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年化收益,是“局长”水平还是“处长”水平
不难看出,网贷行业的年化也就是“处长”的水平,非要把它提到“局长”的位置,能力不够,自然也不坐长久,所以说,当前的网贷年化收益只是趋于合理,并不能说是“下行”。
“你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别天天说下行,下行的意思是本来可以走高的,结果保不住了。但实际上你本来就该这样,你能走成这样,就挺好的了”。
2016年2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年(第一季度)”在北京举办。会上,针对当前社会上所讨论的“经济下行”话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如是说,“你本来就是个处长,还天天惦记要下行,还能下哪去?你就是这个水平,你老想着局长的水平,当然就是下行了”。(来自新浪财经)
通常认为政府官员的言论都是严肃的,但是宗良副所长的话却幽默感十足。除了经济,人们所认为“下行”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就在昨天,央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一种“下行”吧。
关于本次“降准”所带来的影响,大家也说了很多,我在这里也不想讨论太多,只想谈一下其对网贷平台年化收益的影响。一般来说,从短期看,降准对信贷行业基本没什么影响,网贷行业的年化收益也不会明显下跌,但从长期看,这将是走低的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网贷行业年化收益到底是“处长”水平还是“局长”水平,年化收益的走低是不是“下行”。
网贷行业当初能一夜之间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较高的收益率,当时大多数投资者也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进入这一领域。随着网贷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它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许多平台不惜代价,拼命拉高年化收益率。在其表面光鲜的背后,不是大把大把地烧钱、心里滴血,就是打掉牙齿肚里咽,做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期盼着有朝一日获得稳定用户后再慢慢收回成本以至盈利。这完全就是一个“烧钱”大赛,烧不过人家就会被淘汰,“跑路”事件也就发生了,其中受害最深的还要算投资者了。
当然,也有些平台就是朝着骗钱的目的而来,它们在凭着超高的年化收益吸取到大量投资者后就携款潜逃,让投资者“血本无归”,这类人最值得痛恨。
市场的规律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经历过疯狂增长之后,必然会慢慢回归理性,此时,钱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再烧恐怕也烧不起了;投资者也在越来越冷静,高收益也已经不是他们选择投资平台的唯一标准。如此下来,高年化收益也就失去了“市场”,所以也就出现了所谓“下行”的表象,从当初的三十几的百分点多下降到了现在的八到十个百分点左右。
不难看出,网贷行业的年化也就是“处长”的水平,非要把它提到“局长”的位置,能力不够,自然也不坐长久,所以说,当前的网贷年化收益只是趋于合理,并不能说是“下行”。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