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深耕物流行业,“会员共治”让保险独具魅力

2017-11-23 21:59:01
野马财经 唐进
关注
2017-11-23

会员共治是相互保险的核心特征之一,共治让本来略有些冷冰强硬的保险,更富有人情味、更有弹性、更灵活,让互助基金也变得更安全、更稳健。

11月21日,众惠相互在京召开媒体沟通会,介绍其开业以来在物流供应链领域所开展的相互保险模式探索和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


据介绍,众惠相互自年初开业以来始终专注物流行业,致力于通过相互保险更好地服务物流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人。今年5月,众惠相互推出了首款线上大货车司机相互保险计划,初次试水该领域。经过近5个月的准备,众惠相互在线下找到了相互保险的“典型场景”——在“中国物流之都”、我国北方最大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和电商出货中心的山东省临沂市,与当地有意通过相互保险方式实现风险保障的物流企业,共同推出了针对大货车司机意外保障的定制产品——“中国物流之都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互助计划”,预计该计划首批将为5家物流公司的8000余台大货车提供相互保险服务,将“会员共治”的理念真正付诸了实践。


据了解,由于当地大货车司机人身意外相关的风险数据积累不充分、不系统,一般情况下,该险种都是作为附加险种与车险一同销售,保额较低,保证程度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货车司机人群的真正需求。单独定价销售也同样面临尴尬:定价过高,货车司机收入有限,不愿买单;定价低了,保险公司担心保费充足度不够,无法有效覆盖风险,承保意愿不强。当地政府与行业都迫切希望能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提高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风险保障,这些都为相互保险落子临沂打下了基础。


根据ICMIF(国际相互合作保险组织联盟)的总结,相互保险组织具有三个共同属性:归属于特定人群(例如农民、教师、公车司机);允许会员参与组织管理和运营;服务于会员及其利益,利润留存于运营中或返还给会员。这其中,表决和参与、盈余分配、信息披露更是相互保险组织独一无二的核心要素,而这都与会员共治有关。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表示:“我们不是为了相互而相互,我们是希望通过发挥相互保险的机制优势,真正做到填空白、补短板,解决现有的保障痛点和难点,真正让会员参与到保障计划的管理中来,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同时,真正实现‘我的保费我做主’,给会员带来更好的保险服务和体验。”


在临沂,众惠相互与会员共同商议,为相互保障计划制定了一个规范自治管理的“小章程”。计划设立了自治管理组织——“理事会”和监督组织——“监事会”,理事成员共同参与计划的管理和决策,监事会对理事会和计划的运行情况行驶监督职权。可以说,这是相互保险模式中“会员共治”的关键特征首次在中国落地。


“别小看会员共治这个机制的价值”,众惠相互副总经理汤宁表示,“它的好处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会员的高度有组织参与,让相互保险计划有了‘自我过滤’能力。吸纳新会员需要大家共同把关,业内口碑不好的,会被自动屏蔽在外。二是会员共同管理互助基金,让主动防灾减损成为可能。赔案越少,互助基金结余就越多,能留作风险公积和抵扣次年保费的资金也就越多。三是会员与保险人在利益上的一致性,让纠纷更易化解。原先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对立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被内化成“内部矛盾”,更容易在协商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四是保费协商调整机制让互助基金更安全。在精算定价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如因保费定价不足,互助基金积累不够,可在会员共同投票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保费。五是会员间彼此熟悉、彼此了解,让赔案处理更灵活,给会员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这一过程中,众惠相互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专业的辅导、支持和管理。一是帮助参保会员建立自治组织,明确组织运营管理规则,监督自治组织运行;二是在产品设计、保险业务、信息技术、法律合规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和咨询支持;三是做好保单管理、履约管理和互助基金管理,以及承保、理赔等业务流程管理。


目前在海外,“会员共治”已融入到每一家相互保险公司的治理血液中;在中国,“会员共治”刚刚起步,有望成为相互保险的标配,成为区别于传统保险公司的竞争卖点之一。未来相互保险在中国将怎样发展壮大,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唐进
41文章
·
0评论
·
4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