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go│ 传播管家为何牵手钉钉?觊觎300万用户

2017-03-23 15:44:32
叶露
关注
2017-03-23

作为传播领域的滴滴,传播管家试图“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传播”

初见传播管家CEO李云龙,留下的印象可以用2个词概括“儒雅、不急躁”,与《亮剑》中同名团长的性格相比大有不同,不过,传播管家的这位李云龙在“亮剑”时也毫不含糊。


640.webp.jpg


传播管家可以说是传播领域的滴滴,自成立以来就以独特的共享经济模式为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传播服务,在PR界独树一帜。如今,传播管家牵手阿里旗下的企业沟通平台钉钉,欲在300万家企业中深耕。


基因契合


谈及与钉钉的合作,李云龙用两个字概括了原因:契合。


联华盛世、蓝标等公关传播公司此前定位都是服务成熟企业、大型企业,并不能覆盖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碎片化传播需求。可逾600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觉醒,营销需求逐渐强烈,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渠道。


而传播管家可以说是为服务海量用户而生。正如李云龙所说,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广撒客户网,只能用众包的方式来实现。


640.webp (1).jpg


目前传播管家两手抓,线上平台一端连接服务者(传播管家称之为“作客”),如自媒体人、记者等,另一端则连接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主要针对预算少,需求碎片化的企业,以“小而美”的商业写作为突破口。另一方面则仍干着老本行,推出标准化套餐或者定制化方案。


上线一年后,传播管家虽然已经积累了4000多家企业客户,但整体来看,客户规模仍需壮大,在客户挖掘方面与钉钉的合作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钉钉作为阿里企业社交的“意外惊喜”,可以说激活了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进驻了超300万中小企业。2017年2月底,钉钉推出“春泥计划”,联合内部阿里商旅、天猫企业购、阿里云、千牛、网销宝、阿里妈妈等事业部,并针对中小企业发放10亿元巨额补贴,解决企业的差旅、采购等痛点,提高办公效率,“像春泥一样提供土壤和养分”。


这意味着钉钉将开放更多的B端入口,为更多领域的服务商提供机会。此前钉钉创始人陈航也曾说过,钉钉是一家能力有限的团队,专注于平台的打造,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独立服务商。李云龙表示,为更好的服务企业,钉钉上现在已经入驻了各个板快的服务商,而在传播领域,钉钉不可能跟某个营销公司合作,“因为无法满足这么大体量的客户需求”,只能选择众包平台。


目前传播管家已在钉钉上线三周,每天的企业使用名额都被秒抢。


让传播简单点


不过,传播管家入驻钉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包括页面的设计要与钉钉相符等等,上线后,“手快有手慢无”的体验也着实让传播管家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最直观地来看,牵手钉钉,融入阿里巴巴的企业生态圈,对于传播管家来说是从自己的线上平台或者人脉资源跨入拥有海量企业的平台,服务于300万钉钉用户,为其提供标化或者定制化的传播方案,大幅降低获客成本,拓宽渠道,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


利用钉钉的导流,传播管家可以修订产品模型,尽快验证产品模式。李云龙解释称,其实,渠道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接入钉钉后会更利于传播管家梳理服务流程,以前作为撮合者,促成了很多碎片化的需求,但在中小企业的传播方案以及传播效果方面,线上数据太少,没法用数据分析客户的喜好,但随着入驻钉钉,日后将会有大量的数据进来,传播管家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标准化以及自助类的产品。


而钉钉为服务商创造这样开放的接触客户的机会并给予阿里的数据、资源支持,于自身来说也是一剂良方。毕竟只有放开闸口,才能创造繁荣的业态。


面对严苛的入选条件,传播管家在钉钉上已经证明了自身实力,但目前传播管家并没有实现线上盈利,在共享经济的风口还需苦练内功,依靠背后联华盛世传统业务的优势提升新业务的服务水平,正向发展。


以往的“传播难”问题或将进一步得到解决,空间、时间的限制逐步缩小,传播管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拓宽挖掘客户的渠道,抢占市场,目标就是最终促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传播”。


生活是一种修行


从2015年11月入局至今,传播管家已经有超4500名服务者入驻平台,逾17万的媒体资源,以及近4000家企业在这里发布传播需求,并再次拓宽客户渠道,入驻钉钉。


李云龙坦言,“这并不容易,以前总是在思考如何拿下大客户的预算,而现在做众包平台,更需要考虑的是用户愿不愿意使用,从市场的痛点出发为用户服务。”


”坑“多了,也就成长了。


640.webp (2).jpg


在李云龙看来,传播管家在一开始的客户定位上就”剑走偏锋“,把客户群体定在创业公司,并为此在各大孵化中心铺设了很多服务器,然而,转化效果并不好。


“这样的定位就是个伪命题,看起来创业公司千千万,而实际上企业购买能力相对差,需求也不明确,我们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沟通,回报率太低。”不过,抛弃该客户群并不是传播管家的应对招数。


李云龙告诉野马财经,“标准化”就是解决办法,传播管家起撮合作用,成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传播的第一入口,至于企业是想要998元的简餐还是6000元的半自助餐,完全看企业自身的需求,甚至还可以直接来个2万或20万的定制化传播方案,“难两全,但企业有选择余地”。


与客户定位这个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降维打法“,李云龙解释,降维是指用一市场的理念和资源开拓二三线市场,因地制宜。


”面对物美价相对廉的传播方案,按理说公司不应该愉快地接受吗?其实不然,企业在分不清楚品牌传播与营销需求时(即传播效果长短),教育成本很高。”传播管家在这种情况下还发现了商机,并增加了一项新的业务——针对中小企业的品牌传播培训。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绕不过的话题就是一个“钱”字。而面临资金与生存的问题,传播管家是幸运的,背后依托国内公关传播机构联华盛世(837825.OC),天使轮也由联华盛世主导。


融资是创业公司发展很重要的方式,日后传播管家将走上独立发展,独立上市的道路。目前传播管家已完成一部分Pre-A轮融资,后续注资也正在洽谈之中。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拓展现金流业务,用旧模式养活团队,试着把线上众包的新模式跑出来。”李云龙叹道,创业时想得很完美,却总是在做妥协。


以往的坑已经跨过,或许还打湿了鞋,但传播管家正在沿着既定的方向在前行。


回想起最开始创业时的权衡,包括失去公关总监甚至副总裁的职位、几十万的年薪、相对舒适的生活等,李云龙很淡然,“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一种修行,有选择也是一种幸运。”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叶露
10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