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宁波银行暴赚60亿!“杉杉系”郑永刚又看上了哪个壳?

2021-02-08 21:33:20
野马财经
关注
2021-02-08

大手笔清仓套现为转型?



图片


作者 | 宋冠宇

来源 | 野马财经


杉杉股份西服起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现上市,没过多久跨行全面转型锂电材料,成为锂电巨头,背后一手运作之人是郑永刚,他也被人称为“实业大佬”、“壳王”。 


如今在他的运作下,杉杉股份大手笔清仓宁波银行、减持洛阳钼业获得近30亿元资金,或是为了收购韩国财团LG旗下LCD偏光片资产输血,实现再一次的转型?

 

近日,杉杉股份(600884.SH)大手笔清仓宁波银行(002142.SZ),套现11.8亿元。


而入股成本不到1.82亿元的杉杉股份,却自2014年至今,通过减持合计套现超过56亿元,如果再算上历年现金分红收益,其投资收益率或将超过33倍,合计投资收益超60亿元,引发市场热议。

 

图片


清仓宁波银行,爆赚33倍

 

早在1993年还在做服装生意的杉杉服饰,就开始投资申请设立了宁波杉杉城市信用社。而后经历合并重组增资等一系列动作,有了今天的宁波银行。

 

如今杉杉股份选择清仓宁波银行,算上历年现金分红收益(税前)超过6.5亿元,投资收益率超过33倍。

 

图片


而杉杉股份作为最初持有宁波银行1.79亿股的第三大股东,其实从7年前开始,就通过交易所减持宁波银行股份1554.98万股,2015年继续减持3348.64万股。而后两年连续减持330万股和2869万股。

 

从公告来看,从去年到今年1月为止,杉杉股份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数次逐步卖掉其持有的宁波银行股份7335万股,交易成交金额共计约12.95亿元。

 

近三年累计减持高达1.7亿股,直到今年初将最后870.88万股出售后,杉杉股份不再持有宁波银行股份。

 

此外,不光有杉杉股份连续几年减持的动作,还有2020年杉杉股份全资子公司宁波创投在斥资4个亿认购宁波银行1900万并在同年完成出售,获得2.2亿元的收益。

 

如今,虽然杉杉股份不再持有宁波银行股份,不过还有其他金融资产,2010年,杉杉股份入股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持股7.06%,此外杉杉股份还持有一家于2017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综合性融资租赁公司——富银。

 

一位金融业十余年资深从业人员认为:“宁波银行在2月5日的股价达到43元/股,在上市银行中已属高价的,在此刻选择清仓确实是个好选择。利用这笔资金可以继续做企业转型的动力。”

 

除了减持金融资产宁波银行之外,杉杉股份还在减仓洛阳钼业(603993.SH)。洛阳钼业经过50多年发展,目前在中国区已发展成为主要从事钼采矿、钼选矿、钨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生产规模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而杉杉股份对洛阳钼业的投资还要追溯到2017年。那时杉杉股份对洛阳钼业进行了战略投资,以18亿元认购后者收购海外金属资源的180亿定增项目,此后持有股份占洛阳钼业总股本约2.18%。

 

2020年8月12日至2021年1月5日,宁波创投出售所持有的洛阳钼业7292.87万股,交易成交金额约4.2亿元;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2月5日,宁波创投再次出售所持有的洛阳钼业股份1.43亿股,交易成交金额约9.4亿元,前后合计约为13.6亿元。

 

也就是说,到目前宁波创投仍持有洛阳钼业2.31亿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07%。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短期内连续减持宁波银行和洛阳钼业,其交易成交金额累计约为25.4亿元。对于杉杉股份集中大手笔套现的举动,杉杉股份未正面回应,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 


跨界的实业资本大佬郑永刚

 

郑永刚,1958年生人,祖籍浙江宁波,这里可是近代以来中国诞生诸多富豪的地方,买办、银行家聚集之地,几乎撑起了上海商业的半壁江山,徐志摩父亲便是当地著名的商人。

 

如今,这里仍然聚集着众多资本大佬。

 

关于郑永刚早年经历,他鲜少对外透露,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他表示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北海舰队做一名汽车驾驶教练,讲机械原理和交通规则。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31岁郑永刚便成为甬港服装总厂的厂长。1992年,宁波甬港服装总厂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后,杉杉股份实现上市。

