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截胡还是点炮?

2016-03-02 19:30:14
4号野马
关注
2016-03-02

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的消息已经尘埃落定。交易双方处境各不相同,手持3亿美元融资的58到家目标是杀入整个美业市场;而按照市场传言所称,曾获千万美金融资的嘟嘟美甲则以低价“卖身”。

从2015年开始唱衰O2O领域的声音早已屡见不鲜,如今又增添了新的例证。


2月16日晚间消息,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消息最终被证实。关于收购的金额,业内一直存在多种猜测,虽然58到家CEO陈小华否认了之前盛传的200万元的说法,但相较于2014年嘟嘟美甲获得的来自红杉资本和源码资本1000万美元A轮融资来说,投资人仍旧是回本困难。


相较于其他因资金断裂后倒闭关门的创业企业,嘟嘟美甲无疑是幸运的。据58到家回应,在收购嘟嘟美甲后仍将保持其品牌的独立运营,并入到58到家的丽人部,并将协助嘟嘟美甲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伴随嘟嘟美甲被58到家收购,美业类APP领域又将重新洗牌。


嘟嘟美甲,这家成立两年不到的企业,曾在美甲类业务上与河狸家竞争激烈,被行业和投资人寄予厚望,如今行市走低进而被58到家低点收购,业内对这起收购看好者实则不多。那么,58到家抓到嘟嘟美甲这张收购的牌,究竟是截了胡还是点了炮呢?

  被收购之前:缺乏模式生命力下的抗争

从2015年中左右开始,有关嘟嘟美甲的负面新闻就层出不穷。期间,不乏美甲师大量出走、业绩一路下滑等劲爆猛料。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生存至2015年底,嘟嘟美甲“欲卖身自救”的传言似已坐实。彼时,有媒体报道泰笛洗涤将接手嘟嘟美甲。而2015年1月,泰笛洗涤与58到家刚刚完成了全面战略协议的签订。最终,泰笛洗涤与嘟嘟美甲并未走到一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嘟嘟美甲的处境不容乐观。嘟嘟美甲曾经的竞争对手河狸家创始人“雕爷”孟醒发文将嘟嘟美甲走向颓势的过程总结为:“从皮上看,死于融资。从肉上看,死于口碑。从骨上看,死于模式。”


事实上,资金链条的驱紧,是促使嘟嘟美甲易主的原因之一。从2014年10月嘟嘟美甲公布A轮千万美元量级的融资,之后再无资本上的动作。而与河狸家的竞争消耗以及身处O2O这一烧钱领域,使得1年多之前的有限融资随着不断扩张而迅速缩水。


嘟嘟美甲的7个创始人均是技术出身,CEO王彪曾将嘟嘟定义为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要用技术的手段实现服务资源的标准化”。


在孟醒看来,嘟嘟美甲商业逻辑脆弱的关键就是出在这个“标准化”上。王彪采取的是B2C的运营模式,简言之就是在嘟嘟美甲平台上的美甲师,统一接受嘟嘟美甲标准化的管理,统一美甲款式和定价,再由平台按照就近原则指派订单,将美甲产品发展成标准化的产品。



嘟嘟美甲的商业模式虽然可以保证平台上所有美甲师的人均收入,但“大锅饭”式的模式弊端也很明显。相关行业人士评论认为,第一,统一款式和定价难以体现美甲师的个人价值,优秀的美甲师难以脱颖而出,也就造成了一批优质美甲师的出走;其次,标准化的产品,难以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要,要知道美甲的顾客是女性,她们最深恶痛绝的就是“撞衫”,因此嘟嘟美甲消费频次低不高;再次,O2O模式虽然省去了店租等成本,但美甲师上门的时间成本仍旧很高,单一的上门美甲服务难以平衡整个利润链条,这也是嘟嘟美甲难以在获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

  并购之后:成为棋子一枚,价值待观望

嘟嘟美甲尽管面临独木难支境地,但是仍拥有一定的平台品类价值。


在确认收购嘟嘟美甲的消息之后,58到家负责人向《无冕财经》透露,合并后58到家在美甲样式、美甲师、美甲工具各方面与嘟嘟美甲进行资源互补,2016年58到家将重点发展美业类服务。并表示,收购嘟嘟美甲是差异化经营的第一步。“嘟嘟美甲仍具品牌价值,弥补了58到家在华东布局的不足,整合完后会独立运营,形成差异化。58到家不会拘泥于模式,哪个效率更高、哪个体验更好就选择哪个,未来会形成多品牌多模式运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有着3亿美金融资在手的58到家自然不差钱,此番收购嘟嘟美甲也只是完成美业布局的其中一颗棋子而已。但对于58到家进军美业市场,业内却少有赞同之声。


在收购嘟嘟美甲之前,58到家也有自己的自营美甲业务,但是从各方消息来看,自营的美甲业务也发展的并不顺心。早在去年的9月份,就爆出58到家美甲师大规模的离职,原因是薪酬制度的改变,增多劳动强度却降低奖励额度引发美甲师不满。而此次合并嘟嘟美甲,无疑也只是增加了一个流量入口和资源,本质上的商业模式并未发生改变。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收购“意义大不”。他认为,其一,此番收购虽未透露具体价格,但估计难有高价;第二,58到家全资收购嘟嘟美甲,而光靠收购无法完成其美业O2O的整体布局,意味着最后发展还是需要58到家来耗时耗力耗钱的为其投入,不具备行业价值;第三,本质上嘟嘟美甲和58到家美甲类业务的商业模式没有变化,仍旧没有解决美甲师个人价值的问题,美甲师的留存率和顾客的复购率都依旧还是问题。


一个烧掉投资人千万美元资本没有都没有做起来的事情,58到家接手后真的能够起死回生么?


对于58到家来说,这确实一个问题。58到家作为平台服务门类众多,同时,在美业类一项之中,它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已经估值3亿美金的河狸家。河狸家创始人雕爷对于58并购嘟嘟美甲的态度颇有些不以为然,毕竟除了美甲一个细分领域,58到家需要兼顾的需求太多。


事实上,58到家的服务项目类目包括了上门美甲、家政、上门洗车、汽车陪练、上门推拿等等,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过58到家一个月所消耗掉的运营成本高达上千万元,单就洗车这一个项目,扣除掉成本和服务时间,一单就要补贴近50元。


尽管58到家一开始就以价格战切入每个领域,但在各个领域依然有着占领绝对市场份额的强力对手,其用尽全力消耗着更多的资金来保住市场份额,很难想象还在持续扩张之中的58到家这种大手笔的补贴方式到底还可以支撑多久。


58到家目前自营业务有美甲、保洁和货运,而据陈小华透露目前58到家对于美业的逻辑是70%的女性掌握着家庭的财政大权。58以美甲美妆等高频次服务入口切入女性消费市场,扩大到家品牌的影响力,随后在保姆、月嫂等高客单价的品类获得盈利。但目前来看,这几大业务之间的转换效率,尚未得到事实验证。


按照陈小华的预期,58到家全年将会投入超过一亿美金。由此可看,收购嘟嘟美甲,只是58到家的一次小试牛刀,并且58到家也做好了“烧钱”换取市场的准备。那么,嘟嘟美甲能否凭借58到家的东风成功复活,还有待时间验证。


作者:廖宁

版权声明: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本文已加原创标识,无需联系我们即可转载,转载时,请注明转载来源及作者姓名。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EudoraTian)。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4号野马
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