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国美,被遗忘的黄光裕
黄光裕刑期过半,按照法律,可以通过假释等方法走出监狱。只不过,就算能够卸下镣铐,失去的七年能够弥补么?
很多人对国美的印象,大都来自黄光裕,而对黄光裕的印象,大都停留在2008。那年,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感受到冰火两重的巨大落差,黄光裕也体验了从中国首富到阶下囚的断崖式下跌。
08年三月,国美成为三联商社控股股东,在零售业版图再下一城,黄光裕本人也继2004、2005之后,三度登顶胡润百富榜,上演“帽子戏法”。然而,同年11月,黄却因商业犯罪招致牢狱之灾,锒铛入狱。
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黄入狱之初,许多人都表达了对国美的担忧。有过多年与获罪企业家打交道经历的律师赵志友表示:“企业家一旦卷入刑事案件,即便只是吸毒、交通肇事这类与企业没有任何关联的犯罪行为,通常也就是企业噩梦的开始。”
从南德集团董事长牟其中,到德隆系唐万新、唐万里兄弟;从福禧投资总裁张荣坤,到斯威特系创始人严晓群,富豪落马,多数有着一个共性:自身获罪之后,企业经营随之转向,慢慢经营也出现极大问题,甚至骤然倒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掌门人入狱后,企业通常会面临三大难题。第一,核心人物难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既定发展路线受到影响;第二,企业内部出现权力真空,自相残杀可能拖垮企业;第三,企业信誉受企业家个人信誉影响,市场口碑下降甚至崩塌。
至于国美,三个问题都遇到了,但却挺过来了。应该说,这称得上我国经济史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首先,考虑到国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同意黄在押期间,在全程录像等监督机制下签署国美公司的文件;其次,2011年,董事会主席陈晓领衔的高层管理团队,向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发难,虽然持有公司股权不足2%,但他们背后是财务投资者贝恩资本的支持,至于结果,已然尘埃落定;最后,关于黄的入狱是否拖累国美形象问题,陈晓曾表示:“受前主席黄光裕被捕影响,企业资金短缺、关系紧张、形象受损。”
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特别是案发之初的一段日子,但肯定不是致命的,毕竟国美,一直都在。
三个女人,一个国美,两个时代
国美一直都在,离不开三个女人的努力——妻子杜鹃、大妹黄秀虹、二妹黄燕虹(当然,其母曾婵贞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国美应该可以算一个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自然免不了夫妻反目,兄弟结仇之类的狗血桥段,黄光裕大妹与前夫的婚姻、二妹及其丈夫的“出走”,就有些内斗的味道。但毕竟血浓于水,随着黄的入狱,三个女人在维系国美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国美姓“黄”这一问题上,站到了一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她们在与职业经理人陈晓及其背后贝恩资本的博弈中赢得了胜利,另一方面,她们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帮助国美走出了黄入狱的阴影,并取得了一些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2008年至今,近七年过去了,国美也在向前走着,只是相对于苏宁以及后来者京东,显得有点缓慢。而且,国美最大的敌人早已不是苏宁,更不是京东,而是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
作为昔日中国家电零售业霸主,国美,在其灵魂人物黄光裕缺席的七年里,目睹了阿里巴巴的横空出世,目睹了京东的迅速崛起,也目睹了老对手苏宁的激进转型,自己却依旧在“深耕”线下那块自留地。尽管业绩尚未遭遇断崖式下滑,但未来的路却似乎越走越窄。
国美,似乎与时代有些脱节,当然,这并不是说她们不够好,只是野性十足的黄光裕,或许更适合互联网时代。
孤独的国美,被遗忘的黄光裕
面对姗姗来迟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近两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改造标兵”黄光裕应当有些哭笑不得。当年大玩金融游戏而触碰法律红线,是其入狱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在今天,却有可能成就一个金融大鳄,而不是在“里面”摆弄着并不十分灵敏的遥控器。
2014年9月,国美金控成立,一年,即获得第三方支付等牌照,并开展了小贷、租赁、保理多项金融业务。今年9月,国美金控宣布与恒丰银行、先锋金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宣告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
身陷囹圄尚能有如此动作,足见黄在这个时代的如鱼得水,但一个戴着镣铐的黄光裕,想要和马云、马化腾们平起平坐、谈笑风生,未免有些天方夜谭。
对此,黄光裕旧将,现国美电器CFO方巍表示:“国美并不简单追求互联网化,是一家以供应链为核心价值的全零售公司。”
的确,互联网时代,电商时代,渠道固然重要,但产品依旧是核心。不过关键问题是,与苏宁阿里,京东腾讯两对“couple”相比,国美线下优势再强,不过是量的差距,但在线上,却是0与1的鸿沟。
里面的黄光裕是孤独的,那帮狱友应该听不懂他的商业兵法;外面的国美也似乎有些无助,特别是在电商领域,苏宁牵起了阿里的手,京东背后有着腾讯,国美,却似乎要独自前行。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