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王”造富神话破灭:中科招商遭强制清盘 1300亿市值暴跌94%
登陆港股是其救命稻草?
作者:李曌阳
来源:明天财讯
中科招商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从“天堂”跌回到坚硬的地面。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公告称,股转公司将对中科招商、达仁资管2家挂牌公司强制终止挂牌。根据规定,股转公司决定于2017年12月18日对上述2家公司的股票暂停转让一天,12月26日起终止上述2家公司股票挂牌。
中科招商及其主办券商光大证券披露报告中称,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的原因是管理收入占比不达标,2016年中科招商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的41.39%,不符合《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的 “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的要求。
中科招商的公司全称为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首家经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专业管理机构。
据明天财讯(ID:nextcaixun)了解,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中科招商集团的受托管理基金超120支,资产管理规模超800亿元,公司投资的企业先后已有超80家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同时拥有6000余家遍布各产业的实业合伙人(LP)集群。
2015年3月20日,中科招商集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借助这一资本平台,中科招商通过四次定增,进行了高达108.4亿元的募资,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中科招商就从新三板被摘牌。最新消息是,中科招商或将登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新加坡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摘牌原因
树大招风这句话用在中科招商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自中科招商2015年登陆新三板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经历了四次定增融资,中科招商几乎成为了最瞩目的新三板公司。2015年12月1日,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曾在某论坛上表示,中科招商成了新三板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中科招商引爆了新三板。
2015年12月25日,证监会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挂牌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频繁融资,融资金额和投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暂停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和融资。
2016年5月 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除了拦住规模较小、年限较短的PE机构,还要求挂牌私募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也正是这一条内容彻底打垮了中科招商。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招商2013年的管理费占总营收比例为86%,但是2014年下降到63%,2015年降至55%,2016年公司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为4.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只有41%,无奈之下只能被摘牌处理。
12月15日晚间,中科招商集团董事长单祥双在集团内部会议上表示,公司作为综合型投资集团,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业务,特别是公司定向增发后,直接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直投收益扩大,导致私募业务收入占比不足80%。
单祥双还在内部会议上解释,由于集团作为挂牌公司主体,仅集团在管存续基金就60多支,根据基金管理合同,变更基金管理人需要全体投资人的认可,公司在短时间内无法清算基金或变更这些在管基金的管理人,集团作为整改核查对象,无法注销集团的基金管理人资质,最终不能达标。
此次中科招商摘牌,同为PE翘楚的九鼎集团却躲过了这次浩劫。据了解,九鼎集团等10家公司的挂牌主体已经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注销,并变更了工商变更登记,主体性质已变成非私募基金管理人,因此不在此次自查整改范围。
造富神话破灭
2014年随着新三板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九鼎集团率先抢滩新三板,中科招商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也盯上了新三板这个平台,甚至一度超越九鼎集团打造了业内的造富神话。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招商登陆新三板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通过定增的方式融资108.4亿元。
中科招商刚刚登陆新三板,就完成了两轮定向增发,总共募资额为23.4亿元。其中一部分是以将到期的LP份额认购,这样既解决了原始基金退出的问题,又充实了公司的自有资金。
当年5月和8月,中科招商再次完成两轮定增,分别又募集了35亿元和50亿元。到2015年底,公司净资产达到146亿元,比2014年底的19.2亿元大幅增长了六倍。
2015年3月20日,中科招商宣布挂牌新三板,当时的发行价格为10.83 元/股,股票发行总额为约1.48亿股,而这1.48亿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2015年4月,中科招商的市值在最高峰时高达1300亿元。
2015年9月,中科招商董事会通过一纸再融资议案,决定再次定增融资。集团拟定增募集300亿元资金,也成为新三板史上最大的定增计划,不过由于一些未知原因,最终300亿定增尽管没有真正实施。
没想到中科招商的这次定增不但没有实施,反而让监管层注意到新三板挂牌股权基金公司的疯狂再融资举动。于是,监管层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动作,直至今日将中科招商清场。
截至12月18日,中科招商的总股本为108亿股,股票价格为0.77元,总市值只有83.4亿元。对比2015年1300亿元的峰值,中科招商的市值已缩水近94%。
A股“炒壳”
在巅峰时期拥有1300亿元市值的中科招商如果继续发展自己的私募业务也许如今已是另一幅景象,可偏偏中科招商选择了停滞私募业务,转身做起了股票直投。
2015年股灾期间,中科招商耗资超过30亿元,以举牌的方式疯狂购买中小市值的股票。当时中科招商共举牌了16家公司,由于举牌的个股大多为小盘绩差股,中科招商也被称作是“壳王”。
2015年7月,中科招商通过中科汇通两次举牌鼎泰新材,耗资约2.6亿元,最终持有鼎泰新材的比例为10.93%,成为第二股东。
不到一年时间,鼎泰新材便发布了重组预案,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借壳上市。复牌后的鼎泰新材连续累计11个一字板,开板前累计涨幅186%。
此后中科汇通陆续减持,仅从2016年10月份的减持来看,中科汇通便套现5.86亿元,为中科汇通带来约3.3亿元的盈利,彼时剩余股份的流通股市值合计超6亿。到2017年的披露信息显示,中科汇通已经消失在顺丰控股的股东榜单上。
2016年以来,监管层开始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打击炒壳行为。随着重组新规发布,以及IPO步入常态化,中科招商决定结束这种“炒壳”方式。
2017年,1月25日,中科招商发布公告称,正式确认了7家上市公司的减持计划。三季报显示,中科招商目前持有15只A股,按目前股价计算,中科招商持股市值约36亿元。
12月7日中科招商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需要,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12月11日,中科招商减持中设集团、还转让了持有的全部朗科科技股权。
此举也意味着这家两年前股市大跌期间曾大举买壳的PE巨头将套现离场。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招商最近两年也因股票减持未及时披露、违规增持股票、短线交易等原因,多次被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
中科招商第三季度披露的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内,公司有2713名股东。至于这2713名股东该何去何从,公司接下来将会以何种方式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数,中科招商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答案。
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表示,现在环境发生变化了,中科招商在新三板终止挂牌,这对中科招商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但目前公司已经着手开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的相关工作。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