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紫光集团破产重整,阿里要出500亿拿下?

2021-07-26 11:00:37
无冕财经
关注
2021-07-26

尽管深陷资金困境,但紫光集团手中仍然掌握不少优质资产和科技、人才等资源。

图片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黄琪鑫

编辑:雷缓之

设计:岚昇

实习生:武宜和

因资不抵债,清华系旗下的紫光集团难逃破产重整的命运。

7月16日,距紫光集团被债权人徽商银行申请破产重整一周后,法院裁定受理该申请,并指定紫光集团清算组担任紫光集团管理人。

这意味着3000亿芯片巨头紫光集团,在债务危机爆发八个月后,最终走到依靠重整寻求再生希望的阶段。

根据市场传言,此前已有多方投资者表示出接盘意向。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团与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企业考虑收购紫光股份的股权,出价或达人民币500亿元;此外,还有其他几家投资人也向紫光集团提交了重组方案。

 负债2000亿,重整求生

紫光集团破产重整的序幕,是由同样处在舆论焦点之中的徽商银行拉开的。

2020年,徽商银行的净利润出现了自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不良贷款增加了136%。正值大股东转让权扑朔迷离之际,7月8日,徽商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北京一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法院受理紫光集团破产重整的申请后,紫光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等先后发布公告表示,紫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将可能对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

作为清华校企的三大派系之一的“紫光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紫光集团51%的股份,为其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3007.53亿元,总负债为2106.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05%。

图片

▲紫光集团的股权结构。图片由无冕财经制作。

自2020年11月起,紫光集团的几只债券相继违约后,这家千亿校企的资金困局彻底暴露出来。为了回笼资金,紫光集团曾经通过转让旗下公司紫光展锐、紫光股份的部分股权回笼上百亿资金。但由于债务规模巨大,紫光集团自救乏力,从2021年1月开始与战略投资者进行广泛的接触。

终于,在北大方正进入破产重整一年半后,紫光集团也将通过此途径化解巨额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破产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重整是指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使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避免关门清算,从而获得恢复生机的机会。而踩雷紫光集团的银行、私募基金等相关债权人,都不会希望紫光集团倒下,而作为辉煌一时的清华校企,从社会影响上来说,各方也希望能够盘活企业。

 多方力量角逐,谁来接盘?

尽管深陷资金困境,但紫光集团手中仍然掌握不少优质资产和科技、人才等资源。

紫光集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紫光集团主攻芯片及大数据储存领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3000亿资产的芯片行业巨头,旗下包含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以及非上市公司长江存储、紫光展锐等。天眼查显示,紫光集团旗下控制企业超300家,间接参股企业超1000家。

图片

▲紫光集团的产业布局。图片由无冕财经制作。

与北大方正重整招募时出现几十家投资者竞争的局面相似,颇有价值的紫光集团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7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与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企业正考虑收购紫光股份的股权,出价或达人民币500亿元。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尚未回应此事。

阿里巴巴为何对紫光股份感兴趣? 资料显示,紫光股份是紫光集团云网板块的核心企业,也是全球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服务的领先者,紫光集团持股有紫光股份46.45%的股份。而紫光股份及旗下新华三集团近年来加速拓展物联网、智慧云等业务。

另一方面,紫光股份的业绩表现也比较出色。据悉,2020年,紫光股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7.05亿元,其中,新华三营收367.99亿元,成为紫光股份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和业绩增长点。

此外,据“金融监管研究院”报道,2020年底紫光债券违约后,由北京市政府和紫光母公司清华控股领导的工作组进驻紫光集团,向外寻求紫光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其中,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市政府和专注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资人均向工作组提交了重组方案。

上述报道表示,工作组已经否决了另外九名只提交了局部重组方案的投资人,因而紫光集团整体引战的可能性比较大。

太平洋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紫光集团债务规模较大,卖股票回笼资金可谓杯水车薪,故减持子公司股份的方案并不可取。更为可行的解决的方向是在工作组牵头下引进战略投资人。

究竟哪家投资者能从竞争中胜出,最后成为这家复杂且庞大的千亿校企的新主人呢?

 为疯狂融资扩张买单

从2012年起,紫光集团开启了资本腾飞之路。短短八年时间里,紫光集团从一家总资产不到70亿元的校办企业,膨胀为资产超过3000亿元的行业巨头,总资产和总负债翻了近45倍。

紫光集团以惊人速度扩张的背后,却因高杠杆运作,负债率攀升,为资金流动性危机埋下了隐患。

而紫光集团大肆并购的关键人物,就是健坤投资集团董事长、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2010年,赵伟国成为紫光集团总经理,后通过资本运作,凭借健坤投资持有紫光集团49%股权,成为紫光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图片

▲“芯片狂人”赵伟国。图片来自网络。

在赵伟国的主导下,紫光集团在半导体行业迅速整合,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紫光集团累计斥资1000亿元收购,收购标的包括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新华三和法国智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等。而赵伟国其人也被称为“芯片狂人”。

然而,半导体业务投入高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加之紫光集团过度依赖债券融资,不断累积的债务危机爆发。

从2018年起,紫光集团举债扩张的模式失灵,开始寻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化解危机,然而,引战工作未能有进一步进展。2019年,紫光集团无法继续依靠发债融资,加之紫光集团频繁收购,到该年末,紫光集团的商誉已高达539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达68%,资金流动性风险一触即发。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紫光集团的有息债务已经累积到1566.91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为814.28亿元,占比51.97%%,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如今,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引发了业界对于旗下长江存储芯扩产计划能否顺利进行的关注。在当下芯片供应紧缺的背景下,以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为首的国产存储企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对此,7月16日,长江存储向外界表示,紫光集团是其投资股东之一,而长江存储有独立的公司治理架构并始终保持独立经营。目前,长江存储的管理团队稳定,运营正常,资金储备充裕。长江存储的经营活动将不会受到紫光集此次破产重整的司法程序的直接影响。

对于紫光集团而言,在校企改革的背景下,过去十年经历了快速崛起又全面崩溃。下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后能否涅槃重生?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无冕财经
500文章
·
0评论
·
4粉丝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