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前瞻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传递的九大金融保险信号
历史会否重演,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也不会任意重演,只有那些不善于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的人才会重蹈覆辙。近日,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在京召开,畅谈“新时代的中国”,对话近百位来自能源矿产、金融保险、航空航天、信息通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消费品和咨询服务等十多个产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董事长、CEO,共谋发展。其中,来自金融保险相关领域的监管大员及企业界大佬十八位,他们对新时代的中国金融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何洞见?《今日保险》以公
央行行长易纲

金融业应当遵循
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原则
要扩大金融业开放,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金融业改革开放要遵循三原则三规律。

一、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业,应当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原则;
二、要以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三、开放要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重,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要与金融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一、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推进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三、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取缔非法金融活动”等举措,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银保监副主席王兆星 银行和保险机构 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 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保险和银行机构的监管,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利于充分利用银行和保险的资金进行更加合理的组合,为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融资提供资金。 但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良好的风险管控和内控体系,要求和鼓励银行、保险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银保监副主席黄洪 商业保险应成为 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主要“提供人” 养老机制第一支柱是政府,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仅靠一二支柱是不行的,还要发展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应成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主要“提供人”,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 发挥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作用,应该率先发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中国政府已决定推出个人税延型的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这项政策国务院已经通过,实施方案正在“走流程”。 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 金控企业乱象丛生主要 因为个别企业借助金融淘金、滥用杠杆 只要监管到位,金控集团的风险可以大大规避,而过去一段时间里,金控企业乱象丛生主要是因为个别企业借助金融淘金,滥用杠杆。 防范金融控股集团风险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清理不规范的金控公司,禁止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关联交易进行金融扩张; 二、要严格审查金融控股集团的股东背景,设置更高的专业素质门槛; 三、尽快出台金控机构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金控的法律地位; 四、在现行体制下,不宜快速放开对金控的准入,建议选择管理与经营情况好的金控集团进行试点,逐步推进经营的综合化; 五、支持金控集团推行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有条件的金控集团可以整体上市,支持金控集团补充资本金,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金控集团开展并购和资产重组。 安联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利弗·贝特 防控金融风险 应提升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素养 目前最为外界担心的是金融过度自由化,金融机构在盈利方面有足够的信息披露,但在风险方面则所言不多。传统金融行业之外的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风险同样值得注意。 而防控金融风险应提升金融素养,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这两方面素养均需要提高,奥利弗·贝特给出三条建议: 一、在金融机构方面,要加强产品设计的透明度、安全度; 二、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监管部门素养,增强识别和预防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投资者的风险防控教育,提升全体金融从业者的风险防范能力。 泰康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 中国养老产业风口来临 目前发展养老产业的背景是:中国经济上半场结束,下半场开始。需要发展娱、教、医、养,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来临,中产阶级兴起,这个问题变得更加迫切,行业存在“风口”,应把握好机会。 友邦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黄经辉 寿险是“一带一路” 新兴市场的资产基石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的亚洲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寿险资产是本土资本市场的基石。发展本地债券市场需要本地投资者投资于本地资产,寿险公司也能更好为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要进一步深化本土债券市场,目前基础项目的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的期限比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要短。基础设施、债券和其他项目相关证券应该被列为独立资产类别,建议监管机构将这类资产作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进行监管。 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麦克·威尔斯 “一带一路” 项目的融资 契合寿险公司投资需求 “一带一路”项目能联系全球60多个国家、创造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其经济意义非同小可。“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而保险资金也属于长期资金,在资金融通上险资与“一带一路”项目更为契合。保险机构能在银行之外,为“一带一路”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瑞再集团首席执行官缪汶乐 保险行业 可在能源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已经奠定了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但绿色能源的未来仍充满挑战。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需要加强储能、电网基础设施和能源现货市场的发展,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增长。 保险行业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为项目各个阶段(从规划、最终实施到运营)涉及的风险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持续增长。而持续的保险计划可以为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高效、全面和严密的风险防范。 因此,培养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新型保险产品,将会进一步推动相关投资决策,这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增长和创新来说至关重要。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