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要变身?谋划天量IPO的背后 郭台铭暗示“去苹果化”

2018-02-12 11:14:59
明天财讯
关注
2018-02-12

富士康作为以代工起家的传统制造业工厂,因为与苹果的合作而名声大噪。此次,富士康是否将苹果手机代工业务装入富士康股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作者:金文丰

来源:明天财讯



1.jpg


毫无疑问,集团的苹果业务是否上市是业界与资本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的答案事关富士康战略转型的大方向。因此,董事长郭台铭于1月31日鸿海举行股东临时会上的一席话倍受关注。


2月9日,证监会官网挂出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士康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显示,这一世界最大代工企业即将冲击A股上市。此次富士康股份IPO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募集资金超过270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通信网络及云服务。


2.jpg


上市部分 精锐尽出


众所周知,创立于1974年的鸿海精密是全球电子产品的代工巨头,其大陆业务主体为富士康集团。根据富士康集团官网介绍,该公司自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目前拥有百余万员工,2016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3.6%,2017年位居《财富》全球500强第27位。


3.jpg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拟在上交所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并非富士康集团的全部业务。根据招股说明书,上市主体富士康股份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


尽管只是富士康集团的部分业务,但富士康股份注册资本达到177.26亿元,拥有26.9万员工,旗下全资及控股境内子公司共31家,全资及控股境外子公司共29家,2017年收入超过3500亿元,比腾讯2016年收入的2倍还多,净利润超过160亿元。


同时,富士康股份旗下业务囊括了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以及苹果供应链等富士康旗下最热门的生意,可谓精锐尽出。


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股份共有员工269049人。其中,生产制造20万人,占比75.57%;研发/工程4万人,占比14.90%;销售/行政/管理25662人,占比9.54%。


4.jpg


不仅人多,富士康股份的营收也属于巨无霸。富士康股份2015-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元、2727亿元及3545亿元,其中2016年营业收入较2015年微降0.03%,2017年营业收入较2016年增长30.01%。在净利润方面,富士康股份2015-2017年分别为143.5亿元、143.7亿元和158.7亿元,其中2016年净利润较2015年增长0.11%,2017年净利润较2016年增长10.45%。


5.jpg


虽然利润绝对数据庞大,但是净利润率并不高,以2017年为例,158.7亿元的净利润背后是3545亿元的营收数据,净利润率不到5%。代工行业一向是薄利多销,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富士康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0%、10.65%和10.14%,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当。


另外,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股份总资产1486亿元,总负债1204亿元,负债率约81%,相比于截至2016年底的43%上涨了近一倍。富士康负债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应付账款的增加,据招股书,2017年末,公司应付账款账面价值较2016年末增加337.96亿元。


焦点:苹果业务是否上市


富士康作为以代工起家的传统制造业工厂,因为与苹果的合作而名声大噪。此次,富士康是否将苹果手机代工业务装入富士康股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富士康也不愿意展现与苹果的这种“亲密关系”。在需要提到苹果时,往往用“某美国知名品牌客户”代替。


兴也苹果。目前,富士康位于郑州的基地已经成为生产苹果手机的主要设施,苹果手机大约一半都产自这里。富士康股份旗下的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郑州富泰华)、河南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裕展)均为制造苹果产品的重要工厂。


从效益来看,这两家公司也是富士康股份业绩最好的子公司。截至2017年末,郑州富泰华总资产达188.54亿元,2017年净利润达10.23亿元;截至2017年末河南裕展总资产达913.48亿元,2017年净利润达11亿元。


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正在履行的销售订单前三位均来自苹果公司,分别为30.27亿美元、26.32亿美元、18.76亿美元。同时,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正在履行的采购订单前三位同样来自苹果公司,分别为12.69亿美元、8.55亿美元、3.28亿美元。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金额远超过其它客户。


衰也苹果。富士康股份表示,2016年度,公司的通信网络设备的销售收入较2015年度下降74.80亿元,降幅为4.82%,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部分客户的订单数量和单价有所降低,导致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产品的销量和平均单价均出现下降。而在2016年,苹果iPhone销量首次下滑,总销量为2.07亿台,比2015年的2.36亿台下滑了不少。


富士康股份还表示,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亚马逊、华为、戴尔、联想、思科等,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但并没有公布前五大客户的名字和具体情况。富士康股份表示,对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81%、78.63%和72.98%,客户集中度较高。


市场压力不断袭来。2018年开局,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加速下滑。中国市场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61亿部,同比下降11.6%,增长放缓的趋势一时难以扭转。


2月1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906.4万部,同比下降16.6%;上市新机型51款,同比下降19%。


6.jpg


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28.2万部,同比下降19.4%,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2.9%。在品牌构成上,2018年1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349.5万部,同比下降18.0%,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5.7%;上市新机型45款,同比下降22.4%,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88.2%。报告认为,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还会继续放缓。


另外,资本市场看衰iPhone X的后续销量。野村将第一、第二季度订单预测从2300万、1900万分别下调至1800万、1300万;摩根大通预计iPhone X订单较上季度将下跌50%,跌幅要远高于iPhone 8、iPhone 8 Plus,这种低迷将在2018年上半年持续。


苹果在当季财报中给出的下一个季度的业绩前瞻指引,同样显著低于市场预期。苹果预计,下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在600亿至620亿美元之间,较市场此前的657亿美元的预期少了数十亿美元,这显示苹果自身对于iPhone X在下一个季度的销售情况同样不乐观。


上市或意味着 “去苹果”化


1月31日鸿海举行股东临时会,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外界都认为鸿海是代工厂,把公司跟苹果联系在一起,但鸿海将从硬件转型成软件公司。”


而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愿景的实现则有赖于此次IPO融资。招股书显示,本次富士康股份IPO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的20个项目进行投资。


富士康此次IPO募集资金尚未确定,但招股书披露根据规划,上述八个部门投资总额超过约273亿元。除了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产能扩建两个部门投资公布内部收益率之外,另外六部门投资均没有预测未来收益情况。


寄托了力图改变的愿望,富士康股份公司全称设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但是目前公司业务与工业互联网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


2月9日,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也提出”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补充披露公司名称含‘工业互联网’的原因、该等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且有充分依据。要求进一步补充披露有关通过工业互联网形态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层次、面向用户群体、如何推广获客、目前业务发展情况。


富士康控股IPO是否意味着郭天明转型新梦想的起航?江河日下的苹果业务是否纳入上市体系是判断此问题的关键。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明天财讯
96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