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P2P转型困难 P2P倒闭潮或来临?

2016-03-02 17:54:21
3号野马
关注
2016-03-02

P2P行业指导意见征求稿下发后,整个行业开始了合规整改之路,按现有红线来看,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完全合规。在整改之路上,相比纯互联网平台,线下P2P平台(即有实体理财门店的P2P机构,较大的有宜信、捷越联合、恒昌、翼龙贷等)是重资产重人力型,整改涉及的各方面成本,以及在整改中随时可能引发的声誉危机等问题,在操作上会比想象中更加困难。本文只就具体难点浅谈如下,针对这些难点的应对方式,会另外分几篇来说。

      首先,金融服务行业同质化较严重,在不允许线下P2P理财存在的情况下,各家(就我了解的几家企业比方宜信、捷越联合来说)大多是想往高端、往综合财富管理方向转型。转型同时同步拿牌照。但现实情况是许多P2P是下沉在三四线或者更低一级的城市或乡镇,这些地方并没有太多所谓“高净值”客户,所以转型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需要关闭一部分太下沉的、没法向“高端”转变的门店。


      行业里大家都知道,开店容易关店难。关店会涉及客户、员工以及资产处置。首先,关一个店大约平均损失达百万左右,包括员工赔偿,房屋、物资处置等,平均耗时两个月,如果员工或客户不接受,处置时间更久,耗时耗财。此外是客户,线下理财门店客户群大多年龄层为40-65,而且在小城镇,基本不会也不愿意使用手机APP或者电脑,平时已经习惯有销售嘘寒问暖服务着,关店或者理财转移到互联网端,在他们听来,就是公司要跑路,倘若再也不满员工煽风点火,很有可能会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刻引发声誉危机,这些问题如何处理非常考验技巧以及公司财力。


      第二个转型难点是客群。虽然线下P2P理财销售起点高,通常五万或者十万起买,但这些客群距离真正的所谓“高净值”客户还是很有差距。各家机构没有披露过此类数据,但大约估计百万以上客群也只占线下P2P客群的10%不到。如何从传统金融机构处挖掘高净值客户,并且让这些高净值客户认可,是销售前端的难点。


      第三个,其实与第二个相辅相成,就是公司人员素质,专业财富管理对金融知识的要求更高。就拿销售岗来说,曾经的销售或者服务人员只需要了解P2P产品是什么,现在需要有综合金融知识,需要懂跨境资产配置,需要了解股权投资、基金信托,主动管理、代销等。现有人员培养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18个月过渡期严格来说时间紧张。我知道有些公司在人员培训上预算很多,比方捷越现在有些鼓励政策,希望大家自主提高专业知识,例如员工通过各种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证书或者拿到学位,公司可以报销费用。


       最后其实也是最重要的是,如果公司转型财富管理,就要进行主动的资产管理,而不仅仅是代销其他机构的产品,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以及在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寻找回报和资产质量能平衡的产品,这其中的难点可以另开一篇文章了。


从业者常说2016会是艰苦的一年,优胜劣汰的一年。我预计今年跑路的消息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少,尤其是那种小型的有线下门店的P2P公司,当然其中本来就掺杂很多“假P2P”,就以上几点来看,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根本无力支撑转型。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3号野马
15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