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万亿资产大腾挪:神秘股东Guan jun退出之谜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太平洋彼岸的一场海啸。
7月24日晚间,“内忧外患”的海航集团向全体员工发送的一封公开信,拨开了“谁的海航”谜团。
公开信提及,设立在境内外的慈航基金会和Cihang Foundation拥有海航集团50%以上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2个公司高管持股47.5%,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25%。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注意到,此前引起巨大争议的神秘个人股东Guan jun已经退出了最新的股东名单,第一财经报道提及,海航集团方面表示Guan jun所持股份已经全部捐给了海外慈航基金会。
不过,这封公开信带来了更多新的疑问:为何现在公开股权结构?退出的个人股东Guan jun到底是谁?何时成为股东?入股价格是多少?持股多少?何时捐出股份?所捐股份价值多少?野马财经就上述问题致电海航集团相关人士,7月25日下午,对方回复称:“Guan jun股份问题涉及个人隐私,不便作答。”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此前财新报道,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等6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融资巨大。
蝴蝶扇动翅膀,引起太平洋彼岸的一场海啸。报道出来之后,万达集团已经将手中的77个万达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分别转让给了富力地产和融创中国,其旗下的南昌西湖万达广场也被合生创展(0754.HK)董事长朱孟依旗下公司拿下。
而海航则突然披露了最新的股权结构。就披露的12位自然人股东中,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各自持股14.98%,并列成为最大自然人股东。所有股东个人承诺:“在离职或离世时向基金会捐赠其所有股份,基金会在海航集团的持股比例会继续增加。最终,海航集团将由慈善机构持有。”
就上述承诺是否会强制执行,海航集团人士对野马财经表示:“没有授权,无法回答这一问题”。
据了解,目前海航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慈航基金会的持股,就是通过捐赠获得的。2013年4月,在海航慈善之夜晚宴上,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就公开表示,海航集团将向慈航基金会捐赠第一期价值30亿元的股权,用于开展慈善事业。
按照目前境内外慈航基金会披露的持有海航集团的股份来看,此后捐赠的股份数量相当可观。
第一财经曾披露,海航集团的股东还将陆续把股权捐赠给公益基金会,其中约60%的股权捐赠给境内的慈航基金会,约40%股权捐赠给境外的Cihang Foundation。
资料显示,慈航基金会是一家2016年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属于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性质,由海航集团发起设立,基金启动资金为2000万元。基金会主要开展赈灾救助、扶贫济困、公益援助等公益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我国现行政策,通过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持股,在所得税方面有较大优待。
海航的神秘股东Guan jun
本次海航股权变动,最大的看点就是“Guan jun”的退出。
此前坊间有传言称,海航集团股权结构复杂,一位名为“Guan jun”的80后为海航的最大股东。
对此,海航集团曾公开回应称,Guan jun是作为私人投资者间接持有海航集团股份,不是最大股东,而且已经退出。
因为海航集团是非上市公司,此前没有披露过股权结构。野马财经多方了解,Guan jun的股份应该有一部分是去年从印度商人Bharat Bhise手上接手而来。
海航的这位投资者Guan jun目前能够查到的公开信息极为有限。只知道他是一位80后,曾担任海航集团旗下一个P2P平台的联席主席。
从工商信息查询可知,Guan jun名下还有太平洋美洲(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美悦玺科技有限公司。但是,野马财经没有求证到这些公司究竟是Guan jun名下的,还是其他同名者旗下的公司。
据第一财经报道,海航这位个人投资者Guan jun已经将所持股份捐赠给了海外的慈航公益基金会。
从1千万到一万亿,海航资产暴增10万倍
而海航集团的股权变动如此引人关注,还在于股权价值。
1988年,以海南建省兴办特区为标志,第二轮国内改革开放大潮掀起。然而,海南岛孤悬海外,交通极为不便,当时当地政府和人民都迫切希望能够有一家海南的航空公司。
在这一背景下,1989年,海南省政府相中了有过在航空系统工作经历的陈峰。为他提供了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陈峰自己筹集370万美元,买了两架波音飞机,创立了海南省航空公司。
由于初始资金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海航集团一直被外界视为地方国企。1992年,海航敏锐地捕捉到海南成为首批股份制试点省份的机遇,主动向省政府提出股改申请并获得批准。那一年10月,海航改制成功,还募集了2.5亿元资金。
20多年过去,当时仅有1000万启动资金的海航集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业态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版图布局全球,总资产规模高达1万多亿元。
美国《财富》杂志7月20日晚间公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榜单中,海航集团以530.35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登上榜单第170位。这是海航集团连续第3年登上榜单,排名较2016年的353位,大幅跃升183位。
截止到2016年末,海航集团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有725家。其中,根据兴业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海航系”A股、港股两地上市公司11家,分别为:海航控股(600221.SH)、航基股份(0357.HK)、渤海金控(000415.SZ)、凯撒旅游(000796.SZ)、海航基础(600515.SH)、海航创新(600555.SH)、海航投资(000616.SZ)、香港国际建投(0687.HK)、海航实业集团(0521.HK)、供销大集(000564.SZ)和天海投资(600751.SH)等。
而海航集团也通过海航资本在金融领域进行全牌照布局:旗下有租赁、保险、证券、信托、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多项业务,资产规模逾 4200 亿元,总收入超过 300 亿元。根据方正证券通信组首席分析师马军的研报显示,海航资本还布局了一家A股和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联讯证券(830899.OC)、渤海金控(000415.SZ)、皖江金租(834237.OC)、海航期货(834104.OC)。此外,海航资本还有30多家成员公司,拥有1200个网点。
而海航集团近年来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也得益于海航集团这些年“四处出击”、“高歌猛进”式的兼并收购。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公司债券评级报告
从本世纪初开始,海航集团先后收购重组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及山西航空。机场方面,海航集团以7.8亿的代价控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并在2002年6月受托运营管理海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在这一轮大并购结束后,海航集团成为“中国四大航企”之一。
.copyright p{ line-height: 1.5rem; color: #999; }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