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深陷“道歉罗生门”

2022-05-16 19:43:53
雷达财经
关注
2022-05-16

值得一提的是,陈某在道歉信中还特别点名了三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其他维权车主,分别是上海车主封先生、河南车主张女士以及天津车主韩先生。但三人在看过信后均表示,其中描述的信息存在诸多漏洞,韩先生甚至还挂出了自己与陈某的聊天记录,称信是特斯拉自己写的。


图片


来源/雷达财经 文/张凯旌 编/深海


一封特斯拉车主的道歉信,再次将舆论的视线引回了屡屡被吐槽“刹车失灵”的特斯拉身上。


5月9日,特斯拉温州车主陈某突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封道歉信,为自己“把油门错踩成刹车”的行为致歉,并将自己事故后在抖音、微博、电视台采访中所表达的“特斯拉自动加速刹车失灵”、“珍爱生命远离特斯拉”等内容归结为自己在心有不甘情况下所捏造的不实言论。


这一“反转”,令不少特斯拉维权车主感到猝不及防。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对陈某在2020年8月在温州某小区停车场驾驶特斯拉发生的事故记忆犹新,这是公开报道的所有特斯拉事故中,受损最严重的车主之一。其经历了7个多小时的抢救才保住性命,并被鉴定为9级伤残,至今其腹部至胸部下方还留有数十厘米长的手术伤疤。


值得一提的是,陈某在道歉信中还特别点名了三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其他维权车主,分别是上海车主封先生、河南车主张女士以及天津车主韩先生。但三人在看过信后均表示,其中描述的信息存在诸多漏洞,韩先生甚至还挂出了自己与陈某的聊天记录,称信是特斯拉自己写的。


时隔4天,陈某的道歉已经从微博上消失。但特斯拉与维权车主们的博弈,还远没有结束。


纠结的温州车主


特斯拉维权圈对特斯拉温州车主陈某并不陌生。2020年8月,其驾驶着5个月前刚买的特斯拉Model 3行驶在回家路上,距离停车场100米左右时,Model 3突然加速,不受控制地向前冲去,一度导致10余辆汽车受损。


经调查,事发时车辆撞击时速高达120km/h,陈某既非酒驾也非毒驾。“我有十几年的驾龄,这是我的第三辆车,汽车失控后前方还有行人,我第一时间踩了刹车,但刹车竟然失灵了。”此前陈某在接受采访时称。


而特斯拉则坚称,陈某是踩在了油门上。2021年6月,特斯拉还以陈某在社交网络发布的内容对特斯拉品牌和车辆存在恶意诋毁为由,将陈某告上法庭,并索要50万元赔偿金。


事实上,2021年10月,该事件已经发生了“反转”。彼时,特斯拉起诉陈某名誉纠纷案一审判决结果被公开,根据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下属司法鉴定机构的检测调查结果,陈某在2020年8月12日系油门踏板当成刹车踏板,并因此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决支付5万元赔偿款、在抖音平台其使用的账户上向特斯拉赔礼道歉,持续不少于90日。


但整个事件的过程,却并不像判决书中揭示的那样简单。据报道,一审时为陈某辩护的任律师曾透露,原本在庭审期间,陈某一方处于有利位置。


据任律师介绍,特斯拉一方拿出的主要证据是温州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但报告上的鉴定意见结论是“刹车不工作”,并没有说不工作的原因是人为操作不当还是车辆问题。“他们无法证明陈某有误操作的行为。”


改变评审天平的,是陈某于事故发生后在温州交通管理一大队录的询问笔录。该笔录共录了四次,前三次陈某都表示是刹车失灵所致,但第四次却改口了。


陈某称,如果不承认责任,交通大队就无法出具责任事故鉴定书,保险公司也无法赔偿整个事故损失。此事故涉及10余辆车,赔偿超40万元,改口是为赔偿其他车主,不得已而为之。


一审后,陈某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因为这不是事实,我会坚决上诉”。其还向记者强调:“我自始至终说的都是真话,我的事故确实是因为刹车失灵造成的。”


