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欢背后,金融业悄然入场:一边剁手,一边理财

2017-11-13 14:57:16
中新经纬
关注
2017-11-13

借钱“剁手”用户增多。购物狂欢背后,金融机构已经悄然进入了“双十一”的主战场,一边为消费者提供“剁手钱”,为网购商家提供货物周转资金,另一边又打出各种加息活动,吸引大家投资理财。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3日电(毕彤彤)


“‘双十一’你剁手了吗?”已经成为这几日打招呼的常用语。购物狂欢背后,金融机构已经悄然进入了“双十一”的主战场,一边为消费者提供“剁手钱”,为网购商家提供货物周转资金,另一边又打出各种加息活动,吸引大家投资理财。

  

借钱“剁手”用户增多

  

愉快购物的同时,借钱买买买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京东金融数据显示,2017年“双十一”白条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450%,白条支付成功率高达100%。京东金融在11.11期间推出了空前的优惠力度。最高1万白条提额、12期免息券,京东支付单单立减,1.1亿京豆赠送,近30种消费类保险保障服务免费送等,极大释放了消费者的购买潜力。

  

支付宝在本月早些时候还宣布启动双11花呗临时提额。当时官方表示,将有八成的花呗用户获得相应的临时额度,平均每人能多花2200元,并且推出了朋友代还款的功能。而京东金融和支付宝工作人员均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今年不公布白条和花呗的具体数据。

  

网贷平台借贷宝发布的《双十一消费借贷大数据》显示,今年借贷宝平台上的借入数据从10月28日就开始明显攀升,到11月8日,数字达到峰值。截止到11月10日,环比上个月同期借入笔数增加了130%。

  

和网购人群女性为主力军的情况不同的是,上述数据显示,男性占借款笔数占比达65%,女性仅为35%。有不少90后男生表示,借钱并不是为了自己购物,而是为了满足老婆或女友买买买的愿望。

  

“我用的信用卡支付,主要是习惯性用信用卡,能累积信用额度,超支也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缓解支出压力。”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

  

消费者常先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自己着急付款,付完后才发现是用的花呗,“反正现在不花钱,下个月还的时候再说吧。”

  

借助各类金融工具帮助消费者提前消费的同时,也需要把握尺度。“我建议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消费金融工具有些还是需要还一些利息,年轻人要量力而行不宜过度透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建议道。

  

理财加息混战“双十一”

  

消费者虽然“双十一”大放血,但金融机构仍然惦记着消费者的钱袋子,借机推出了各类加息活动。

  

“买东西的钱还用的信用卡呢,哪有那么多闲钱去理财。”在上海工作的闫先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坦言,最近收到了不少银行和P2P的加息活动短信,活动形式包括加息、送购物卡、送现金红包等。

  闫先生收到的理财推广短信 中新经纬图

  

同样入场的还有各家银行旗下的电商平台,如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等纷纷加入购物狂欢季中,推出优惠活动。

  

如“融e购”就针对贵金属、手机家电、生活用品、服饰箱包、母婴玩具、企业采购等主要在售内容推出“鲸品节”活动,活动时间从11月8日到15日。“善融商”务个人商城也推出“11.11善融精品聚”活动,活动于14日截止,活动形式包括幸运大转盘、扫码、微信游戏等。建行“快贷”也向客户推出了专享秒杀活动。

  

曹磊认为,大量的金融机构搭上“双十一”的便车进行营销,这表明“双十一”已经从网购、线下零售和物流业这三个主要领域拓展到服务业、金融业等社会更多的领域,这也说明“双十一”的影响力再逐渐扩大,对社会消费、经济金融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现象级的盛会。

  

供应链金融助力“电商贷”

  

买家购物狂欢的同时,卖家也承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曹磊介绍到,从生产、下单、运输、签收到款项到账,至少要有十来天时间,长的甚至要有三四个月才能完全回款,这期间,商家其实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需要向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借款来盘活资金。

  

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11前夕,超过160万淘宝和天猫商家从网商银行获得了超过1000亿贷款,解决备货资金。相比去年双11,贷款的商家数量上升20%,但贷款的额度翻了一番。来自沂蒙山区商家赵永今年天猫双11期间通过贷款备货,一天就卖了70万枚鸭蛋,相当于满满8卡车。

  

网贷平台同样也解决了网店店主的现金流难题。根据借贷宝《双十一消费借贷大数据》报告,在10月初,借贷宝平台上以解决“临时周转”为目的的借贷标的大幅增加,使用网贷融资的网店店主环比增加了50%左右。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发现,不仅是电商平台关联的金融机构,连物流、仓储等公司也都开始向商家提供金融服务,由于掌握商家们的历年数据,这些机构们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对贷款额度进行控制。

  

“我们与多家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合作,将他们的产品推介给我们的品牌商家。由于我们能掌握各个品牌商的库存和数据的真实情况,因此能对借款进行有效风控,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中小品牌商们也得到了资金的扶持。”电商仓配服务商发网CEO李平义此前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称。

  

保险业挖掘“双十一”需求

  

保险业也趁机嵌入“双十一”网购场景。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此外,今年双11期间,全国有12家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近50种消费保险,帮助商家和消费者解决物流、质量、售后等方面后顾之忧。双11当天,消费保险的保单数达8.6亿单,刷新了世界纪录。根据京东金融数据,超过50%的消费者购物时购买了各类保险产品,其公布的金融榜单里用户最爱买的保险有运费险、延长保、碎屏险、意外保、品质保。

  

“双十一这样一个消费场景下,消费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在商品质量,物流,售后,价格和信用,消费账户安全等场景下都是存在有风险的,深入挖掘该场景下的保险需求,提供符合场景的保险,本身也是符合保险的本质真谛的。”慧择保险用户服务中心总监吕亚表示。

  

曹磊建议,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要看清楚,不要被随便搭售的各类保险所迷惑,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购买这些配套的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也加入了“双十一”大促。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号:jwview)近期就收到了多家保险公司的推介电话,表示在“双十一”期间购买保险会有积分、购物卡等赠送。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中新经纬
492文章
·
0评论
·
2粉丝
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新媒体,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及时传递中国经济资讯、解读财经政策、讲述财富故事,打造精英的财经资讯平台。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