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战略储备,中国能否成为做大的获利者?

2016-05-06 11:03:47
御金鸣戈
关注
2016-05-06

中国油价战略储备,中国能否成为做大的获利者?

据合众社4月25日报道,经过一段时期的疲弱需求后,中国的石油进口可能再次上涨。彭博社报道称,在中国港口停驻的超级油轮数量是16个月来最多的。而且还有83艘超级油轮正在驶往中国的航路上,它们可运载1.66亿桶原油。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转运78.7万桶原油用于战略储备,是彭博社自2004年开始跟踪报道这一数据的最高值。总体而言,3月份中国平均每天进口约770万桶石油。


报道称,这样的做法是有意义的——中国需要补充其战略储备,而且去年建成了多个储油设施,还有更多设施在建。中国以惊人低价储备石油的时机是偶然的。


另一个额外需求的源头来自下游产业的政策变化。中央政府近期放宽了石油进口的规定,允许较小型的化工厂进口更多原油。这些日产量在2万桶到10万桶原油之间的所谓“茶壶炼厂”在过去的限制政策下举步维艰,由于无法进口石油只能达到30%到40%的产能。这种情况改变后,中国国内炼油产量势必增长,石油进口也会随之增加。


那么按理说,这样的情况本应该是皆大欢喜,国家省钱了,国内炼油效率改善了,想必老百姓们也可以用的成便宜的天然气,用得起廉价的汽油了。而事实呢?远不如我们想象的这么美好。


首先,原油价格长期走低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虽然用低价储备了大量的原油看似捡了大便宜,但这可能会在长期造成更多的消费量,那么最终会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更大的污染。


随着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的生活水平逐渐接近欧洲、美国及其更富足的亚洲邻国,所有事情中能够预见的一点就是中国石油需求量将不可阻挡地攀升。


预计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根据研究公司伍德-麦肯兹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美国原油进口将为每天680万桶,而中国的进口量将攀升至每天920万桶,这是表明市场力量运作的完美例子。中国的需求量增加抬高了石油价格,使得北美的页岩油生产在经济上切实可行,同时也抑制了美国的石油消费。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抑制能源消费,到2030年,中国约75%的石油要靠进口。届时,中国每年将消耗约8亿吨石油。这比中国2013年消耗的石油总量高出约60%。


中国无法承受这样的能源消耗预期,必须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核能、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上,进而在2020年前将石油年消耗量控制在5。5亿吨,煤炭年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空气质量将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


是的,廉价的进口只会增长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其次遍地开花的炼油厂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而低价的进口石油真的方便了国人吗?


国家发改委1月13日发布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国内油价设置地板价跟天花板价格,地板价40美元,天花板价130美元。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会进行下调,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将不提价或少提价。也就是说,今晚的一轮降价后将是国内成品油的最低价了,因为原油已经跌破30美元,远远低于政府40美元的地板价,所以晚上的价格将是国内汽柴油的最低价格,预计92号汽油下降0.06元,价格是5.6元。不管日后原油怎么跌,就算跌到1美元,国内也不会调价了。日后政府调价只会涨不会跌!


果然,诚如此言,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上调兑现,汽油上调165元/吨,柴油上调160元/吨,折合升价为汽油上调0.12元/升,柴油上调0.14元/升,调价执行时间为4月26日24时。这是今年以来国家首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相关人士表示,本次调价系年内首次突破地板价限制实现理论上调,对市场需求及操作心态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后期看来原油波动风险仍在,以及市场库存中高位及需求层面无明显提升等因素打压,五一假期之后,市场或将重归平淡。


于此,小编只想说一句,廉价进口的石油到底方便了谁?


纵观国际热潮,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无论你还是现货投资市场迷茫,还是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和御金聊聊。现货投资,很多时候,考验的是投资者的耐心,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要么,你错失机会,要么,你跌入陷阱。现货市场运动规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趋势。顺势而为是投资者长期生存并获得盈利的重要法则。只要趋势仍然有利,投资者就可以继续获利。不求激进,稳健做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御金鸣戈
19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没有最牛逼的分析师,只有最适合你的伯乐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