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金融服务从普到惠?业内:权利与能力要达到平衡

2017-09-29 15:46:56
高远山
关注
2017-09-29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蕴藏巨大潜力的普惠金融蓝海市场已然形成。

在推动普惠金融落地的过程中,金融科技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新金融机构又是如何用科技手段提高普惠效率,助力金融服务实现从普到惠?


9月23日,凤凰WEMONEY“新金融·普惠实践”峰会在京举办。会上,凤凰WEMONEY主编王奇、浅橙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朱磊、乐信集团副总裁赵明、来用车CRO张广利、有利网总裁助理吴敏围绕“金融科技赋能 新金融助力金融服务从普到惠”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微信截图_20170929154418.png


1

权利与能力之间要平衡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蕴藏巨大潜力的普惠金融蓝海市场已然形成。而作为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新金融机构又该如何助力金融服务实现从普到惠?

 

“我对普惠的理解比较简单,即每个人都应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会上,浅橙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朱磊提出,“我们做的人群在整个信用体系里面是最不完善的,但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人群的需求特别旺盛,我们了解他的生活状态,他需要很小的钱改变他的生活,毕竟几千块钱,对他未来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至少能让他当下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这就是非常小的普惠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普惠行业不是单单解决当下贫困,同时还要服务那些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群。有利网总裁助理吴敏表示,“从普惠的含义来说,并不是你特别穷我来帮助你就是普惠,而是你要获得更高的一个需求来找我们,用俗话来说,我们是要帮人去跳一跳摘到桃子,也就是你要更主动。”

 

“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使其获得帮助,在他有品质的时候能够获得有品质的生活。”会上,乐信集团副总裁赵明从上述两方面介绍了其对普惠金融的看法。同时他阐释了“永久收入假说”的理论,即人的近期的消费不取决于近期收入,而是取决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比如我们买一套房不是挣了一千万再去买一套房子,买一辆车不是我们挣了五十万才去买五十万的车,我们消费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一些人群,尤其是我们现在服务的优质高成长人群,我觉得他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权利获得帮助。”赵明说。

 

对于赵明的观点,来用车CRO张广利表示认同。他认为,普惠金融还暗含了几个点:第一是他有这样的一个权利享受。第二则看他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权利和能力之间需要达到平衡。

 


2

如何用科技手段提高普惠效率?


毫无疑问,在推动普惠金融落地方面,新金融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如何用科技手段提高普惠效率?

 

对此,朱磊介绍,用科技的手段做普惠金融主要围绕两个目标:一是帮助用户不断地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我们会继续去深挖技术的价值,把这个成本降下来,最后转到技术的身上。另外我们会跟金融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是我们的两大目标,所以我们会围绕着两个方向去努力。”他说。

 

吴敏则指出,不良率和风险是做普惠金融的核心要点。目前,有利网一方面把金融科技应用到了前端的获客、中间的风险控制以及后面的管理中,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找线下新的场景,拓展更多领域。

 

“现在很多人可能离不开网上支付,就像我选完商品之后可能会一键支付,过几天我就能收到货,我希望我们购车体验也能达到这种感觉,只要简单做几个动作,我就可以去把我喜欢的车开回来。”张广利介绍,做到这一步的背后要付出很多努力,包括大数据、风控模型等,所有流程的优化做改进。但这也是他一直努力在做的,通过平台更优化,让大家更便捷、便利地选择想要的车。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高远山
65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