据了解,截至一审结果被曝出时,陈某仍一直在家休养,每个月还要支付4000-5000元的护理费,家里在断了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只能靠卖房子的钱来维持生计。


但显然,二审陈某仍未扭转乾坤。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陈某在事故判赔中面临的纠结情况,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彬认为,车主胜诉并不必然导致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在车主胜诉的情况下,可以向车辆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以寻求救济,如果涉及第三人侵权还可以向第三人索赔。”


“其次,在车主胜诉的情况下需要判断车主遭受的是财产损害还是人身损害,如果是财产损失,因财产保险损失适用的是补偿理赔原则,车主作为被保险人可以向保险人或车辆的生产者、销售者索赔,但不能同时主张赔偿。但如果车主遭受的是人身损失,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车主可以同时向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保险人主张赔偿损失,保险人不能以第三人已经向被保险人、受益人赔偿为由拒绝理赔。”


这意味着,如果陈某未改口,结局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理想中。


谁写的道歉信?


类似的“受迫性”行为也发生在此次的道歉信事件中。虽然陈某在信中称自己“明知把油门当作刹车踩了,但心有不甘”、“很多人受到我言论的误导,以为特斯拉真的存在意外自动加速”、“诚心向特斯拉公司道歉”、“希望大家能够以我为戒”……但据特斯拉维权车主,在信中被点名的韩先生晒出的与陈某的聊天截图,陈某承认信是特斯拉写的。


“我已经被法院执行了,不这样签字,我连家都回不了了。只能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已经走投无路了。再怎么坚持都抵不过法院的判决书,为了这个事情差不多家破人亡了。”韩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中,陈某表示。


另据凤凰网汽车报道,其拿到的一份录音表明,陈某曾被告知:如不按特斯拉起草的道歉信发布,将会被拘留并处以2万元罚款。


对此,特斯拉方面的回应是:“道歉稿内容的讨论都在法官的见证下形成,最终是陈先生自己确认所有内容并自愿、自行发布的。道歉信所有内容都经得起推敲,都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内容真实、程序正当、车主自愿。”


如今,这封道歉信已被陈某删除,其微博的最新动态也已经回到了事故前的2019年12月。


有网友质疑,根据一审90天的道歉期限,陈某发布的时间是否过于短暂,不符合规定?


刘彬表示,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公信力,并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以及强制执行力。因此,侵权人具有全面履行生效判决的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及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如果不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判决,可能需要支付迟延履行金,还可能面临罚款或者拘留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不过,特斯拉则称:“道歉信发布以后,消除特斯拉负面影响的效果达到了。强制执行的条款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的发布期限。”


道歉信的连锁反应


“这更像公关文,得到舆论反响才是出发点。”韩先生向雷达财经表示,自己第一次见到道歉信牵连案外人的情况,“道歉信难道不是只针对原被告双方吗?”


雷达财经注意到,道歉信的最后一段特别提到了联系陈某的三位车主。其中封先生“给我介绍了某平台,平台给我安排了律师”;韩先生“也有联系我”;张女士“邀请我与其他车主一起写联名书集体诉讼,但被我拒绝了”。紧接着,陈某在信中称“希望广大网友能够擦亮眼睛、实事求是,不要被自己的私心和他人的蛊惑而蒙蔽了双眼”。


韩先生、张女士、封先生都是特斯拉车主,也因特斯拉维权事件为人所知。


韩先生是少数在与特斯拉的诉讼案中胜出的车主之一。2019年5月,其在特斯拉官网中购买了一辆官方认证的二手Model S,不到三个月,韩潮在驾驶过程中就遭遇了刹车、电门完全瘫痪的状况,后经鉴定该车属于事故车。韩潮以此为由向特斯拉提出退换遭到拒绝,遂将特斯拉告上法庭。


经历一番波折后,2020年12月韩先生一审胜诉,法院认定特斯拉构成欺诈,应对韩先生退一赔三,共计退赔151.88万元;特斯拉不服再次上诉,2021年9月二审维持原判。整个过程耗时755天。


