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与传统的碰撞 “新三板”火药味更重了
三天以前,号称国内现在最“潮”的图片社交平台in宣布将在本月挂牌新三板,而就在去年
三天以前,号称国内现在最“潮”的图片社交平台in宣布将在本月挂牌新三板,而就在去年,这个上线还不到一年的产品宣布了3亿人民币的投资,估值达到20亿。这就是新三板给高科技企业创造的速度和融资奇迹。事实上,进入新三板市场后,“抢钱”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命题。
所谓的“二八定律”将在新三板市场越来越明显,20%的企业将获得80%的资金青睐。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12月底,已经有1850家挂牌企业在新三板上有成功融资的记录,但同时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突破5000家。随着今年更多“高科技”和“新概念”企业挂牌,资金向少数企业聚拢的趋势将更加显现。
近期几个大家熟悉的品牌纷纷来到新三板市场,包括了:“琅琊榜”同名游戏开发商朋万科技、上门家政市场份额相当高的“e家洁”平台以及九城旗下子公司“九城教育”,据悉,锤子手机今年登陆新三板也是指日可待。在我们看来,今年这些有标识性的TMT公司上三板,会是一个很大的看点,他们“抢钱”的能力不是盖的,然而三板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吗?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碰撞
我们以两个公司为例,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两类新三板企业。
首先就拿上述提到的“e家洁”为例,根据披露的情况看,截止到2013年底、2014年底和2015年7月,该公司几乎都没有收入,净亏损分别达到247万、1530万和2997万元,是一家非常典型的O2O公司,然而在2015年7月,“e家洁”曾宣称完成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由天风证券领投,鼎晖资本、盛景母基金、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德同资本、德丰杰资本跟投。从目前进展来看,这家公司的D轮就要在新三板市场上完成了。
另外,我们注意到一家叫翰林汇(835281)的偏传统类的企业:这是一家有着23年历史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头顶TCL的光环——TCL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以笔记本电脑分销作为主营业务,经营的品牌包括ThinkPad、HP、Toshiba、ASUS、DELL、APPLE、Samsung、Lenovo笔记本电脑及其数码产品和配件。这家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达135.78亿元,净利润达2.41亿元,净利润位列所有挂牌企业的第20位,但是翰林汇自2015年12月29日以来,目前市值只有3.77亿元,市值排名第1034位,严重与净利润排名的身份不合。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商业模式和财务表现。事实上,新三板上目前的投资人能很好地进行选择吗?我们了解下来,对于基金结构是“2+1”的新三板基金来说,是根本投不起那些烧钱的互联网公司的,他们更愿意选择偏传统的模式,市值低,盈利好,短期内有机会转板、被并购,或者是有其他战略投资人接盘。而这类投资者现在新三板市场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长期投资A股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中国权益类市场,中长期的投资者来自于QFII/R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而目前这些资产类别都不能投资新三板市场。反观美国资本市场,握有中长期LP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是纳斯达克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对参与高科技企业的估值和提高交易活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开始,新三板上众多创新类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新三板企业两极分化严重
当然对于资本市场,不管时间长短,盈利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我们期待今年新三板会推出退市制度,毕竟挂牌企业的质量分化会变得更为显著,而吐故纳新对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会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上周我们对已经披露2015年年报的新三板企业进行了梳理,发现在已经披露年报的197家新三板企业中,共有19家企业符合了创业板的基本要求,盈利能力很出色。由于今年披露年报的新三板企业数量要比去年同期多出许多,因此随着今年4月底前业绩全部披露完毕,近6000家新三板企业将可以落到好、中、差不同的阵营,资金也会找到不同的偏好。
“大进大出”似乎是新三板同类市场很明显的标志。以美国为例,80年代后,每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家数和退市家数相当,1997年后,退市公司家数超过了新上市公司家数。1995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首破5000家,达5127家。1996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达5556家。随后,NASDAQ上市公司数开始逐年减少,至今一直稳定在2800家左右。
同样,美国的场外市场(OTC市场,包括OTCBB和粉单市场)在过去一年也有1000只左右的股票被摘牌。“大进大出”是美国市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表现,这表明挂牌高效、摘牌更高效,这既是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也是市场效率的体现。
大量的“潮牌”挂牌新三板肯定是件好事,让这个市场变得科技含量更强,普通人群的知晓度更高,当然会让这个市场变得火药味更重,毕竟资金量就这些,优胜劣汰势不可挡,说不定一不小心,自己也会被挤出去。
文/达哥
“掘金三板”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新三板互联网社区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