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新三板企业虚增收入的探讨

2017-02-11 14:16:17
掘金三板
关注
2017-02-11

新三板企业数量过万,然而其中真假却难以分辨,接下来笔者就以下面的故事为例,给大家讲一个有关新三板企业的虚增收入的案例,一起共同学习探讨。

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新三板企业数量过万,然而其中真假却难以分辨,接下来笔者就以下面的故事为例,给大家讲一个有关新三板企业的虚增收入的案例,一起共同学习探讨。

陈述事实

某新三板挂牌公司A实际控制人持股70%,其亲兄弟在2014年新设公司B,2015年开始B与A公司发生业务往来。A的主营业务是生产人手一把的绝地武士宝剑剑柄所需要的母机器,而B则是利用母机器为著名武器生产厂商腾龙、POOP的一级代厂商上市公司C,外包生产剑柄。

A公司2015年实现收入39000万元,利润7145万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000万元,利润4500万元。但是2015年有42%的收入是通过关联方交易实现的,即B购买A公司产品。2016年上半年则有50%的收入是通过关联交易实现的。

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A公司这么解释该交易。本公司与B公司发生上述关联交易的原因在于,公司为了争取与C公司的业务合作机会,将公司的母机器供给C公司试用,C公司试用本公司产品出来的产品顺利通过其质量检验,同时公司产品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生产效率、故障率等均可与进口产品媲美,而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因而与C公司达成业务合作。由于C公司部分产品采用外包方式委托给B公司生产,公司将产品销售给B公司。


并不能说关联交易一定就是虚构的,毕竟亲兄弟明算账。但是,该项交易存在极为明显的虚增交易的特征,无现金流产生,收入巨大,应收款巨大。

提出问题


从应收账款余额看,上市公司付款速度较快,应收款余额只有收入的11%,付款条件极好。3-4名企业未进入应收款前五名。而应收款第五名的余额是38万元,基本可认为3-4名客户已都将款项结清,即使未结清,也不会超过38万元,金额非常小,可忽略不计。B公司的应收和销售比例则非常怪异,仅仅付款了2000万元!


关联企业还是较大的采购量,但是应收款没有增加,似乎迹象好转了。但是,真的如此么?

2016年12月,公司公布公告,关联企业B公司与某融资租赁公司发生2000万元交易,公司为了促进资金回流,为这笔交易提供连带担保。暂时还不知道这笔交易是否是新增业务还是原有存量交易上的融资租赁。但是,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一笔表面上是正常经营活动实际却是融资行为的交易。笔者特意请教了一位融资租赁的老前辈,他说:“一定要看这个交易的合同是否真实,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解析问题

问题一:资产结构不合理

2015-2016年,B公司总共向A公司采购货物超过2.2亿元,根据披露的信息,单价为26万元/台,共计846台机器设备,该设备占地2平方米。假设在一个完整的厂房,算上周围的通道、合理工作区域,物料存放等,每台机器需要占地10平方米。故而关联公司B公司需要有生产车间8460平方米。生产车间以外需要办公大楼和仓库、还有空地、员工宿舍等。占地面积至少需要30000平方米,约45亩。加上地面建筑等固定资产,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就散,大约有4000万元左右的建筑价值。

根据某著名数控上市公司出具的担保协议,为B企业采购的3000万设备进行融资租赁担保。截止2016年5月31日,B公司资产总额为32,111.2万元,负债总额为22,145.97万元,净资产9,965.3万元,营业收入5,651.6万元,利润总额2,493.2万元,净利润1,869.9万元。(以上数据未经审计) 总资产减去采购及固定建筑资产,仅仅剩余3000万左右留给存货、现金、应收账款、进行分摊,这是极为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其过大的关联方采购。如此数额巨大的关联方采购,是不正常的。

问题二:不匹配的设备需求

根据公开信息揭示,B企业采购如此巨大的设备原因是其为绝地武士剑生产厂家POOP、腾龙的上游公司C(一家香港上市公司C)生产的剑柄外协加工。根据香港上市公司C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公司取得POOP、腾龙等公司的订单后,整体收入上升25%,该业务上升50%。 如此算了,B公司需要这么多的设备是合理的?不是!根据C公司订单显示,C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占其供应比例为4.2%,换算人民币大约为2.4亿元。所以,B公司合理估计2016年生产即使全部是供给C公司的,大约为1-1.2亿元之间,并未成为C公司的第一大供应商。常识知道,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其固定资产有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越多,则其生产能力越强,在需求旺盛的时候,收入越多。我们已经确定需求不存在问题,那么根据同类型企业固定资产比较,B公司的固定资产是否过多?


可以看到,同类型的企业无论是香港上市公司、主板上市公司还是新三板公司,其收入比资产规模都是收入较大,资产较小。但是,B公司则是收入太小,固定资产极大!而且不是由于过去投资失误造成的,而是近两年大量采购造成的,在这种以订单定生产的行业,这是极为不合理的事,完全不可能一下子买860余台机器放着等待扩大再生产。所以,我认为,B公司并没有采购这么多设备,而是为了配合A公司虚增收入作假了!

问题三:生产员工费用不合理

A公司2015年总共发生员工薪酬共200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的薪酬为390万元,销售费用的人工支出为560万元,故而生产带来的员工支出是1050万元。

2016年上半年共发生员工薪酬1325万元,其中销售费用的人工支出为503万元,管理费用中的人工支出为360万元,故而生产带来的员工支出是462万元,全年计算也在1000万元左右。

在销售明显扩大的情况下,为什么员工的收入却没有大幅度上升,即使存在统计计算的误差,但是误差幅度也没有明显超出不合理区间。所以,我认为公司生产并未有效扩大!

(本文为掘金三板资深用户投稿。作者:徐告子 )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掘金三板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掘金三板
215文章
·
0评论
·
16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