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营收大涨,新患频出

2020-11-04 20:56:28
蛇眼财经
关注
2020-11-04

中公教育:营收大涨,新患频出


半年前,疫情黑天鹅席卷线下教育机构,好未来、新东方、中公教育无一幸免。而今,疫情阴霾散去,主打线下的教育机构迎来新生,特别是主打公考的中公教育,疫情远走、用户需求扩大,业绩增长比以往更迅速。


近期,中公教育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三季度内中公教育营收为46.31亿元,同比增加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4亿元,同比增加233.58%;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增加212.50%。


第三季度财报一改前两个季度的颓势,恢复“生产力”的中公教育展现昂扬姿态。

图片来自Canva


年度对赌危机解除


对中公教育来说,疫情的危机转瞬即逝,但疫情曾带来的压力历历在目。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中公教育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跌入盈转亏深渊。中公教育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公教育实现营收为28.08亿元,同比减少22.8%;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减少147.26%;扣非净利润为-3.68亿元,由盈转亏,同比大幅减少177.8%。


另一方面,年度对赌临了在即,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公教育却关键时刻掉链子,2020年上半年净利同比减少147.26%,导致下半年营收压力倍增。


2018年借壳上市之际,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签订了为期3年的业绩对赌协议:“2018年至2020年,中公教育扣非净利润数须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


前两年,中公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实际净利润均轻易超过对赌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中公教育2018年营收62.37亿元,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2019年营收91.76亿元,扣非净利润17.00亿元,已连续两年完成对赌。


而粗略算来,中公教育2020年上半年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为-3.68亿元,这也意味着中公教育2020年下半年要弥补3.68亿的亏损还要完成16.5亿的对赌目标,下半年扣非净利润至少要达到20.18亿,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疫情后期国考面试、省考笔试、事业单位、教师招录等考试都在逐渐恢复,中公教育各项业务恢复正常运营,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缓解了上半年净利双降带来得对赌压力。


从中公教育公布数据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共实现营收74.39亿元,同比增长2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1亿元,同比增加37.76%。也就是说离今年16.5亿的对赌目标仅差3.29亿元,且按中公教育这样的发展速度,下一季度业绩必能满足3.29亿元的条件。


对赌危机告一段落,中公教育继续在公考快车道上飞驰,而在“经济内循环”以及公考政策的号召下各类公考扩招,市场红利涌现中公教育领先优势还将持续。

招考热潮下,中公飞驰


时代孕育独角兽,市场需求加速独角兽成长,中公教育在不断爆发的市场需求中,夯实自身综合实力,将一众同行甩在身后。


早前,公考市场中公教育、华图教育双寡头赛跑,华图教育甚至高中公教育一头。不过,随着中公教育顺利上市,而华图教育自2012年首次接受A股上市辅导之后,又多次尝试登陆A股仍无疾而终,以至于中公教育拉开了和华图教育的差距,一个向上走,一个往下跌。


2018年底,中公教育借壳登陆A股,股价仅为3.68元/股;2020年11月02日,中公教育大涨,截止13:16,报价41.5元,涨幅5.01%,成交86466手,成交量3.51亿元,换手率1.1%,公司市值上涨至2658.15亿元。


公考市场潜力无限而中公教育盈利能力强劲,资本青睐意料之中。


在市场层面,稳就业政策刺激下公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国考简章透露,在去年扩招20%后,招录人数继续增长至25726人,报名人数达157.6万,增长超18万人,国考热度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省考扩招趋势明确,中公、华图、粉笔公考等公考机构必将受益。国信证券分析:“国考作为省考的先行指标,对省考招录规模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结合过去几年的表现,国考与省考的招录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预计2021年的省考有望延续扩招趋势。”


在盈利能力层面,沉浸于市场红利中的中公教育,将业务拓展至教师培训、事业单位培训以及综合招录培训,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职业培训,还在319个地级市建立1104个直营网点进入下沉市场,盈利能也不断加强。


财报数据显示,中公教育的业绩呈现出逐年稳增趋势,2018年营业收入为62.37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为91.76亿元,同比增幅达47.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3亿元和18.05亿元;同比增幅超50%,达56.55%。


再有,中公教育乘风而上,加大各项支出以期实现业绩稳步增长。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中公教育应付职工薪酬为6.02亿元,同比去年4.11亿元增长了46.49%,系经营规模扩大,人员成本增加所致。


天时地利人和,搭上了公考行业快车的中公教育往前驰骋,扩张态势强劲。不过,其独特的协议班模式(若无法通过考试将退还学费的班次)引来了无数纠纷,陷入口碑风波。


新问题涌现


中公教育凭借协议班模式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口碑问题如影随形。


2020年7月份,中公教育因过多用户投诉“不退费,退费难,霸王条款”,被海淀区市场监管总局点名。不仅如此,在黑猫投诉、聚投诉平台上,有上千条用户投诉中公教育存在退款难的问题,投诉原因还有师资、教学质量差等。


中公教育被投诉原因直指协议班,而协议班又是中公教育提高参培率、增加现金流的利器。接下来,如何维持教学质量口碑,同时保证协议班能可持续进行成为中公教育扩张之外,急需解决的问题。


毕竟,用户愿意报协议班是因为中公教育承诺“保过”,不过的话会全额退款,如果口碑成问题那么再怎么诱人的条件都吸引不来用户。加上,华图教育、粉笔公考等竞争对手奋起直追,内忧外患夹击中公教育并没有表面看着光鲜。


另外,中公教育在公考领域是个老大哥,可在考研、职业资格培训等细分行业里,中公教育还是个小新人,其必须要在管理、获客上投入巨额成本才有可能从竞争激烈的细分领域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中公教育盈利能力强劲,资本加持下,市值水涨船高、屡屡创新,但是受退协议班退款纠纷影响,其“公考第一股”的品牌声誉不断下滑。在教育领域,用户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学质量、师资、口碑永远是教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当下急于扩张的中公教育犹如在在悬崖边上起舞。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蛇眼财经
238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ta)沒有留下签名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