伊利前董事长”,并称“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截图为新京报《新食品》周刊旗下垂直新媒体平台“绿松鼠”对话张剑秋
作为伊利的前后两任董事长,郑俊怀和潘刚的名字其实经常会被媒体提到,不过,这还是伊利第一次就谣言事件“点名”这位前董事长。
“国企二代”潘刚和“伊利创始人”郑俊怀
潘刚和郑俊怀,一个是少年挂帅的“国企二代”,一个是被称为“中国乳业教父”的老企业家。
而他们的荣辱几乎都跟伊利这家内蒙古的上市企业绕不开关系。
潘刚1970年在内蒙古出生,是锡林郭勒盟人。1992年大学一毕业,他就进入了伊利集团工作。从化验员到实验室主任再到最年轻的总裁,深受当时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的赏识。
2004年,伊利曝发“独董事件”,郑俊怀和伊利独董俞伯伟之间的矛盾爆发。
伊利三位独立董事俞伯伟、郭晓川和王斌质疑,在没有经过董事会合理授权的情况下,伊利股份(600887.SH)分数次投入了总计近3亿元的巨额资金买卖国债,而且买入时没有及时进行公告。
紧接着,2004年末,伊利集团七位高管被检察机关集体带走。2005年1月5日,郑俊怀被正式逮捕。
当时伊利股价一跌再跌,35岁的潘刚面对伊利此时复杂的局面,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兼总裁。
因涉嫌挪用公款,郑俊怀2009年才得以出狱,根据规定,他刑满5年内没有公司高管任职资格。
市场上的吃瓜群众们再次关注到郑俊怀是在2013年,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一家叫做隆瑞食品的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红星集团与其公司法人、总经理郑强和实际经营管理负责人郑俊怀侵害股东知情权。
“红星”是国内最早的奶粉品牌之一,之前的红星乳业法人代表、总经理正是郑俊怀的老部下秦和平。
而隆瑞食品也是由秦和平等人于2008年创立,是红星集团第一大股东。
2011年,一封题目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万言举报信”,又打破了市场的平静。这封举报信中提及,潘刚的亲属成立公司,和伊利搞利益输送;还称郑俊怀入狱另有内情,背后之手的目的是掌控伊利股权。
不过,伊利对此声明“纯属捏造并已经报案”,并对外发布了《伊利人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
这起“谣言风波”背后,同样牵扯到媒体人。
据法院判决,原《内蒙古商报》社长李希晓因故意编造、传播对证券交易有影响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后果,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而最近这段时间围绕伊利董事长潘刚的风波,伊利方面指称前任董事长牵涉其中,同样引发了外界关注。
面对伊利高管的“点名”,截至到目前为止,郑俊怀当前所在公司红星乳业并未发表任何言论。
作为亚洲第一乳企,伊利市值约1600多亿元人民币,年营收超过600亿元,而作为公司第三大股东的潘刚目前持有的股份市值也早就超过了60亿元。
这次的“谣言风波”牵出伊利的前后两位董事长,会是下一轮争端的序曲吗?
@吃瓜群众,这波关于伊利的“谣言”会不会因此退散?侦探君和你们一样好奇。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