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无论多热,请抱团取暖

2016-05-16 17:41:23
起风
关注
2016-05-16

再热的市场,没有抱团的温暖,也会被冻死。

作者:青创汇Club栗子 微信号qingchclub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很多奇迹。2013年,一部《万万没想到》走红大江南北,第一季播放量就突破2亿,至2015年底,三季累计播放量更是超越20亿,成了国民第一“网络神剧”,引领了网络恶搞旋风。 就像韩寒说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总结《万万》的成功,总结就是优秀团队+抓住市场+正确运营。


叫兽的草根团队


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带领了一群有思想、爱吐槽的技术宅自制网络短剧的风潮,叫兽、老湿、苍天哥、敖厂长等人在各自的领域聚拢了第一批粉丝,用现在的名词形容,就是“网红”。



叫兽的草根团队



那时叫兽易小星在土豆网的名字还叫“我是蠢爸爸”,当时他以“猫扑猥琐神教教众”的身份在土豆做游戏解说,一周内以两部恶搞版拳皇游戏解说冠绝各大论坛,从此一炮而红,成为当时土豆网最火的播客。


作为草根视频自媒体,叫兽当年的变现条件并不好:主做游戏录播解说,受众是消费力不强的男性年轻网民,标签是猥琐低俗,风格还偏于抠脚大汉,颜值低,视频里一直以猥琐面具形象示人(他曾拍过露脸短视频但很快就删掉了)。这样一个播客,还诞生在电商尚未如此普及的年代,商业化能力可想而知。

 

2007年至2009年,叫兽接连制作了二十多部恶搞视频,平均每部视频的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这在当时已是超一流播客的水准。但由于前文所述的各种因素,叫兽依然找不到理想的商业化渠道,他拥有的机会只是帮某些新上线的网游打打广告。在2009年土豆映像节获得最受欢迎播客奖后,叫兽易小星接拍了康师傅绿茶系列广告剧,但效果依旧平平。

 

叫兽在2010年迎来了自己网红生涯的第一个低潮期:全年上传的5部视频中,只有1部是正片,其余4部都属于番外片,其中含杂的一些广告植入,想来也只为叫兽赚了些零花钱吧。

 

在接下来的2011年,叫兽停止单打独斗的恶搞视频制作,开始了团队视频项目。在叫兽接拍鹿鼎记网游的主题剧《水煮鹿顶鸡》系列中,立意与拍摄手法都是典型的微成本办公室搞笑剧风格,格局并没有太大突破。

 

直到2012年,后来声名卓著的万合天宜成立后,叫兽总算才踏上坦途。万合天宜就是《万万》的制作方。仔细一看,万合天宜的阵容中不乏叫兽、白客、子墨这些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存在。这些草根明星抱团取暖,将散兵游勇变为正规部队,他们瞄准了泛85后的笑点,把段子做成短剧,把短剧做成IP,最后把IP做成大电影,广告植入乃至代言什么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叫兽的草根逆袭


其实,说叫兽是草根逆袭是不对的,叫兽的变现之路完全就是视频达人向正规影视公司靠拢的精英化过程。毕竟,永远草根,你就永远逆袭不了的。

 

纵观《万万》的制作基调,往往以屌丝逆袭展开,喜闻乐见的小人物成功,符合了广大观众的意愿。加上剧情内容中充斥着各种神转折、神逻辑、秀下限甚至恶意卖萌,整合了当下的潮流热点。

 

况且,在这些资深搞笑达人的演绎下,这些流行段子并不是拿来主义,有自身的创新在其中,创造了一批网友喜爱的名词。这许多本身没有逻辑或没有槽点的话语,在剧情中得到了我们的认同。我们看惯了勇者战魔王,土豪陪绿茶的情节;万万正如其名,让我们想不到最终的结局,魔王虐勇者、土豪爱小妹这样的结局是一种创新。看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好有道理,竟无言以对”。

 

万合天宜在市场刚刚起步的状态下,以独特的角度,优质的产品,专业的态度一炮走红,收获大批拥趸。当时能与其争雄的也只有搜狐出品的《屌丝男士》和《极品女士》系列。《万万》第二季通过广告业务快速商业化,掘取了第一桶金。叫兽的广告植入手法也是十分迥异的,不但视频开头会为广告商叫响两句高大上或槽点满满的打油诗,也会不经意的出现在结尾花絮中,这些花絮通过植入的广告产品形成完整的有前因有后果的段子,不仅不突兀,反而会让年轻人们会心一笑,大概不经意间就被安利了呢。相信不少做文案的小伙伴都有过收集他们视频开头的广告创意吧。


叫兽紧抓了这些泛85后年轻人的特点,让人感到,哦~广告原来还能这么做。一时间,模仿者无数。不过重中之重,仍旧是这些草根明星的抱团行为,的确为他们带来了火和热。


草根终要正规化


当下最火的papi酱,无疑就是当年的叫兽,同样是靠提供优质视频红起来的草根明星,叫兽却没有罗辑思维捧。

于是,这样一个草根能有多大影响力?

 

刷脸?那么偶像的商业价值是远远大于自媒体的。同样是做广告,偶像就可以做人格化的广告,但自媒体就不行。譬如,鹿晗接广告,卖的是熟脸,价值在于明星个体与客户品牌之间的联想;但papi酱接广告,卖的却是流量,价值在于曝光次数。两种玩法的高下,广告行业的老师们都清楚。

 

身为自媒体,变现只能靠广告(包括给电商导流)。而自媒体又必须拥有持续的优质内容创作能力,用户才可能会对你未来提供的不确定内容感兴趣。但拥有这个能力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变现——粉丝们为你的才华与情操而来,你却总给他们看软文,粉丝能包容一时,却很难包容一世(除非你是咪蒙或者顾爷)。

 

正规化这条路,叫兽摸索着走了10年。papi酱赶上了好时候,只用了半年。缩短的蛮荒期,快速聚集的品牌效应,这对站在顶端的自媒体来说是件好事儿,但对于那些漫漫长尾里的随行者来说,再热的市场,没有抱团的温暖,也会被冻死。

 

非正规军的自媒体或许自由,或许也能赚个零花钱,但永远不会真正有所成就。就算你诞生于阿里GMV超三万亿的年代,弱水三千,你也只能取一瓢。

 

叫兽的自媒体身份或许一直都存在,但他赚钱早就不靠这个了。直到现在,叫兽的粉丝都常到其土豆主页例行扫墓,说一句上香,走人,期待能找回当年那个猥琐之王。可是,谁又愿意回去过穷日子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起风
2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