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首创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 引导全球资本有效配置

2016-04-04 11:32:37
视野
关注
2016-04-04

“亚投行”及其主导的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成为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各界追逐的热点。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分化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拉动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共识。全球经济复苏的“巨轮”起航在即,一部由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首创的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无疑将成为“巨轮”航程中最为响亮的“号角”。

48日,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发布会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这标志着火热推进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有了科学的信用评级方法作为有力支撑。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一轮发展新机遇。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每年基建投入约1万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之前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万亿美元。同时,发达国家出于更新升级老化基础设施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双重目的,也在陆续推出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国家基础建设规划》,未来10年的基建投资需求达3830亿英镑。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需求高达50万亿美元。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正掀起一轮新高潮。


如此庞大的投融资需求,同样迫切需要一套针对基础设施的科学评级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评级信息以甄别有价值的基础设施项目,引导全球资本有效配置。大公全球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方法应运而生,这也是大公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又一贡献。

    

在此之前,国际信用评级方法中缺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专门针对基础设施风险要素内在联系进行系统性分析的专业性评级方法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信用评级。据了解,现有国际评级方法中,一类是项目收益债的评级方法,缺乏针对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专门评级分析;另一类是针对电力、港口、机场等具体项目类型的评级方法,仅从市场、竞争等经营层面进行分析,缺乏对建设阶段的考察。此外,国际上用于评估可持续性的环境、社会、治理分析框架也并未在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总体来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在基础设施项目评级领域严重“缺位”,无法满足基础设施投资人对评级信息的需求,不利于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配置。

    

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大公超前布局,集中科研力量历时两年研制开发了大公全球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方法。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先生表示,大公全球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方法第一次以基础设施信用风险形成规律为依据构建评级方法,第一次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呈现基础设施的债务偿还风险。该方法是依据大公独创的信用评级原理,评判基础设施项目债务偿还能力的方法,适用于可持续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供应、给排水、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等五大类,共23个行业项目类型。

    

业内人士分析称,即将发布的大公全球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方法科学、严谨,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保驾护航作用明显。在分析逻辑方面,它以可持续为主线,综合考虑绿色评级因素;在技术创新方面,方法应用了信用工程学准确描述基础设施项目信用风险运动规律,能够回答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即基础设施项目基于自身财富创造能力能够承受的最高债务水平是多少,进而为甄选切实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标准,为投资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用评级信息。

    

据悉,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发布会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将于48号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会主席魏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等政要与金融专家汇聚一堂,针对评级创新引领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融资对世界经济的意义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视野
152文章
·
0评论
·
27粉丝
关注资本市场及互联网金融。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