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接管安邦之后

2018-02-28 10:59:48
金融之家
关注
2018-02-28

春节前后,保险业至少有两件大事儿备受关注。其一,是春节前,保监会一天内向19家财险公司下发监管函,1672个产品被“叫停”;其二,就是保监会决定于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作者:芳华

来源:金融之家




春节前后,保险业至少有两件大事儿备受关注。其一,是春节前,保监会一天内向19家财险公司下发监管函,1672个产品被“叫停”;其二,就是保监会决定于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不久前,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人民日报接受专访,称“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

结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年初发话今年要“查办大案要案、全面整治金融乱象”的话,山雨欲来风满楼。

指向非常明确了,非国资的庞大金融集团,就那么几个。最像的一个,非安邦莫属。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安邦2004年以财险起家,初始注册资本只有51亿元,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2万亿左右,从账面上看,短短十余年规模就快赶上老牌央企中石化了。

这样的大象,谁能想到其实是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虚假注资,真正的资本金只有5.6亿元,资产杠杆达到3500倍!

2014年以来安邦在国内资本市场连连举牌(持有5%股份)扫货,买成了多家银行、房地产公司的大股东。2015年一年内就跻身为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前十大股东,现在已经是民生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大商股份、远洋集团、华富国际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截至目前,安邦保险的版图架构包括产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国内资产管理公司、香港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销售、保险经纪、成都农商银行、邦银金租、世纪证券、安邦基金(申请中)和天津信托。

安邦保险官网称,目前其总资产约为19710亿人民币。就在2014年12月16日安邦集团宣布收购比利时劳埃德银行时,其披露的总资产规模还仅为7000亿元。

去年以来,在诸多监管政策之下,业内万能险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安邦系业务亦大幅缩水。

安邦“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实质,是以高风险博高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如果宏观形势和投资环境发生改变,可能释放风险。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是全球最快之一,但金融膨胀速度则全球无出其右。

银行是中国资产负债最大的池子,国家和百姓的核心资产所在。除了银行表内贷款之外,表外的通道业务正在迎来凛冽寒风。也就是信托、理财,这些曾经疯狂扩张的本质上是民间借贷却押上银行信用的品种。

高层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了解的实际情况,远比市场更深刻。

从银行到表外的信贷、债务,充斥了大量坏账资产也就是次贷。任其扩张,就是滔天的资产泡沫和成倍增长的债务。最后泡沫崩了,债务还在,那就是明斯基黑天鹅灰犀牛一块来,海陆空立体式全方位的金融危机。

而在19家收到监管函的财险公司中,中原农业、诚泰财险、泰康在线、安信农业、平安财险、珠峰财险、华泰财险、安心财险、浙商财险、中航安盟、长江财险、日本财险、富德财险、人保财险、信达财险、建信财险、长安责任、紫金财险和安华农业也赫然在列。

其中,前10家公司因问题严重,三个月内禁止备案新产品(农险除外),包括“老三家”之一的平安财险。

产品创新偏离了保险主业,盲目追求与大资管和互联网金融的接轨,片面突出产品的短期、高频、高收益和理财特性。

开发承保投机风险、赌博风险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异化成对赌工具。

将产品创新错误理解为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销售过程中搏出位,理赔时不能发挥风险转移功能,造成保险纠纷,损害了行业形象。

保险产品定价不合理,费率调整随意性大,预定损失率和费用率倒挂,个别产品费用率高达90%,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2017年被业内称为“最严监管年”,仅上半年就对306家保险机构和447人实施行政处罚,罚款6369万元,后续处理处罚工作正在进行中。

而在不久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说,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保险业是一个分散风险、管理风险的行业,筑牢行业风险防线,是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事关金融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接下来防风险的整体思路是稳中求进,打防结合,使出“组合拳”。

看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重塑保险监管,真正让监管长上牙齿”;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查办大案要案、全面整治金融乱象”。注定了一场风暴的到来。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金融之家
84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