 

事实上,1992年时,甬港服装总厂还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杉杉股份上市后,甬港服装改名为宁波杉杉集团有限公司,郑永刚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后,“杉杉”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

 

杉杉股份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1999年,郑永刚开始多元化发展战略,杉杉股份开始布局做新材料,成为一家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当很多人不理解,郑永刚总是跨行,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事实上郑永刚自己给出的解释是,“我其实当时做服装也是误打误撞”。

  

从其2004年至2014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公司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其总资产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哪怕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杉杉股份的总资产也仅是一定的浮动,但到了2009年又开始大幅度的增长,增幅高达70%。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2014年。

 

2014年至今,郑永刚对壳资源有着极大的兴趣,他曾操作过的壳资源包括,商赢环球(600146.SH)、希努尔(002485.SZ)、艾迪西(现申通快递002468.SH)、中科英华(现诺德股份600110.SH)、*ST江泉(600212.SH)、新华龙(603399.SH)等。

 

不仅如此,2014年起,杉杉股份逐渐割舍服装板块的针织品业务。另一方面,杉杉股份参股宁波银行、开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业务。对此,郑永刚毫不讳言的表示:“依靠服装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014年2月,杉杉控股成立上海坤为地投资控股公司,开始建立投行团队,并且开始战略投资、收购兼并,以及整合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源等业务。平台成立后,“杉杉系”先后参与多家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杉杉系”的资本市场进击路

 

2014年底,停牌两个月的艾迪西公告称郑永刚将成为其新的实控人。股权转让方案显示,郑永刚通过其控制的公司以溢价购买的方式,获得8950万股,共出资12.9亿元。

 

通过郑永刚的运作,最终申通快递成功借壳实现上市。此后,郑永刚便择机退出。

 

2019年3月,锁定期为3年的泓石投资(郑永刚实际控制)开始减持。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泓石投资已通过多次减持,套现金额达9.1亿元,若所有股份全部实现减持,套现金额大概在23亿左右,泓石投资可以净赚10亿元左右。

 

从上市伊始到2015年,杉杉股份股价从最低0.55元/股到27.19元/股(前复权价),翻了近50倍,由此郑永刚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频频登上富豪榜。截至2019年10月,郑永刚则以105亿元财富登上胡润富豪榜,排第370名。

 

然而,在资本市场四处出击的郑永刚,当初起家的杉杉股份却因为锂电业务的下滑,又开始走上了转型之路。

 

2019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下降1.96%;扣非后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46.88%。

 

面临杉杉股份业绩的下滑,郑永刚准备再次转型。

 

2020年6月9日,杉杉股份公告表示,拟以7.7亿美元收购韩国财团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


图片

来源:杉杉股份公告

 

根据杉杉股份当时的交易预案,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偏光片制造商集中在日韩,LG化学为行业三巨头之一,在201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而国内制造商以三利谱、盛波光电为主,市场占有率仅有8%左右。

 

2020年2月4日,杉杉股份发布《关于重大资产购买之中国大陆交割完成公告》,这场拿下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的“豪赌”似乎已经尘埃落地。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对持股公司增资的方式取得LG化学在中国境内新设的一家公司70%的股权,并通过持股公司间接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

 

据了解,LG化学的偏光片位于全球顶尖水平,通过本次收购可跻身于全球LCD偏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是强有力的竞争。

 

杉杉股份表示,通过本次收购进入全球仅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的LCD偏光片市场,并继续维持原LG化学在LCD偏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利用其关键解决方案及技术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此外,杉杉控股内部人士表示,杉杉股份在郑永刚的领导下,逐步聚焦实业发展,,此次偏光片的收购也是未来重要的战略之一。


企业观察员孙艺源认为:“杉杉股份锂电池的业务是纵向一体化的,也促进了公司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转型升级,其锂电池原料供应的市场地位已经有了,此刻的再次转型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这次收购约53亿元,并且要在3年内完成支付另外30%的股权。而截止至2020年第三季度,杉杉股份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仅30亿元,如今通过一系列减持套现或凑够了这53亿元的本金。而这稍显沉重的收购计划,是否能值回票价?从服装到新能源,再到这次进军LCD市场,杉杉股份能否再次成功?

 

你看好杉杉股份的战略规划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2825文章
·
0评论
·
106粉丝
野马财经——穿透资本迷雾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