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为IPO出下策 不裁员就挺不过去了!
在智能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不少手机厂商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调整期
每次走到街上,都能从大街小巷的广告宣传上看到智能手机的宣传,从功能机换代到智能机的红利几乎已经看不到身影,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以二三线城市尤甚。
从数据来看,中国手机市场2016年同比增长8.7%,前五被OPPO、华为、vivo、苹果以及小米分列,魅族、三星和金立等被计入“其他”之列,瓜分市场剩下的33.5%。
在智能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不少手机厂商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调整期。随着用户消费升级以及周期的改变,在加上已经回归的老牌诺基亚,和即将回归的夏普等,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由此来看2017年的手机市场增长会趋于放缓。
互联网品牌手机生产出后不愁销售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当下进入资本说了算的血海阶段。魅族自2015年开始了机海战术,自从阿里战略投资后,2016全年共推出14款新品,甚至曾经一个月开了三场发布会。在魅族的销量增长了350%的同时,人员规模也增长到接近四五千人,同年又引入了天音控股作为股东,天音控股显示:魅族2016年上半年营收70亿元,净亏损超过3亿元。
魅族今年1月份对外宣布,2016年总销量突破2200万台,虽没有完成2500万台的预计目标,但较2015年增长10%销量,在2016年中实现了扭亏为盈。
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曾表示,预计上市。魅族黄章也曾喊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的目标。于是,魅族成为这两年手机圈中发布会开得最多的厂商,产品型号纷繁复杂。对于战略的转变,魅族总裁白永祥称,从以前的利润优先,变成了销量优先,这样才能(让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
但从目前市场的表现看,魅族的转型也许算不上成功。“魅族去年除了魅蓝外,几乎少有叫得出的明星机型,并且如果要上市的话,基准年是不能亏损的,魅族此时的账面必须要有盈利数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一些魅族老员工称,2016年魅族手机实际销量仅为1990万部,如果不包括魅蓝系列,销量不到300万。如果属实,这打脸声简直是啪啪的!
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要么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要么最近一年盈利,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魅族想要冲击IPO,首先是需要持续的盈利。
因此,外部不够力,内部想方法。魅族的人事部门从年初开始就通知“需要对于冗余的人员进行优化”,与大规模裁员相伴的,素来还有大的内部人事变动,某魅族在职内部人员表示“总有些想离职的挤进这个(裁员)名单,拿不到补偿就很不满。”裁员属于正常优化,每年都有。
有人评价“这是一场没有绩效标准的考核,也有人称既然要裁员,为什么在过去两年仍然进行大量招聘。”
和去年2016年初魅族“高调”声明裁员比例不超过5%不同,魅族近期正在进行新一轮裁员。且此次裁员规模更大。有魅族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员魅族的相关补偿还做得比较到位,赔偿金为N+1,并且公司给得很及时,年假也将翻3倍赔。
魅族官方发言人则表示“今年魅族确实有10%的裁员计划,但与去年类似,是正常的人员流动优化。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优化组织结构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只不过从去年的5%提高到了10%,主要为上市节约成本。”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魅族员工数量已经达到4000人,每年都可能淘汰掉尾部10%的人,而这次裁员5%,可以看做是企业常见的末位淘汰。
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表示,此次魅族对于国内市场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利润的考虑,精简人员,准备迈向中高端市场。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成本、产品销量、市场投入上都是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标。此次裁员被外界解读为为了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有意控制成本,为未来新的融资和IPO做准备。但魅族目前,还是更多地在低端机市场徘徊。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在今年1月份的媒体采访中表示,魅族2016年新产品过多,2017年将有所调整,产品会聚焦,缩减部分产品。此次裁员主要是为腾出空间引进高质量人才。据介绍,魅族接下来会引进的人才包括互联网运营、线下渠道和海外市场三个方面。
有消息称魅族计划采取的新的营销战略:在近期正在研发一款拥有中端规格及配置的9.7寸新平板,但不管怎么说,魅族若想提高手机在中高端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增加利润和品牌形象也就更加必要了。
最后一句:据说魅族的新平板价位很亲民,讲真,你会去买吗?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授权野马财经发表,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