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专访|“野马财经”李晓晔:财经内容创业的本质是影响精准人群
内容创业的本质是影响到相关领域精准的人群,甚至影响到最终的决策。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人”,同时也让内容创作成为了一种变现的途径。
“低门槛”和“经济利益”催生的博眼球的内容与图片、耸人听闻的标题等等,让其与定位“第四种权利”、“社会公器”的媒体行业逐渐割裂开来。
但传统媒体“高姿态的说教模式”与“枯燥晦涩的专业报道”,使得即便新媒体缺点众多,仍在双方对峙中落得“式微”的境地。
难道新媒体就没有优质、有影响力的内容?就不能成为社会公器?就毫无新闻理想?传统媒体就无法改变文风与方式?“野马财经”的创始人李晓晔用行动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李晓晔曾在多家专业财经媒体任编辑、管理等要职,在财经调查报道领域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一直抱有不灭的新闻理想;同时她也承认,财经报道很容易写的晦涩难懂,就像“财经八股文”。
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李晓晔就曾申请了一个名为“金融街侦探”的微信订阅号,想要尝试能否用诙谐、有趣的方式来解读财经新闻。
这次初步试水,为后期“野马财经”的正式运作奠定了一定的实战基础。
根据材料显示,“野马财经”目前的主要报道方向多以互联网金融、新三板和A股市场三部分细分领域为主。
李晓晔曾对此解释道,选择互联网金融,是因为内容创作团队偏年轻化,对于主流财经新闻的把控尚有难度,而互联网金融这类题材相对来说对专业的要求较低。
同时,她认为“金融会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发展方向,这部分我们已经涵盖了。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在传统A股资本市场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新三板市场进行布局。”
过硬的专业团队和内容定位有了,剩下的就是在具体实操层面,如何让内容既保证客观专业,又能诙谐有趣,兼顾阅读体验。
李晓晔认为,“人们对于财经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但以往的财经内容太深奥艰涩了,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反映了财经的民智未开。”
李晓晔进一步阐述道,“而内容创业的本质是影响到相关领域精准的人群,甚至影响到最终的决策。”
有影响力的内容核心是专业程度,但如果你的内容没人看或者根本看不懂,又谈何影响。
因此,她定下的方向就是做:娱乐化的财经新闻,以诙谐有趣的噱头(如明星、热点时间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但以专业财经的角度做深度解读。
在内容推广方面,由于自身比较谨慎,李晓晔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微信的红利期已经过了,短时间内想要获取大量真实活跃的粉丝已并非易事,她认为与其“死磕”微信流量,不如转换运营推广思路,另辟蹊径。
“野马财经”的内容创作团队多是出身传统媒体,有着丰富的媒体资源,“我们在最初就与四大门户网站、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38家媒体敲定了内容合作,算是财经新媒体里铺设渠道比较多的了。”
李晓晔说道,“虽然我们的原创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量并不是特别多,但从全网来看,可以辐射到大量人群。通过这种方式来快速建立我们的影响力。”
去年7月,“野马财经”获得了500万的天使投资,估值6800万。
“我们的战略布局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端布局内容,为后端业务发展打基础。未来后端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