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不是垃圾场,垃圾企业请离开!
一流企业找风投,二流企业找贷款,三流企业民间借,四流企业去三板。
一流企业找风投,二流企业找贷款,三流企业民间借,四流企业去三板。
——新三板里的流言蜚语
作为最早接触新三板的一批人之一,我对新三板当前的现状,是十分着急的。2015年,我所在地的一家担保公司要启动新三板挂牌,许多投资者闻风而至,幸好股转公司及时叫停类金融机构的挂牌,否则2016年股转公司一定会爆出一个超过50个亿的惊天大案。
前几天,我去中国瓷都德化走访了数家陶瓷生产企业,言谈间自然会提到行业内的某家知名企业,这家企业还是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但大家对他现在的发展反馈一致是:“太惨了,惨!惨!惨!”。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在言谈间,许多企业对资本市场嗤之以鼻,认为让企业挂牌,是好收税的。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一家为了融资、或者拖延某些债权人而挂牌的垃圾企业。
1、可疑的低价减持
2016年8月5日,德化恒忆(838525)正式挂牌新三板。1个月内,公司就收到了挂牌后的第一份风险提示书:大股东违规减持股票。根据规定,要求涉及披露权益变动公告的股东账户在权益变动公告披露 2个转让日内不得交易德化恒忆股票。但是,大股东在警戒线后却急急忙忙减持了300万股给自然人蒋根青,每股作价0.33元。
也许他不知道有权益公告这件事,所以急急忙忙减持。那么为什么他要急急忙忙减持呢?而且价格这么低。在挂牌三个月内,大股东总共减持了57.96万股,总共套现约不超过80万。大股东如此不顾及企业形象的减持,让人生疑。
2、借款纠纷的连锁反应
2017年5月,公司开始不断披露坏消息。5月26日,德化恒忆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结算下发的2017年5月15日股东名册获悉林鸿福股权被司法冻结,经与股东林鸿福先生核实情况,林鸿福因深圳众禾凯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称与德化恒忆陶瓷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林鸿福存在借款合同纠纷并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之后公司账户被冻结、员工工资发不出去。
自新三板兴起,有许多投资机构盯准了股权质押的肥肉。有些资金甚至不要求企业进行披露,只需大股东暗保即可。也许深圳这家机构也是如此操作吧?
3、神秘失联的蒋根青先生
最奇怪的是,公司还补发了一个公告,说股东蒋根青的股份也被冻结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蒋根青是德化恒忆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1044.80万股,并非大股东的关联方。但是,如果是一个投资者,即使遇到了坑爹的公司,大不了认栽即可,为什么会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常州市公安局给冻结了呢?而且失联了。
看来大股东当初低价转让是有原因的。估计是以此人为马甲,进行融资,结果资金链断裂。
4、不端正的心态和新三板之困境
自企业挂牌以来,换手率达到32.56%,总交易额1115.7万元。整件事的过程中,大股东挂牌的目的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为了套现、减持、融资。运用同仁的一句话:企业本身不长肉,还不停地进行什么资本运作,企业怎么能不垮?有人以行业不景气为借口,的确行业在衰退,但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田耕耘的企业并未有何不良。在走访德化县的企业中,有些企业虽然过的十分艰苦,但是企业主却依旧潇洒自如,若不是因为不务正业,企业何以至此?
然而,这类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有些企业董秘、外援、智囊、老板整天就在琢磨PPT怎么做,周末也要加班加点制定PPT战略、PPT规划。2015年我听到的故事,到了2017年还在翻来覆去地炒,不过是PPT美化了许多而已,以至于知名投资者入坑的也不在少数。
能够支持股价的唯有业绩!能够支撑一个市场发展的,唯有优质的企业。面对新三板当下之困境,我想说,垃圾企业请离开新三板。
(本文为资深粉丝投稿,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为掘金三板原创 :juejinsanban。
如需转载,请在正文前署名,否则视为侵权。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