然而还没等拿到赔款,韩先生就收到了特斯拉的起诉状,理由是侵害公司名誉权,并因此向韩先生索赔500万元及维权支出5万元。


张女士则是2021年4月在上海车展中站上特斯拉车顶进行维权的女车主。2021年2月,张女士父亲驾驶Model 3在安阳341国道南段村段发生事故。事后,张女士与特斯拉就事故发生时间节点、降速数据、刹车是否起作用等产生分歧,至今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目前的情况是,张女士已向特斯拉及其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女士提起诉讼,而特斯拉官方则要求张亚周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500万元。


封先生则是一名汽车博主,此前曾通过微博和自媒体义务帮助多个汽车品牌的车主维权。但在上海车展一事后,其与韩先生均被特斯拉以“是上海车展维权事件的组织策划者”为由起诉。封先生曾表示,因为公益维权与厂家发生法律纠纷,特斯拉是第一家。


道歉信公开后,三人均用自己的账号发布了澄清声明,并对信中内容提出了多处质疑。


“陈先生的道歉信一出,我们受到了大量歪曲报道、人身攻击,这种污名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工作生活,在考虑依法维权。”封先生称。


封先生向雷达财经展示了自己为回应道歉信列出的信中最后一段14处谎言,并附有大量聊天记录的截图进行佐证。在他看来,特斯拉官方回应质疑时称得到了车主确认,说明它已默认就是自己写的。


不过,在陈某删除了道歉信后,封先生对其的态度已有所缓和。


“这是一种纠错止损行为。首先他承认了道歉信是特斯拉写的,自己在压力之下未做过多修改,看到舆论对我们造成巨大伤害,内心不安;其次,我们当时已有计划就其不实言论进行起诉,他可能不想再涉诉;最后,他的家人称他内心不认可道歉信的内容,觉得非常冤屈。”


据封先生透露,事后其与陈某有过微信上的沟通,但打电话对方不接。而在与陈某家人沟通时,家人称他受到了多方压力,精神状态很差,对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很后悔和无助。


而谈及对维权车主的建议时,封先生则称,“首先要在合法合理范围内维权,要重视证据的搜集和保全;其次不要有贪念和凡事靠人接济的想法,至少永远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再次,勇气、智慧、对正义的坚信是维权成功的基石,当然具备法律常识和一定经济基础也是必要的。最后,人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道歉信发出第二天即是韩先生与特斯拉名誉权案件开庭的日子。而此前张女士起诉特斯拉的案件已于去年12月开庭,至今未判决;封先生与特斯拉的名誉权案件自去年5月受理以来,至今也因各种原因未开庭。


负面频出,销量却仍坚挺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负面舆论迭出的背景下,特斯拉一度于2021年5月上线“法务部”,针对中国维权车主四处“出击”。


有统计显示,特斯拉法务部上线不到一周时,其关注的自媒体中已有四家发表了向特斯拉道歉的视频。近日,特斯拉甚至还以起诉了中国著名的通信专家项立刚,理由系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后,项立刚曾对特斯拉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且对特斯拉的傲慢表达过不满和愤怒。


不过,即便负面舆论迭出,特斯拉在中国地区的业绩也一直在创出新高。


财报显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的收入达到138.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7.8%。特斯拉已连续两年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而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达到了48.41万辆(包括出口到海外市场),占全球93.6万辆交付量的51.7%。作为对比,2020年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也不过49.95万辆。足见当前上海超级工厂对特斯拉整体交付的重要性。


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华收入依旧达到46.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3%。


这也导致此前特斯拉维权车主们的上诉,常与公司高企的销量形成鲜明的反差。


但这种情况在4月有所变化。受“缺芯少锂”、疫情反弹等影响,4月汽车市场整体行情有所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环比下降38.5%,销量环比下降36.5%,具体而言,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销量分别环比下降62.2%、49.2%、41.6%。


对比之下,特斯拉受到的影响反而最为严重,其4月在华销量仅为1512辆,环比下跌97.6%,出口销量甚至为零。


对于特斯拉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雷达财经
427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把脉公司全方位,扫除雷点,发现价值!
个人主页